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8小时内外兼修”持续深化直接联系群众工作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近年来,高州市始终把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思想上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行动上一如既往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茂名市委的部署,并以5月18日茂名市委书记许光到该市南塘镇开展“夜学、夜谈、夜访”活动为榜样,立足当前群众工作的实际,坚持“内外兼修”,务求做到8小时内在岗履职,以群众的满意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到8小时外奉献群众,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深化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使党员干部真正齐步走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路程。
如今,高州党员干部的“家常话”、“本地话”越讲越流利,“亲戚”越走越亲,干部为“亲戚”办事越来越有劲。有问题向干部反映,有困难找干部帮助解决,穿梭在山间田边、忙碌着进村入户的一个个党员干部像一把把“梭子”,努力编织着民生幸福网……
8小时内,在岗履职,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根本标准
高州市严格按照茂名市委部署要求,坚持做好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联系群众工作。该市488个驻点团队,每周三的联系群众工作日,到固定联系点接待群众,走村入户联络群众感情,坐班听取群众意见,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来建立新型党群“亲戚关系”,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据不完全统计,镇街驻点成员接待群众8.5万人,走访农户56.5万户,联系企业3160家,联系外出务工人员30万人。该市共收集群众反映事项5549宗,办结5298宗,办结率达到95.5%。
不能忘本,我们都来自群众。树不能断根,人不能忘本;断根丢命,忘本失魂。“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看基层干部。”高州市严格按照茂名市委的部署,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站稳群众立场,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凝心聚力、干群同心的生动局面,推动高州各项事业大步向前。该市通过组织优秀年轻干部全封闭集中培训、“流动党校、驻镇夜学”等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的再教育,进一步增强坚持群众立场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关心群众、工作上贴近群众。
不能忘情,我们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高州市把群众观点根植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中。鼓励党员干部眼要向下看、腿要向下跑,下到基层、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与群众手拉手沟通交流,面对面倾听呼声,亲身感受群众冷暖喜忧、感知群众所盼所愿,真正弄清楚群众在干什么、想什么、盼什么。如在包茂高速、汕湛高速征地拆迁工作中,高州市十分注重讲究工作方法,正确处理群众诉求,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教育广大群众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征地拆迁工作的快速推进和建设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理解。“高州速度”不仅是高州市快速推进包茂高速、汕湛高速建设的专有名词,更是领导干部发扬“板凳作风”,倾听群众呼声,将心比心的一次又一次生动实践。
不能忘责,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群众赋予的。毛泽东同志指出,“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高州市积极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吃苦在前,探索在前,敢于担当,在前进的道路上敢闯敢干,引领群众向前走,将手中权力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能力,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为群众服务中彰显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心和担当。至5月18日止,该市解决村级问题3540宗,镇级解决问题1601宗,高州市联席会议研究解决157宗,高州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解决8宗。如金山街道力山村村民反映的饮水难问题,经该市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力山村村民现已经饮上了自来水。高州城区西关路等旧街路面、路灯正在升级改造,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6月份,根子镇迎来荔枝成熟高峰期。根子镇驻点团队在周三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日中,群众普遍反映荔枝销售难。根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荔枝销售工作,牵头组织工商、派出所等,在水果购销旺季实行全天候巡查,及时掌握购销过程中出现的新动态、新问题,严防果霸、冰霸等不法行为。同时,及时向果农通报荔枝销售市场动态,想方设法拓宽荔枝销售渠道。充分利用与本来生活网合作的有利条件,在北京推广销售根子荔枝。积极支持引导丰盛食品有限公司继续加强和顺丰快递公司、大型电商平台世果汇合作,成功举办“高州荔枝上市顺丰冷链首发仪式”专场活动、高州首届荔枝网络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打响高州荔枝品牌,增强了高州荔枝在互联网的竞争力,今年高州荔枝价格坚挺,使荔枝种植户得到了较好收益。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了抢鲜购、天天果园、微果、皓客等更多电商企业进驻根子镇,果农荔枝销售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荔枝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8小时外,奉献群众,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去年以来,高州市结合开展“流动党校、驻镇夜学”活动,通过领导带头、建章立制、督查指导等措施,扎实开展“夜学、夜谈、夜访”活动,以党员领导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据不完全统计,高州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已组织夜学60多场次,3000多人次参加学习;召开座谈会40多场次,1500多名党员干部参与交心谈心;夜访群众8190多户,收集民情民意1340多条,为民办实事好事890多件。夜学,学出真本领。做好群众工作,归根到底要在“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上下苦功夫、真功夫。高州市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夜学。今年3月中旬,高州就召开市四套班子会议作深入的研究和部署,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各党组织书记,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和茂名市的要求,利用好晚上空余时间,走先一步、学深一层,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篇著作。该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撰写党课材料,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所学的知识,为基层党员干部上党课。同时,高州市要求28个镇街科学编排夜学计划,确保参学人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次数、学习效果的“五落实”,做到有计划、有签到、有记录、有检查、有汇报,由镇委主要领导带头授课,精心组织学习。目前,该市累计举办夜学班450场,参学人员6.3万多人次,增强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提高了工作能力,促进了作风转变,取得了“增能力、提素质、强基层、促发展”的良好效果。
夜谈,谈出真感情。高州市通过组织工作人员夜晚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拉家常、谈生产、讲政策,全面掌握各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在夜谈过程中,该市党员领导干部着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整理归纳汇总,对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对不能当场解决的由专人记录好,积极寻求办法解决,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市荷花镇党委副书记陈小虎带领驻村镇干部、潘龙村村干部到潘一队王进富家中夜访。王进富是今年“5·20”强降雨水灾中的全倒户,也是潘龙村的五保户,经济条件不好,靠自己的力量无法重建房子。在了解他的困难后,陈小虎与驻村镇干部动员潘龙村委会帮助王进富重建房子,并向镇党委反映具体情况。经该镇班子会议讨论决定,荷花镇政府筹集部分资金给王进富建房子,并做好土地、房屋规划。此外,陈小虎还特别动员王进富的兄弟在新房子未建好前,给予其日常生活上的照顾,安排好住处,并积极帮助筹集资金帮助王进富尽快重建家园。驻村镇干部和村干部的行为,让王进富真实感受到了党委政府与群众一家亲的温暖。夜访,访出真民情。高州市党员领导干部以知民、助民而不扰民为原则,利用夜晚时间进村入户,通过上门访谈的形式,及时掌握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通过夜访村中有威望的村民,充分发挥这类村民的作用,有针对性地了解农村存在的矛盾纠纷信息,并调动其参与调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同时,该市各镇街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利用晚上空余时间,在镇干部职工之间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了解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激励基层党员干部干实事、敢担当。“断水十一年的难题终于解决了,感谢我们的好心干部呀!”镇江镇大垌村村民黄伯高兴得逢人就说。镇江镇挂点领导、驻大垌村负责人卢才金包户联系元山自然村群众,在得知龙湾主干渠改建工程的困难后,他利用自己是本地人熟悉村情的优势,带领相关镇、村干部六次召集元山村和丰满村村民,讲政策、说法律、听意见。该镇党政主职领导也深入会场讲大局、说形势、话机遇,分管农业水利的镇领导曾辉与卢才金,白天冒着高温、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晚上到农户家里,认真细致地化解群众抵触情绪,关心其生产生活,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元山村与丰满村最终达成协议。目前,改建水渠施工方已进场施工,当地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支持建设。(余敏祥 黄锡桥 巫一帆 梁艳 龙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