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修身十二慎
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干部,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如何练就打铁的本领和铁打的意志,成为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笔者认为应该潜下心来研读“慎”字经。
慎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意思就是要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索,明晰地辨析,踏实地履行。思想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党员领导干部慎思首要就是夯实思想根基。对于组工干部来讲,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慎思要求组工干部提高理论修养,把对党忠诚作为组工文化的精神内核,作为组工干部的精神标识,选人用人要明确政治标准、基层党建要强化政治功能、人才工作要注重政治引领、自身建设要突出政治合格。
慎言。孔子在参观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人,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条,在这个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后来孔子在谆谆教诲弟子时,总是十分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能否慎言是鉴别领导干部政治上成不成熟、政治敏锐性强不强、境界层次高不高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组工干部,要严格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语,敢于说真话、实话,坚决杜绝假话、大话、空话、套话。
慎行。孙叔敖任楚国宰相时,全国官吏和民众都来道贺。可是有一位老人却穿粗麻衣,戴白帽子以丧服吊唁他。众人都觉得老人真是触霉头,孙叔敖却赶紧整冠肃衣虔敬地请教。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要更谦卑;官位越大,要更细心;俸禄越多,取舍更要谨慎。能谨守这三点,才能治好楚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作为组工干部,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担当诠释忠诚、以作为彰显价值。
慎躁。宋国有位农夫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作为组工干部,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看待功名利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不浮躁,不推诿,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精神,去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慎权。唐太宗任命岑文本为中书令,岑文本回到家脸上充满忧虑,面对母亲的疑惑他答道:“我既非元勋又非皇上旧臣,获得如此宠信,职位高责任重,这是古人所忌的,所以感到忧虑。”岑文本升官不喜反忧,首先想到的是承担更大的责任。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工干部最重要的职业操守,组工干部慎权关键在于坚持原则,淡化官欲、权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以实际行动让干部群众感受到组织上的公道、公平和公正。
慎欲。大禹在娶妻后的第四天,接舜帝使命治水,一去十三年,期间担忧因私废公,三过家门而不入,并不畏艰辛,身先士卒,最终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合通四海,平息水患。大禹公而忘私,为治水殚精竭虑。组工干部身份特殊,要节制自己的私欲,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不动心、不失志。常葆清廉本色、常思敬畏之道、常念百姓之忧,先其大公,方成大我。
慎友。三国时管宁与华歆是要好的同学,二人在一张席子上读书,一起翻地种菜,挑水浇园。一日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歆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组工干部身份特殊,职责重要,交友不仅关乎个人友谊,也关乎组织部门的形象和组织工作的大局,因此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切勿滥交朋友。
慎好。北宋书画家米芾有弄石癖好,达到癫狂的程度,他在涟水做官期间审理一桩命案,一天有人带着几块奇石求见,几块石头小巧玲珑、巧夺天工。来人请米芾在人命的案子上给予通融,米芾正色道:“我爱石,但更爱百姓。”情趣爱好是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组工干部与普通干部一样,应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业余生活。但组工干部有别于一般干部,一定要“好”之有益、“好”之有度、“好”而不露。如果被爱好所左右,就会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最终失节、丧志。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