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独家揭秘冬日拉萨最佳观星地 从大江跑到大海,最美滨海赛道揭秘!海口马拉松报名

《我不是潘金莲》又带火了婺源,带你走进婺源这些影视取景点!

抛开冯大导演和思聪的互撕不说,也抛开电影的现实性和戏剧性。《我不是潘金莲》大概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大量使用圆形镜头来表现整个故事情节的电影。在以往的影视剧中圆形镜头多半表达一种偷窥的状态,而《我不是潘金莲》则不是,以正圆形镜头拍摄的多半是水乡风景。




影片主要讲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为了纠正一个说法,不顾任何人的眼光,10年,从县城一路状告到中央的故事。






点击播放
GIF/333K







点击播放
GIF/368K



镜头中充满迷幻又美丽的水乡景色正是取景于有着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婺源,由范爷主演、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从新片拍摄一直到最后杀青,一直都是媒体追逐的焦点。聚光灯下,也让婺源这座小城,又火了一把。






点击播放
GIF/130K



很多网友都很好奇,为什么冯小刚把这部戏的拍摄地放在了婺源?在一档采访中,冯导表示:其实早在2006年拍摄电影《集结号》时在婺源江岭取过景,但根据剧情需要,后来上映时把它给删了,他一直留有遗憾。


这次《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导喜剧二十周年纪念剧作,由于他本人对这部电影也是十分看重,所以把这部戏的主要拍摄场景放在了婺源。并且把圆形构图首次用在这里,透过圆形视角,“看着透气”,清秀的婺源山水,别有一番意境,足见冯导对婺源山水的喜爱有加!




据了解,《我不是潘金莲》分别在晓起、上坦、李坑、县城大庙街、丛溪漂流、汪口、龙迥坦、熹园等几个点分别有取景拍摄,景色都是非常优美。










婺源一直是典型的徽派文化聚居地,青山秀水、白墙黑瓦、飞檐戗角构成一幅幅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美丽画卷。其实除了《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影片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影片都有在婺源取景拍摄。








从早期的《闪闪的红星》、《聊斋》,到《捕蛇少年》、《暖》、《青花》、《大厨小兵》、《星火》、《大瓷商》、《孤军英雄》等,先后有300多部电影电视纷纷来婺源取景拍摄。现在的婺源简直成为了一个超级巨无霸的外景棚!!一起来看看影视剧下的婺源美景!






赵薇的电影《致青春》取材李坑




赵薇执导的《致青春》掀起一阵青春影视剧风潮,婺源的李坑也成为游客重温青春、重走青春的目的地。


李坑是一个传统的徽派古村。村中古建筑错落,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蜿蜒着乡间最美的柔情,木质的石桥上有佳人独立,清澈的河水边有炊烟袅袅,水光山色,梦里人家,不外如是。






李坑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人们心底最深处的回忆,木门,锈锁,花窗...都见证着历史的斑驳,岁月的悠长,彷徨在悠长悠长的小巷,仿佛能看到戴望舒笔下那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结着幽怨的姑娘。




郭晓冬主演的《暖》取景江岭




没有哪一个地方比江岭更能代表婺源的田园风情,江铃最适合秋天去游玩,秋天满心满眼金黄的油菜花,黑白两色交织的古朴民居,油菜田里低头默默劳作的农民。糅合着天边的夕阳,用一只画笔描摹,哪怕是漫不经心,也自有几分桃源的野趣和清淡。






电视剧《左轮手枪》取景篁岭




篁岭古村最有名的就是“晒秋人家”,这是篁岭秋天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在整个山间村落的土砖外墙与晒架上,你能看到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它们绘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农俗景观。






徽式民居,白墙黛瓦,绿树青山,配上红椒、黄菊、玉米、黑豆、绿豆······色彩缤纷,成了秋日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篁岭村一家一家的晒楼展现出一幅幅晒秋图,明艳、质朴。




伊能静主演的《大瓷商》取景严田




因李氏“占得从田之签”,且“以严治家”,故名“严田”。严田是一个非常宁静的小村,山环水绕,大樟树、小溪流、古石桥,曲径通幽,移步即景,交相辉映。






严田最有名是古樟民俗园,在鸳鸯湖和彩虹桥之间,宽阔的柏油公路宛延伸展,沿途阡陌相联,绿山相接。车过甲路乡政府,转眼就在一棵浓荫覆盖的硕大樟树下,展现出一派绮丽的田园风光,这就是严田古樟民俗园。




婺源现在俨然已成为了一座天然的影视城,不过这得全部归功于它的景,婺源这座城,醉了无数天下客!难怪张国立会说:“粉墙黛瓦的古民居与青山绿水浑然一体的婺源,是最原生态的拍摄基地,是天然影视城!”


文:口袋旅游


图:来自网络


口袋旅游是微信公众号里最具小众特色的旅游类公众号。这里是酒店控、度假控最佳的交流平台。想发现更多乡村民宿、精品酒店及各种本地人才知道的小众玩法,请添加直接搜索:口袋旅游(:KDLvYou) 每日为你推送一次轻奢旅行。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