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夫妻跑遍了全世界,最后却留在大理造了座洱海边的房子,和杨丽萍的太阳宫做起了邻居 跑了很多马拉松,却依然占领不了微信运动的封面

大小金环球日记 | 从墨尔本到悉尼:其乐融融的房车旅程(下)

25日早晨,爷俩倒是早早就起了床,小金把闹钟定在了8点钟,所以按时起床,而且起床后居然没有闹情绪,这真是阳光的一天的开始。


但是,小金今天早上不想做饭了,他说,干脆我们不吃早饭了吧。我知道他做饭的兴致在过了两天后有所减退了,懒劲儿上来了。我说,那不行,早饭必须吃,否则我哪有力气开车;你不想做的话,只好我做了。


昨天爷俩就煎锅能不能炒菜辩论了好几分钟,今天早上我就要证明给他:我们这个煎锅也是可以炒菜的,虽然不可能像炒锅那样炒得那样好吃。于是我就把茄子切成了丁丁,煎锅里放了油,把茄丁放到里面翻炒,再加了一些葱花。很快就香喷喷地出来啦。然后又煮了三包方便面,做成了疑似茄子打卤面,可惜盐放多了,有点咸。25日一天时间两人都狂喝水。




咸哭了


没有堪培拉


上午9点就从Eden出发,今天的目标是堪培拉,澳洲的首都,但却偏离海岸线100多公里,不在从墨尔本到悉尼的A1高速公路上。




Eden的海


据说当年澳洲立国,两个最重要的城市墨尔本和悉尼争当首都,争持不下,国会遂决议,哪个都不当,在两者之间选一个地方建设一个新城市作为首都。两大都会无奈接受,但墨尔本说,首都必须离悉尼200公里以上,悉尼说,首都必须在新南威尔士州。这样折衷的结果,就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内陆距悉尼200公里以外的地方找了一块地,开始建设首都堪培拉。从1908年开始建,建了十几年才建成。所以有20多年时间,澳洲的临时首都其实是在墨尔本,现在墨尔本老城区还有一栋古建,就是原来的国会大厦。




我们沿着A1高速走了约30公里,就出了A1高速,沿着一条名叫Mount Darragh Rd的乡间公路,在山间蜿转前行。这一带的山并不高,偶尔有村庄建在山上或山下,公路老是沿着小山的顶端走,不断地爬上和下山,车子可以猛冲到小山底,又可以猛踩油门冲到小山顶,也是一种驾驶的快感。能把叮灵咣当的房车开出驾驶快感,我也真有点佩服自己。




开了大约六七十公里,到了一个名叫Morans Crossing的村庄,终于拐到一条看上去比较像正式公路的路上——B72号公路是也。这条公路到一个名叫Cooma的城市之后接上B23号公路,直接通到堪培拉。


然而,就在我们刚过了一个名叫Bemboka的村子,眼看着就要进入Wadbilliga National Park南缘的大山里时,前面道路被封闭了,两个工人似乎正在向前面一辆小车解释为什么封路。我们也只好停了车,问了半天,也没弄明白为什么就封了路。那我们怎么去堪培拉?两个工人都凑上来告诉我怎么走,在我的手机谷歌地图上说了半天,我总算弄明白了,我们得倒回去到Eden北边约10公里的地方,然后再转向另一条翻越Mount Darragh的乡间公路,到Bombala接上B23号公路,经过Cooma去堪培拉。


天呐,这样的话,我们等于绕了至少200公里,而且要走近100公里的回头路倒回到Eden附近,我生平最不爱走回头路。略一思考,跟儿子商量:要不我们不去堪培拉了,转回到A1公路上去,直接往悉尼方向?堪培拉除了是澳洲的首都之外,并没有太多好玩的东东。本来也只是想去看看国会大厦、国立澳洲大学的,现在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上帝叫我们不要去堪培拉,那就放弃吧。


