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税只是为加税敛财找借口,最终还会转嫁给底层人民 异见 重庆童养媳事件:地方政府有了声明,一切尘埃落定?

超九成网友表示支持无锡检查机关起诉上海市容管理局 立场

立场

第92期

2.20-2.26期间,共有约13万读者参与投票

数据来源:腾讯新闻客户端和“今日话题”

新闻冷暖,话题温度计上的刻度与你息息相关

腾讯新闻今日话题,只需一键表达你的想法

本周网友最热投票

你身边有人用过“无需抵押”的小额贷吗?

第3809期

《借4万还150万?小心“套路贷”让你倾家荡产》

“小额贷款,无需抵押,快速放贷”,手头紧急用钱的你看到这些小广告是不是很激动?莫慌,这极大可能是个用心险恶的陷阱。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一位许女士,2013年向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款4万元,经过“阴阳欠条”“平账”等一系列运作,欠款额飙升到了150万。最后“小额贷款公司”将她告上了法庭,连房子也被查封。网络上有一个新词形容这种诈骗套路——“套路贷”。

调查问题:你身边有人用过“无需抵押”的小额贷吗?

腾讯新闻客户端投票

在腾讯新闻客户端上,40%的网友表示身边有挺多人用过“无需抵押”的小额贷,27%的网友表示不清楚身边是否有人用过“无需抵押”的小额贷,19%的网友表示身边有人用过“无需抵押”的小额贷,但不多,14%的网友表示身边没有人用过“无需抵押”的小额贷。

“今日话题”投票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38%的网友表示不清楚是否身边有人用过“无需抵押”的小额贷,24%的网友表示身边挺多人用过“无需抵押”的小额贷,20%的网友表示身边没有人用过“无需抵押”的小额贷,18%的网友表示身边虽然有人用过“无需抵押”的小额贷,但是不多。

总结

这种环环相扣、背后仿若有专业人士指点的骗局越来越多。对于新型的金融犯罪,司法机关、行政部门应对机制的升级,不能比骗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慢太多。

本周网友意见最具争议性投票

你认为应该强行收治精神病患者吗?

第3810期

《“二级精神残疾”是否应该强制收治?》新华社等媒体都报道了一种新型诈骗方式——手机“副号”钓鱼骗局。一位何姓先生的手机号莫名其妙成为别人的“副号”,一夜间被盗刷5万元。此类利用短信验证码的骗局实在需要好好揭露一番

调查问题:你认为应该强行收治精神病患者吗?

腾讯新闻客户端投票

在腾讯新闻客户端上,42%的网友认为应该强行收治精神病患者,同样有42%的网友认为不应该强行收治精神病患者,16%的网友表示不清楚是否应该强行收治精神病患者。

“今日话题”投票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42%的网友认为不应该强行收治精神病患者,32%的网友认为应该强行收治精神病患者,26%的网友表示不清楚是否应该强行收治精神病患者。

总结

需要谨记,具有攻击性的敏感人群因为感觉受到了伤害而奋起反击,这不一定只在精神病人身上发生,何况人们也没有办法保证街上不出现精神病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主动向他人释放戾气,这不仅是个修养问题,也是风险意识的体现。

本周网友意见最具统一性投票

你支持无锡检察机关起诉上海市容管理局吗?

第3812期

《千吨垃圾跨省,无锡检方起诉上海市容管理局值得点赞》

江苏省无锡市检察院因上海千余吨垃圾跨省倾倒在自家“地盘”而将上海市杨浦区市容管理局告上法庭,堪称破天荒头一遭。该案件有两个点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跨省追诉,另一个就是直接控告兄弟省市的行政机关。现在案件已经受理,后续审判值得继续追踪。单就跨省起诉这一行为来看,或许会给类似环境污染事件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调查问题:你支持无锡检察机关起诉上海市容管理局吗?

腾讯新闻客户端投票

在腾讯新闻客户端上,97%的网友支持无锡检查机关起诉上海市容管理局,2%的网友说不清楚自己是否支持无锡检查机关起诉上海市容管理局,1%的网友表示不支持无锡检查机关起诉上海市容管理局。

“今日话题”投票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97%的网友支持无锡检查机关起诉上海市容管理局,2%的网友说不清楚自己是否支持无锡检查机关起诉上海市容管理局,1%的网友表示不支持无锡检查机关起诉上海市容管理局。

总结

无论企业、个人还是属地行政机关,谁污染、谁负责的规则不会变,无锡跨省诉讼值得期待,也值得借鉴。

制作:杨雅萍

监制:张德笔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