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上的私锁,可以买把剪刀剪断吗? 从未这样期待4月

幼儿园又见变质饮食:赋权给家长才是解决之道

最近,安徽合肥曝出一起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当地飞翔鸟幼教集团旗下5所学校,曝出给幼儿食用不合格大米和发霉水果事件,700多儿童涉及其中。

近年来,幼儿园使用过期食物,给幼儿吃发霉大米的消息常见于报端。中国家长,孩子上学前,被入园难、入园贵折磨;上了学,还要担心孩子被当“猪”养,真是操碎了心。

西山银杏幼儿园被曝光的“烂苹果”(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并不是没有法律规制。话题君(:todaytopic)稍加搜索,发现设计幼儿园膳食的规范不少,如《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等。按照规定,幼儿园食品进货前必须采购查验及索票索证,食材采购、接收贮存、加工制作三个环节应完全分开,食物应该留样,账目也需每月公布。

可问题是,这些常常停留在纸面。出问题的幼儿园大多不按规范来,账目也藏着掖着。以飞鸟幼教集团为例,事发后终于有家长看到了水果的价格——桔子0.8元一斤,梨0.8元一斤,苹果1.7元一斤。这样的价格,孩子们自然常吃烂水果。

幼儿园食品安全出了事儿,当地政府也会马上表态——“高度重视”“严肃依法依规查处”,地方政府的态度虽然诚恳,但话题君还是想反问一句,早干嘛去了?监管为何不能做在前面?

当然,话题君也承认监管部门有难处,幼儿园太多,自身人员数量和监管能力都有限。但保证学校食品安全刻不容缓,如果监管部门管不好,就应该“让”出一部分权力给家长,让家长也能“监管”幼儿园。

大渝网对幼儿园伙食问题的一项调查非常有趣,在这项调查中,有六成家长表示自己不被允许进入幼儿园看自己的孩子用餐,并认为这已经成了幼儿园的“潜规则”,七成家长只能通过“回家后问孩子情况”来监督幼儿园伙食。

(投票来源:大渝网)

这说明幼儿园很害怕家长监督。幼儿园害怕什么,监管就要加强什么。很多国家学校食品安全做得好,学校食品状况公开透明,家长便于监督是重要原因。以日本为例,除了法规严格,每个月,学校还会提早1-2星期将下一个月孩子们的“午餐菜单”提早发放到家长手中,这份菜单包含每日菜品内容、食材种类、各类营养成分等等,学校也会举行“亲子午餐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品尝孩子的午餐。

日本幼儿园提供给家长的详细菜单(图片来源:旅日作家唐辛子)

另据介绍,在澳大利亚,不少学校直接让家长委员会志愿者参与食物供应工作,这些志愿者通常是在校学生家长,这样能在源头保证孩子的饮食安全。

家长对孩子吃什么了然于胸,幼儿园自然不敢把烂苹果、烂大米端上餐桌;家长连幼儿园的厨房都进不了,自然有幼儿园会打幼儿伙食费的主意。解决学校食品安全问题,赋权给家长,比“高度重视”要靠谱。

作者:左回回

责编:刘文昭 张德笔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