于是倒回来,到Bemboka村停了车,在路边的一间咖啡馆里坐了半小时,喝了一杯拿铁,在手机地图上查看一下接下来的路程。从Bemboka沿着B72公路东行约40公里即可接上A1公路,再往北约450公里可到悉尼。由于现在还没有订房车营地,因此今天应该确定一个截止时间,到5点就不再往前开了。估计以我们的车速,5点时大约可以开到Milton到Kiama之间的任何一个小镇,如果快的话可以到Kiama这个风景秀丽的海边小镇住下来。




A1公路到了Narooma就又回到海边,一路的风光旖旎。Narooma也是处在湖与海之间,镇子处于一座小山之上。我们在此找了一间大卖场停了车,既买点东西,也想在此吃饭。然而小金却仍沉睡不醒,叫他起来吃饭,他在梦呓中说不吃午饭了。我只好自己去卖场里面,买了一些牛排肉、一些饮料,以及帽子、拖鞋之类的日用品。想了想,我自己食欲也不是很振作,干脆不吃饭了,等儿子醒了后,再找地方吃饭。


最后我们实际上是在下午4点钟,在Batemans Bay镇上吃的午饭,而且又吃了一餐麦当劳。


Milton(米尔顿)


在吃麦当劳时,在地图上看了一下,估计我们5点可以到一个名叫Conjula的海边村庄,那里有好几家房车营地,应该可以找到今晚的安顿处。Conjula在一个较大的镇子Milton的北边约15公里处。


我们开到Conjula时是5:15,但是当我们到了这个Big4的营地时却傻了眼:客满了,一个车位都没有。老太太很和善地指给我们:倒回到那条路上,再左转,还有一间别的公司的营地,你们可以去看看。


距这里倒不是很远,5分钟就开到了,居然又挂着“客满”的牌子。不甘心地去Office问,一个60岁左右的老者很遗憾地说,没有位子了。又告诉我们再往里面的海边,还有一家营地。再开过去,仍然是客满。我这才想起今天是周五,估计是周边城市周末渡假的人释放出来了,全都在抢位子啊!我们今天没预料到这个问题,没有提前订,现在比较麻烦了。


找了个路边停车,把3个营地公司的册子都翻出来,找附近的营地,打电话过去,听得不太懂,但是有两家也是客满了,还有一家是只剩一个Unpowered site。现在已5:50了,怕耽误时间,我只好向Apollo的Raymond求助,让他以最快的时间再帮我打几个电话。过了几分钟,他在微信上回复,在Milton镇南边的Ulladulla村,还有一间Big4的营地,还有位子。于是赶忙把信用卡等信息发给他,确定了这个营地的停车位。爷俩这才放下心来。


开到营地时已6:50了。迅速地接上水电,处理了废污水。小金决定今晚的晚饭是煎牛排。中午我花12元买的一盒牛排肉共有5片,小金用20分钟时间全煎之,并把床下面的柜子里的两把折叠椅找出来,支起了桌子,爷俩在夕阳下的草地上对坐大啖牛排,没有红酒,以可乐代之,不亦乐乎?每人2.5片牛排,已经完全吃饱了。自己在车内做饭以来,这是吃得最爽的一餐。




小金自己做的牛排哟~


这个营地的设施相对较好。洗衣房我们还没有用过,小衣服我宁愿在车上简单洗一下。我是每到一个营地均利用其洗浴间洗澡,但小金懒惰,经常是两三天也不洗一次澡。我怎么劝说都不行。


Kiama空洞


26日上午我们9点50才出发。走得慢腾腾,11:30才到Kiama。从A1高速下来,几分钟就到了镇子的海边。我们直接定位导航到Kiama Blowhole,停车在半岛顶端的灯塔下面的临时停车场上。这个Kiama Blowhole大大地有名,其实是一大堆黑色岩石,下面有一个山洞,透天形成一个天井,海水灌进来,倘若浪大的话,就直直向上喷涌而出,直至洞口上方数米处,形成一个奇观。




我们在这里徜徉了半个多小时。这片岩石均为坚硬的黑色,临水处形成整齐的断崖峭壁,颇为惊险。远处为海滩、海湾及其边上的小镇。小镇上游客颇多,中午时分到处找食肆,不亦热闹乎。




