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的拉萨气质 大小金环球日记 | 惊鸿一瞥已是醉了

精选丨七分任性,三分淡然,在大理「喜舍」里舍喜,舍悲





点击播放
GIF/986K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文丨大山


喜舍的念起于十年前,主人想在苍山下、洱海畔有个聚会场:建筑是诗意的,空间是舒适的,来来往往的人是志趣相投的….,可以品茗,可以纵饮,可以夜听清音,亦可醉卧池边。


并不是因为大理有苍山飘雪,洱海揽月,也许只是在世俗而正确的路上走得太久,大理挑动了内心那些隐秘的情愫,何时得以忘却世间营营,能跣足而歌,披发而行吟,“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杭州的喜舍,散发恬静的韵味;文那的壁画,赋予神幻的色彩;而大理喜舍,将两者巧妙结合在一起,令人折服!




遇见:大理喜舍


烟青色的石墙,透出一隅翠竹黛瓦,一丝淡淡禅味便在烟雨中弥漫开来。碧池,枯荷,艺术家文那的壁画在那头绚烂的展开,奇谐雅趣,怪力乱神,“素以为绚兮”,极素之中原有最美丽的色彩,欢喜不是亦然?真正的欢喜许是空灵中极致的绚烂。




扬手是春,落手是秋,起落之间,慈悲喜舍


小径通幽,枯井木深。金桂与曼陀罗无语伫默,独坐是静听风吹雨,还是看朝来暮去,云卷云舒?搭级而上,二楼用白木凝固了大理的云,在云下焚香品茗,赌书泼墨,欢喜此时是午后雅致诗意的时光。






文那壁画:《舍喜舍悲图》


大厅的正面是一长排木质的折门,晚上是关住的,白天则全部打开,透过这些门看出去是一片小小的荷塘,荷塘的对岸竟然是一面好大的墙壁,整面壁是一幅巨大的《舍喜舍悲图》,和水中的倒映交相呼应。


《大般涅盘经典》卷十五佛的解释很配这幅画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


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


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


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春和景明之时,便可登高揽胜,在顶楼远眺大理的苍山云带,浩渺洱海,可高歌,可静思,可放纵,可深沉,凭风独依,许会喟然一叹,再多兼济天下的梦想,最终也只剩独善其身的宁静致远。


喜舍的清奢,“清”是清清淡淡,正如它不着痕迹的设计,恰如其分的留白,映衬着主人对生活的理解,淡淡的设计,不是舍不得,恰是舍得。






入夜,月明星稀,池畔饮酒,陶笛声丝丝袅袅,云影若离若即,并无狂喜,也没有放纵不羁,却是满满的欢喜,淡淡的空寂。






前院房间:是极素之后的极绚


前台厅堂面积不大,几件简单家具,留白很多。多一些留白,多一些转身的空间,你才会知道,每一段时光都不会被浪费,生命其实是最好的馈赠。清奢的“奢”,是对生命领悟之后的任性,是极素之后的极绚。








公共空间:避开了浓艳,空灵意境


喜舍的其他公共区域,避开了浓艳,以空灵意境为主。禅意之处在于这些空间的贯通。院落与院落,院落与大堂间是曲径与石板;餐厅也挂着画,一路拾级而上连着画廊;入口处的熏香呼应着大堂的那缕烟;出口是埋入星空的顶楼露台。






房间:21间客房,体验禅意生活


喜舍整个楼都是因势而建的。每个房间结构都不一样;有些是豪华里外套间,整体空间较大,品茶的角落布置得也更加宽敞,适合四个人一起品茗聊天。泡上一壶茶,与老友一起聊天。










露台:灰色瓦房屋顶,白色墙面


走到阁楼外面的露台上,放眼看四周,灰色瓦房屋顶,白色墙面,层层相叠之间构勒出了大理古城的天际线。抬头看更远处,就能看到洱海的波光粼粼和苍山的白雪点点。






后院:看时光流逝,舍喜,舍悲。


大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人来此处,时间仿佛静止了,不再急着赶来赶去,可以任性地发呆,让时光无故的流走。喜舍的“舍”,共有两种寓意。其一“舍”是四声,意为喜欢住的地方。其二“舍”是三声,意为喜有所舍,“舍去心中冗杂的念想,而得欢喜”。






主编手记:喜舍再次点燃是在西藏飘渺的雪山里,在稀薄的空气里,在对“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予他人,是名大舍”的领悟里。于心境空灵之中,决意不再等待蹉跎。所以,《喜舍》是空灵的。




素材来源于网络,民宿精选整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成为「民宿精选」粉丝委员会一员


微博:@民宿精选


中国最美住宿委员会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