精选丨七分任性,三分淡然,在大理「喜舍」里舍喜,舍悲 古徽州最精致最有气质的民宿,Feekr今天请你免费住!

大小金环球日记 | 惊鸿一瞥已是醉了



从川北到陇南到甘南,虽然仅仅几百公里,但你能感受到明显的植被(气候)差异,往往是翻过一座山,就完全变了。


川北的广元、青川,还是郁郁葱葱的高山森林,满目苍翠;但是翻过摩天岭-龙门山到了北边之后,突然就不再是青山了,山上没有了绿色森林,而是灰色的半荒山,山上略有一些灰黄色的稀疏的小树和衰草;再往下走,连稀疏的小树也没有了,只是高大的黄土山;不过走到位于白龙江河谷的陇南市附近,则山(属于西秦岭山脉)又多了些绿意,主要是在山腰以下的部分,甚至有了绿色森林;不过一离开陇南市武都区,到了舟曲县,进入了甘南藏区,就又变成了灰色的高大荒石山(属于岷山山脉),植被颇为稀少;这种情况到了接近迭部县城时又为之一变,公路边不时见到沿着河流而形成的大片湿地和小森林,公路两旁也变成两排绿色的行道树了,这真有陇上小江南之感;但是过了川甘交界处的四川若尔盖县红星乡,这一片陡峭的大山(海拔超过4000米的迭山)之后,画风又是为之一变,山变成了坡度平缓的绿色草山,山脚下则是连绵的草原,这就是禄曲、玛曲、夏河一带著名的甘南草原了;但是等翻过积石山进入青海的循化县,则山就变成了完全的黄土山(属于祁连山支脉),只在黄河谷地见到绿色的树和村庄。




这种神奇的植被变化,背后是由大山阻隔所形成的气候差异。从陇南到西宁,这一片皆属于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度的地区,又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过一座大山变一种气候,想想也不奇怪。我每到一处变换,就叫儿子往窗外看看,不同的山和水,小金摘下耳机说一声:“哦”,往窗外瞥一眼,然后就又戴上了耳机。


好吧,热陇村,我记住你了


从舟曲县城到迭部县城,公路修得很好,所以在靠近迭部县城的收费站交上8块大元时,我对收费员表扬了一句:路修得真不错!有良心!收费员小伙笑了:去年刚修好的。




过了迭部县城,路况依然好,虽然只有双向两边道,但是柏油路面平坦,没有破损,开起来很爽,车速基本上保持在80-100之间。


老周特别提醒我,过了迭部县城不久,有一个“扎尕那景区”,很美。但由于车速较快,而路牌所标的位置又有点问题——它不是标在往扎尕那的路口之前,而是过了该路口一百多米,所以我们很遗憾地错过了。后来在网上搜寻扎尕那的图片,觉得还是只能用“陇上小江南”这一俗词来描绘它。


公路两边的小片草原渐渐地多了起来,草地的面积渐渐大了起来,山脚下草地边的藏族村寨也密集了起来,一座又一座寺院在路边一闪而过。从迭部县到玛曲县这一段的甘肃省道S313线很好玩,它大部分是经过了四川省甘孜州的若尔盖县北部,过了红星乡之后不久则有一条S213线转向碌曲县。


穿行在这段S313线的山峦之中时,我特别提醒自己注意车子上的里程表,因为,一个激动人心的数字就要到了。10000公里!7月11日我们从深圳出发时,里程表上是102188公里,到陇南市区时还差280多公里就到1万,所以我预计就是在迭部到朗木寺的路上实现这个数字。


112188!当这个数字跳出来时,我放慢了车速,寻找一段相对直的路,刚好位于两处弯道中间的地方,停下车来,很遗憾没有路边停车港湾,但也只能这样了。小金大叫:你停在这里干什么?这很危险!我笑着说:下车,我们拍两张照片。小金仍然大呼小叫不肯下车,我笑道:你下车,我告诉你为什么。他只好挪动身体下了车,我告诉他,我们从深圳到这里,走了整整80天,1万公里了。他说,那赶快拍照,赶快走。




10000公里留念照


这是在山间的一段弯路,路的左侧是一条溪流(这正是白龙江的上游),溪边青草婆娑,一群山羊在溪边吃草,它们走到公路上来,正好逼使所有路过的车慢下来,使我们在路边的停车变得不那么危险。


拍完照片,继续往前开了几百米,转过一个山脚,公路边的河畔出现了一片湿地森林,还有一座小桥,路边还有些空地,我看了一下里程表,还在112188没有跳字。我对小金说:这里可以放心停车了吧!于是停了车,下车拿着相机和手机一阵猛拍,拍完了上车,用手机上网,查这地的地名,似乎是降扎乡的扎勒隆洼村。于是就发了微信朋友圈。


