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镇痛日:我们怎么才能避免疼痛? 可怕!5大致癌饮食习惯 九成白领都中招

全国高血压日,我们应该做什么

每一年的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据了解,全国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达到一亿,每年新增300万。尽管这些年对于高血压有着很多的防治以及常识的传播,但是我国依然属于高血压大国,患病的人数每年也一直在增加,所以血压的问题是需要时刻注意的。

高血压的形成,跟遗传、环境、年龄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且该病属于一种危害人类健康比较重要的慢性病,对多数患者来说,高血压通常没有自觉的症状,所另一血压的升高往往是体检测血压之后才能发现。甚至有些患者则是发生累及到脑、心、肾的时候才清楚有血压升高。心医网专家表示,长期的高血压则会引发各种的并发症,甚至还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是视力下降。

血压波动也不好

很多人可能对于疾病的认知不够,并且高血压的患者出现冠心病的危险是血压正常者的2.6倍。由于高血压损伤血管,导致血液当中的胆固醇等成分沉积在冠状动脉上,很容易导致心绞痛,最终心力衰竭而造成死亡。有相关的调查发现,全球13%的死亡都跟高血压有一定的关系,而高血压也是位居引起死亡10大危险因素之首。

当血压达标的时候我们还必须要考虑到血压波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专家表示,血压波动越大,那么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就越大。因此平时生活中高质量的降压治疗,除了要长效降压,还必须要平稳降压。很多临床上的实验证明,平稳持久的血压控制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来说,如果血压在一天内的波动很大,不能平稳降压,可能比不吃药更危险。因此选择降压药,不只看血压是否下降,而且要看是否能24小时平稳降压。

出现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

头疼,部位多在后脑,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心悸气短, 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对血管的损害:高血压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 、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血管出现血栓; 还可形成动脉瘤,一旦血压骤升,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险。

对心脏的损害:血压偏高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而除了这些,脑部常见脑出血和脑梗塞也是高血压的中后期危害。

高血压防治误区大盘点

误区一: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专家表示,一些高血压患者在得知自己血压高后,往往很着急,希望很快将血压降下来。其实,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会使人感到头晕、乏力。尤其在脑卒中急性期,为保持一定的脑部供血,应将血压维持在相对高一些的水平。还有脑血管狭窄程度较重时,如果血压降得过低,会使本来就已处于缺血状态的大脑进一步加重缺血,发生脑梗死。所以,对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

误区二:阿司匹林未必能防脑卒中

“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是防治脑卒中的有效药物,它使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死率、复发率显著下降,除非有阿司匹林的禁忌症如胃肠道出血、哮喘、过敏、痛风外,一般不用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代替阿司匹林。”彭治国说,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中,应规范使用阿司匹林,以使更多病人获益。

误区三:阿司匹林服用剂量偏低或偏高

目前神经科门诊相当一部分病人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偏低,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剂量为75-150毫克/天,需要长期服用。如果每天的剂量低于75毫克,对于大多数病人不能达到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目的,而每日超过150毫克,不但不能增大其预防血栓作用,反而会增加其毒副作用。

误区四:服用阿司匹林吃吃停停

由于担心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有些病人不能坚持服用,这样做是错误的。彭治国说,高危病人服用阿司匹林来防治脑卒中应当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有关:阿司匹林在体内的分解产物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合酶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由于血小板的寿命约为7天,随着体内新生血小板的不断诞生,血小板聚集功能会逐步恢复,因此必须坚持每天服用。另外,从阿司匹林药物机理看,早晨或晚上服用是一样的。

误区五:中风治好后不会再发

中风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复发,复发率可达25%,所有中风治好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其病理基础——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硬化并没有治好,因此彭治国提醒,中风恢复后一定要继续治疗原发病,加强自我保健,并定期复查,警惕和防止复发。

误区六:血压正常时可以停药

很多病人在应用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到正常水平就立即停药,结果停药后血压又升高,重新再使用降压药,这种间断和无规律的治疗不但造成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加重了动脉硬化和对心脏、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正确的服药方法是血压降到目标范围后,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

高血压的生活预防方法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所以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高血压的预防方式:

1、戒烟戒酒,吸烟可使血压升高.大量饮酒可加重心、肝、肾的病变。

2、心胸开朗,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如果是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或长期承受精神上过度负荷的人,很容易得高血压病。

3、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更应密切注意自己的血压情况,加强预防。养成每天按时排便的习惯,并把它当成一件大事对待。

4、在日常饮食上要注意不能吃过咸的东西,成人每天吃盐不宜超过6克,同时还要减少脂肪的旗人,防止身体肥胖。

5、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6倍。所以,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杂粮,这些食品含丰富的维生索等,有的还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如芹菜、萝卜、大蒜、香蕉、山植、西瓜等。这也是预防高血压的措施之一。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