我们不想在Kiama凑这个热闹。于是开车离开,到卧龙岗市郊的Port Kembla,找了一个必胜客餐厅吃比萨。


华人把Wollongong翻译成“卧龙岗”真是一个神来之笔,让人想起京剧唱词“我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卧龙岗市是澳洲第九大城市,新南威尔士州第三大城市,人口有20万,也是澳洲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市域内有煤矿、钢铁厂和工业港口,城内也有一所著名的卧龙岗大学,在校学生有2.2万人。


虽然是一个工业城市,却不影响卧龙岗市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地。Kiama就是其三个地方政府之一。卧龙岗北部还有著名的海湾骑行步道。可惜我们只在Kiama的半岛上逗留了一会儿,其它地方都没有去。


吃完必胜客,我们就径直往悉尼而去。


悉尼!悉尼!


从卧龙岗到悉尼80公里,不过这大约是指悉尼的主城。倘若是整个悉尼都会区,则可以从M1公路上的“Welcome to Sydney”的牌子开始算起。从这个牌子走到悉尼CITY,我们用了足足40分钟。




悉尼一景


微信上的阿登同学刚好到悉尼来,所以几天前他就约在悉尼见一面,昨天又把他在悉尼住的地址发给了我。但不幸的是他住的唐人街一带,巨难停车。我开到了他给的地址,却找不到停车位,发微信给他,却又不回。我只好一边在周围转来转去找停车位,一边微信联络他,可是在我转了三四圈找不到停车位,时间已过去40分钟后,他仍然不回微信。我只好告诉他我离开了。然后就开车上了一条高速公路,往老同事Ellie家的方向而去。


根据导航开到了Ellie家门口,才4点半钟。15年没见,还能认得出来。她和老公老张都是我们河南老乡,所以很有共同语言,分外亲切。老张刚刚从郑州回来,因为大雪被阻在郑州机场,相当不易。我们的房车停到了他家的院子里,人则住进了他们的House里面。他们的儿子才上小学四年级,跟小金在玩IPAD游戏上面很有共同语言,俩人很快玩在了一起。


27日一天时间,老张和Ellie一家三口陪我们爷俩在悉尼逛了一天,主要是悉尼大学、唐人街、达令港和悉尼塔、市政厅一带,以及悉尼港大桥和悉尼大剧院、悉尼植物园一带。




悉尼大剧院是悉尼的地标,不在此留张影就不能算是来过悉尼。悉尼大学则是澳洲八大名校之一,Ellie还在此攻读过硕士学位,算是她的母校啦,所以她以主人的身份带我们浏览了校园,在学校的一群古建筑前拍了N多照。两个孩子则在达令港边上的儿童游乐区流连忘返。在唐人街的天津包子店吃了超爽的午饭,我自己点了正宗的天津“煎饼果子”,味道超正,唯一的缺憾是里面没有油条。








晚饭则是在一座工厂改成的创意园区里的一个西餐厅。Ellie的一位老友刘刘带着她的儿子一起过来。三家的家长共同探讨育儿经,相当深入哈!三个男孩则在一旁玩自己的,互不干扰。




从墨尔本到悉尼,整整1000公里,这个沿带地带,是澳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从28日起,我们将从悉经往西北去,过了Dubbo,就将进入比较荒凉的地带,但我们也只是擦个边而已,真正荒凉的大沙漠,我们这次基本上不涉足。从Brokenhill我们将往西南方向到达阿德莱德,之后又回到海滨地带。所以我们此次的澳洲之行,基本上是在澳洲的文明区域内旅行,安全不成问题,这是我的第一原则。


人物介绍




老金——曾为《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媒体人,策划过大型系列专题“角落里的中国“等媒体产品,因特虎网络发起人及深圳“三剑客”之一,主编过“民间版深圳蓝皮书”。2016年7月,辞去深圳某高管工作,与13岁的“反叛期”儿子开启为期一年环球之旅。




小金——00后个性小男孩,深圳二代,初中生,不喜欢上学和考试,被老爹带着周游世界,对旅行的乐趣尚无感。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