刚发完,有两个藏族小男孩凑到了我的车门边,很好奇地打量我们。我就问他,你们这是什么村啊?他用浓浓的当地话告诉我:热陇村。好吧,热陇村,我记住你了。


在郎木寺没有住下来


在离郎木寺还有15公里左右时,有两个藏族男人在路边拦车。我停下来:原来是其中一位看上去有六十岁的老人,家里有急事,需要赶回去。我把前右座的东西都扔到儿子的后座去,让老人上了车(事后小金说,不喜欢有人搭我们车,我们车上东西太多,收拾起来太麻烦;我对他说,我们举手之劳,做点小小善事,积点德)。老人在郎木寺的路口下了车。




郎木寺本来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从陇南市区到郎木寺302公里,我们开了6个半小时(中间在迭部县城吃饭),已经很累了。但是车子开进郎木寺镇时,我却有点嘀咕:要不要在郎木寺镇住下来?时间还早,以我们走马观花的态度,估计不超过1小时就可以看完郎木寺,则才下午4点半,住下来是否早了点儿?而且我也不太喜欢这种完全旅游小镇的调调。


但是作出不在郎木寺镇住下来的决策事实上让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小金其实蛮想住下来的,他在路边发现镇上有一家披萨店,突然就很想吃那里的披萨了,而且他想早点安顿下来;二是,郎木寺其实有两部分,我们匆匆忙忙地其实只看了其中一部分,这其实是对郎木寺的一种深刻误解。




“郎木寺”这个名字首先是指一个叫做“郎木寺沟”的山沟,山沟再往上是郎木寺大峡谷,峡谷里有一个山洞,这个山洞就是白龙江(流经陇南市注入嘉陵江)的源头,白龙江流下去在郎木寺沟里成为甘肃、四川两省的分界线,在甘肃侧就是郎木寺镇,在四川侧就是郎木寺村;倘若仅指藏传佛教寺院,郎木寺也有两个,一个是白龙江(在这里是一条宽仅2米的小溪)溪北甘肃侧的“赛赤寺”,另一个是溪南四川侧的安多达仓郎木寺(格尔底寺)。中间还夹着一个清真寺。据说在四川部分的格尔底寺供奉着已圆寂几百年的五世格尔登活佛肉身,另外在四川侧还有一个藏族的天葬台,但这些我们都错过了,更不要说郎木寺大峡谷。


我们用了半小时时间匆匆参观的只是甘肃的郎木寺。我对藏传佛教素无研究,过去去过甘肃夏河县(甘南州的另一个县)的拉卜楞寺(1989年),以及青海西宁的塔尔寺(似乎是2010年?),但对其信仰内容和寺庙建筑、雕塑等均无更多认识,只是感受一下宗教氛围而已。所以这一次仍是如此,只知道郎木寺是川甘青一带藏民朝拜黑虎女神之场所,寺院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没有宗教情怀的人来此旅游,确实是有点儿亵渎的意味,因为你根本不懂她。


尕海湿地是甘南草原最诱人的风光


从郎木寺到尕海十几公里,公路笔直而宽阔,路两边的草原绝不是一小片一小片,而是连绵成带状,沿着公路一直延伸,从公路到两边的缓和山坡,足有一二公里之宽,路随山转,草原则一直在连绵不绝。虽然现在已是初秋季节,草地已是青中带黄,牧草已失去其精神的生命力。不过在寥阔而纯净的天空下,视野中不尽的草原,草原上点点黑色的牛和羊(可惜这里白色的羊比较少),还是让人感受到了脱离尘世的清新飘逸。




尕海毫无疑问是甘南草原的明珠。它在最宽阔的一片草原之上,以一片不太高的山为背景。我们从公路上望过去,它是一条狭长的蓝色湖泊,镶嵌在绿黄色的草原上。如果你想亲近它,就得买50元门票到被圈起来的尕海景区里面去。但是在我看来,尕海的美恰在于她和山和草原和蓝天之间的关系,在于登高了远望之下,它的深邃与静谧,但当你亲近她时,当她只是一汪湖水时,可能这种浪漫的诗意就减少了许多。


切,扯那么多干什么。我们没有进尕海景区,只是我们对门票经济的一种临时起意的抗拒,在从S213拐向尕海景区方向时,爷俩商定了:湖我们其实已看过了,门票超过30元我们就不进去。结果景区的门票价格是50元,而且还不包括从大门口到尕海边的车票。这才是我们没有亲近尕海的直接原因。


公路两侧有许多类似蒙古包的帐篷旅馆。“我想住帐篷”,我对小金说,小金回答:“想都不要想”;我又重复说:“我想住帐篷!”,小金重复回答:“你想都不要想!”如是者重复了十几遍。我知道要想让小金同意住在帐篷旅馆是不可能的了——他想要一种确定的安全感,门可以锁得很死,窗户可以关得很严,窗帘必须拉上。而帐篷,他认为会有什么小动物钻进来。其实是他误解了“帐篷”。姑且不要说符土司在海龙屯里几十万元一套组合的进口帐篷,比五星级酒店的房间还要舒服多了;即便是这样蒙古包状的帐篷旅馆,其实也是仅具帐篷的外观而已,里面就是一个旅馆的房间,该有的都会有。但是小金的结论是:你想多了。


