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虐狗!谢霆锋誓言不做王菲个唱嘉宾 沧州南皮县交警大队悬赏5万元!寻交通事故目击者

"一部半"电台组建情报部队 长征途中上演"窃听风云"

曾希圣

电台的电机模型

  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上与日军的作战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风语者”成为情报战中的制胜法宝。其实早在这之前,中国工农红军在数次反“围剿”战役和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就和国民党军队开展了精彩的谍报战,并最终利用情报,成功保存了革命力量。

  能破译“天书”的人

  让红军看到“玻璃杯里押的宝”

  曾希圣在军事情报战线上是个传奇人物。他擅长破译敌军的密码,为战场指挥员提供决策的依据,是名副其实的幕后英雄。周恩来认为他是我军情报工作“创业的人”。叶剑英元帅也认为:“毛主席用兵如神,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曾希圣等同志提供的准确情报。”并说:“曾希圣不简单,是个可以认识‘天书’的人。”

  领导军委二局打响“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央红军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由于电台缴获增加,更因为无线电侦听对掌握敌军战场动态的重要性,中革军委就把负责侦听的侦察台从通讯部门分离出来,成立了以曾希圣为局长的军委二局,专门负责情报工作。1932年8 月红军取得宜黄战斗胜利,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师大部,并缴获电台两部。曾希圣不顾危险,随着冲锋部队入城,直奔敌师部和无线电机房。虽未找到密码本,却发现了大量电报底稿,其中有一份译到一半的电报,是负责江西“剿共”的国民党第9军司令孙连仲用“展码”发给所部的一份密电,其中有20多组密码附有30多个汉字译文。为了完全破译这份密电,曾希圣下令重点抄收孙连仲的电报,以已知的几十组密码为基础,在抄收到的密电中译出已知密码,并把破译的字填上去,再前后连句,猜译未知密码。有时,朱德总司令和总政委周恩来也亲自参与分析推敲。经过反复猜译,这份密电终于被全部破译出来。根据这份情报部署部队迎敌,皆奏凯歌。这是曾希圣成功破译敌军的第一个密码本,从此军委二局开创了破译敌人密码的历史。

  1933年初,江西的国民党军开始更新密码,把“展密”改成了“猛密”。曾希圣发现敌军密码有变,立刻调整部署,日夜紧盯敌一两个主力师的电台,寻找新密码的规律。同时集中破译高手组成专业化的破译组,夜以继日,破译不息。不久,江西敌军的“猛密”就告破译。由于敌军部队众多,随着战争的进程,使用的密码也形形色色,诸如“千密”、“清密”、“7893 密”等等,逼得曾希圣不得不带领二局没日没夜地工作,而破译能力却越来越强。凡是被他截获的敌军密电,几乎无不成功破译。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