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云南古村落91岁老人手工做伞
云南的古城 古村 小镇、老街、寨子特别多,
这次我们跟随丽江“铁马帮”组织的#陪着爸妈去旅行#主题系列活动--走进腾冲银杏村,
赏古树银杏、住古村人家,吃农家菜,一路温暖相伴,爱在深秋!
腾冲银杏村这里曾是电影《武侠》的外景地。
以“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自然风光闻名,每年深秋,房前屋后,黄叶纷飞,异常美丽
这里著名小吃有 大救驾、 银杏花煎蛋、银杏果炖鸡、腾冲饵丝等当地美食都值得品尝
清晨的古村云雾刚刚散开,村民趁银杏黄时节旅客多多摆摊做起了买卖,
推荐购买银杏果(白果),价格大小品质不同每斤在20--40元之间
用竹子自作的山寨版皮影,瞬间就吸引了美人的目光,买买买 支持一下手艺人!
银杏村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固东镇。
银杏村原名江东村,与著名的腾冲国家火山地质公园、柱状节理、黑鱼河、和顺古镇等旅游景点相邻,距腾冲县城也很近,腾冲县也是有机场的,所以你周末飞一个也是非常方便,我们了丽江自驾游到来可有点辛苦了,驾车一天时间!
深秋冬初,空气寒冷,在这样的季节,需要找一个能让身心都振奋的地方去走走,所以你说来就来啦
到这里拍写真、谈恋爱、陪家人、约朋友、甚至吵架、度假休闲都确实非常舒适!
当然金秋最适合摄影师来“扫黄”,曾记录过许多黄叶美景,这里的银杏是我见过最壮观美丽的
因为银杏村的魅力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来,特别是周末游客比较多,在村外也开设了停车场,也收门票了
漫步村里沿着江东村由火山石铺成的小道,慢慢走进银杏树下小巷口、墙头上、瓦房上、大院里,水沟边、菜地里一地金黄… 每年的11月中旬到12月初是这里最佳扫黄时间
在古树下或发呆或轻舞飞扬或思春或葛优躺随你舒服就好
这里宛如天堂的静谧秋景 这里也是冬季里的金色梦想!
这里也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银杏王国!
最这里 女人 男人 老人 小孩都会陶醉其中
逛累了就坐在当地人家的大院子银杏树下休息吃茶喝汤吃肉打牌 发脾气冷战都显得好浪漫
靠墙等红杏,吃着碗里看到锅里,大概就是这样吗
漂亮吗?
漂亮 从小就漂亮!
漂亮没用 你得善良!!!
旅行到这里,你可以尽情地在天堂里撒欢,让灵魂在金黄之间自由飘逸!
据资料介绍,全村共分布有古银杏树3000余株,其中,树龄在 500年以上的有50余株,400年以上的70余株,
200——300年的150余株,30年以上的600余株,20年以上的有2100株。
另外还有中幼林1000亩,约33000 株。江东村银杏除具有古老和天然连片等特色外,
最大的特点就是“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相互依托。
生火 生活 与树一起存活!
我喜欢这种古老而古朴,有声有息,隐于群山环抱,现于农庄炊烟之间的旅行生活地!
我们在帮主带领下来到距离银杏村不远的固东镇荥阳村
顺路探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腾冲花纸伞传承人——91岁高龄的郑映海老人!
我们午饭后到来时候老爷爷正在自家门口做伞晒太阳
秋冬早晚天气阴冷,人老了看起来关节也不灵活了,就做不了给油纸伞骨架穿针、引线、绘画、粘接的细致活。
只有到了中午,气温回升、手脚不再那么冷了,这时才能开始工作,
在老人房子屋檐下很多地方都看到做伞用的工具,91岁做了几十年匠人,用卖油纸伞赚的钱养活了一家人。这样的文化传统和制作技艺,在这些老人年轻的时候也始终保留着。即便是近邻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和太平洋战争时期,外来的“洋伞”对腾冲的油纸伞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冲击!
腾冲荥阳村制作油纸伞的历史近300年的时间里制伞技术已经传承了十余代人,云南保山、瑞丽,甚至来自缅甸密支那的客人,都会来村里或赶集时的腾冲县城,购买荥阳村的油纸伞,
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油纸伞除了遮雨功能外,也因为繁体字“傘”的字形内有四个“人”字,而被赋予“多子多孙”的含义,在荥阳村当地方言中,“纸”与“子”同音,旧时女子结婚嫁妆中必有两把油纸伞,寓意“早生贵子”。油纸伞的“油”谐音“有”,所以当地人在女儿出嫁后一个月内,娘家还会带油纸伞、竹凳、鸡笼到女婿家拜访,祝福小两口子孙满堂。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很多人对油纸伞的第一认识,大多是从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雨巷》中知道的。戴望舒笔下的油纸伞,似乎也和丁香姑娘一样,带着幽怨、惆怅又迷茫的气质。以至于在如今的影视及摄影作品中,伴着油纸伞出现的多是水乡、小巷,还有身着旗袍的苗条姑娘。油纸伞成了浪漫又文艺的标签
找不到我喜欢的伞,我宁愿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