老金略有高原反应,小金没啥事儿


其实甘南草原主要包括夏河、碌曲、玛曲三个县,从尕海到玛曲还要60公里,我们没计划向那个甘肃伸入到四川内部的角落里再深入,所以这晚住在碌曲县城。


当晚5点半我们住进碌曲县城的一个商务宾馆里后,我觉得头有点疼,胸有点闷,三楼的楼梯都走得我有点气喘不上来。我吓了一跳,觉得这有点像是高原反应。我一直忽略了海拔问题,一直以为甘南草原可能跟陇南市差不多,不到2000米的样子。我就去问宾馆前台的小伙子:碌曲县城海拔是一千多少?小伙子说:一千多?你开什么玩笑,我们这里海拔3100米了。




碌曲县城


我赶忙上手机查,原来碌曲县城海拔已在3100米以上,而我们下午刚去过的郎木寺,海拔则高达3480米。可是为什么我在郎木寺就没有这种感觉呢?我问小金:你感觉怎么样?他说,很正常啊,一点反应都没有。可能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吧。我原以为要到日月山才需要面临“高反”的问题,所以一点准备都没有,原计划是到西宁再买“红景天”的。于是赶紧下楼,在县城里找药店。所幸离宾馆三四百米的地方就有一个,40元一盒,10支。回到宾馆,逼着儿子也一起喝了,起个预防作用。还好我们只在碌曲一晚,明天下到临夏,就只有两千多米了。


不过我很欣慰的是小金对高反的抵抗力要比我高一些。接下来我们的路程中,青海湖德令哈的海拔是2900米,格尔木是2800米,问题都不大,只青海湖平均海拔在3100-3300米之间,可能会有点“高反”问题,去青海湖的必经之地日月山口海拔3520米,一个小挑战,不过我们不会停留太久,问题也不大。


我怀疑我自己更多是心理问题——当然亚健康体质是必然的——小金从没有“高反”的经验,所以不会有心理暗示问题。我最严重的一次“高反”是2007年在四姑娘山,其实海拔才3100-3300米左右,但由于我毫无防备,一口气猛上山上走,结果高原反应强烈,头疼欲裂,在山上旅馆里折腾了一晚上没睡成觉。不过第二天下四姑娘山,经过海拔4300多米的巴朗山垭口,反而并没有太大反应。应该是没有停留的缘故吧。


错过桑科草原和拉卜楞寺


当晚和第二天早上喝了两支红景天,感觉好一些了。第二天早上小金睡到10点才起。我8点半就下楼去找吃的,只有牛肉面,走了很远,才看到一间餐馆,有油饼和豆浆,还有肉夹馍。我早饭很不习惯吃面或粉,觉得那像正餐;一定要吃点包子油条稀饭豆浆豆花胡辣汤之类的,才觉得像“过早”的样子。吃了两个油饼一碗豆浆,给儿子带一个肉夹馍回去,这是他比较爱吃的。


从碌曲县城往合作方向,路两旁仍是连绵的草甸。在距合作市区不到10公里的地方,则是一片比较大的草甸,山坡上是青与黄色相间的色块,而公路边上则有一条溪水流过,使得这一片草地十分丰美。有好几辆车停在路边,拿着大炮筒的家伙们在狂拍,我也停了车,拿着自己的小微单装模作样地拍。比人家的家伙小,有点自惭形秽。




草地上有许多斜开口的洞洞,初不知怎么回事,不过有小松鼠从里面探出头来,让我恍然明白这是它们的家。我赶忙奔回到车边,叫正在睡觉的小金:快跟我去看,许多小松鼠!小金连眼皮都不睁开:别烦我,我要睡觉!


唉,就更不要说想象中的在草原上打个滚之类的了。


经过往夏河县城和拉卜楞寺的路口,我们没有左拐,而是继续往前走。反正到西宁还要看塔尔寺,拉卜楞式就略过吧!我不想逼着小金去看拉卜楞寺,这样塔尔寺他的抗拒就会更强烈了。虽然拉卜楞寺有《天下无贼》拍摄地的概念,但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还是不如塔尔寺更高一些。


错过的还有著名的桑科草原和甘加八角城。这实在是无奈的事情,我们只能沿着一个路线前行,而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一个地区盘桓数日,错过的肯定远远多过看到的。就好像世界上有那么多你心仪的美女,可是你只能娶其中的一个。


不过也要知足了。在兰大念了四年书的我,曾经在甘南高原上徒步旅行的我,却一直没有来过甘南草原,这次算是补足这个缺憾了,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已经完全心醉了,所以必须感谢上帝的恩典。


人物介绍




老金——金心异,大叔级,一位事业上成功,教子却失意的政经老司机。当过深圳市人大代表,前海金控前副总裁,玩转《21世纪经济报道》的编委。燃鹅,他的孩纸却觉得他与孩纸沟通的很“失败”并且抗拒他的一切。




小金——不想上学不想上学不想上学,不想听话不想听话不想听话的初一小男孩。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