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季保养:心脑血管病人安度秋日有讲究!
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渐渐从热转凉。由于干燥,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人们称之为“秋燥”。调查显示,秋冬季节,脑血栓、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人群占全年发病人群的比例高达69.5%。如何安稳地度过秋季成了关注热点,今天小编将通过本篇文章为大家指点迷津。
度秋关键是控制好血压
秋天是很多疾病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复发,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深秋季节若稍有疏忽,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而危及生命。
在这里提醒大家,秋季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最关键的是要控制住血压。另外,还要保证睡眠,睡觉时以平枕为宜,高枕可能因脑血流减少、循环减慢而引发中风。
“秋冻”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秋季天气变凉,要注意保暖御寒,增强机体抵抗力。 “秋冻”要因人而异。从防病保健的角度看,循序渐进地“秋冻”,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但遇天气骤变,仍是薄衣单裤,极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引发感冒等疾病,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若不注意天气变化,一旦受凉感冒,极易导致旧病复发。
建议,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老年人要适时地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
饮食对秋季养生很重要
秋季饭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粮和蔬菜瓜果,如黄豆、玉米、燕麦、荞麦、洋葱、西红柿、胡萝卜、猕猴桃等。 “这些食品有一定的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多食用海鱼与深海鱼油,因为海鱼与深海鱼油含有丰富的EPA和DHA,对于冠心病和脑血栓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专家认为,秋天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泥鳅、鲥鱼、白鸭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木耳、广柑、白果、梨等清补柔润之品,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心脑血管病人发病,也与出汗过多、未及时喝水、血液浓缩有关,所以患者应主动补水,早晨起床应该饮用一大杯水,夜晚睡觉前也应适度饮水。
运动要适度,做到动静结合
秋季运动要适度,特别是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不能像年轻人一样进行很剧烈的运动,要量力而为,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要注意动静结合,动强身,静养神。
专家建议,中老年人每年至少做一次健康体检。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预防性治疗。另外,出现一些不典型症状,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腹痛、呕吐等,要及时就医,因为很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征兆。
综上所述,心血管病人要想安全度秋,就需要长期控制好血压,接受正规的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发生,选择真正值得信赖的医院,遵循医生指导加强日常调理,才能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