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日记中大骂:桂系万恶、万恶! 短史记 控烟特别策划之七:一位控烟老专家,为何不愿参加国际顶级控烟大会?

人民币连续跌破多个关口,怎样才能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第3721期

导语最近,人民币跌得人心惊胆战。11月24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92,离岸人民币跌破6.96 。有分析认为,未来一年人民币破7是大概率事件,不排除恐慌性下跌的可能。该如何看待这轮人民币贬值?普通人怎样才能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无论是央行汇率改革还是美联储宣布加息,人民币贬值的预期都一直存在

2015年发生了两件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深远的大事。

一件是“811汇改”。2015年8月11日,央行公告宣布“强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要参考上日收盘汇率,以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在之后三个交易日里,人民币汇率贬值约5%。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刘新认为,当时市场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主要源自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第一,境内部分企业外债较高,美元平仓需求引发境内CNY(在岸人民币)汇率贬值;第二,离岸市场出现的投机行为,导致境外CNH(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速度较CNY更快;第三,美元处于强势周期,国际投机者看空人民币氛围浓厚;第四,刚刚经历股灾冲击,境外市场开始怀疑中国政府稳定金融市场的能力。

另一件事是美联储加息。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掌门人耶伦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0.25%-0.50%。这是自2006年以来美联储首次加息,意味着美国结束长期超低利率时代,美国经济完全进入健康增长的新时期。美联储加息后,在岸人民币就创下了“十连跌”的纪录,人民币贬值趋势更是延续到了来年开年。

美联储掌门人耶伦

美联储加息,一般情况下,美元会升值。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升值就会导致其他货币贬值,国际资本的流向会发生逆转。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将不可避免的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冲击,人民币自然也不例外。美元加息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因中美利差正向着有利于美元的方向转换,而利差是汇率的根本驱动力。

此轮快速贬值主要还是因为美元指数大幅升值

进入2016年下半年后,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行为和贬值预期相互增强,人民币贬值预期空前强化。尤其是今年“十一”过后,人民币兑美元呈快速贬值态势。

人民币贬值节奏其实在预料之中——美元指数在不断增长。据Wind资讯(万德资讯)报道,自11月7日重拾涨势以来,美元指数已经累计上涨5%。Wind数据显示,11月23日,美元指数大幅上涨0.64%,收盘报101.6664,最高涨至101.9088水平,再次刷新近14年以来的新高。

近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图。来源:华尔街见闻

美元指数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达成共识。美国商务部(DOC)11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耐用品订单较9月增长4.8%,远超预期。良好的经济数据提升了多次加息的预期。据芝商所(CME Group)的数据,投资者和交易员用于押注美联储政策的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价格显示,12月加息的概率为93.5%。

美元升值和美国经济向好,正在吸引海外资本回流美国寻求投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没有不走弱的理由。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加息周期与美元指数周期并不同步,但美元指数上升的趋势一般会伴随整个加息周期,并在加息周期结束后达到高点。

其实,就人民币指数(一篮子货币)而言,人民币汇率并没多大贬值。相对其他主要货币而言,人民币的表现恰恰是相当不错的。若真正出现恐慌性下跌,央行手中仍有工具稳定汇率(庞大的外汇储备与严厉的资本管制)。这也是不少分析者认为不该过度看空人民币的原因。

此轮人民币贬值会对经济产生啥影响?普通人如何抵御风险?

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对中国利弊兼有。有利之处在于能够促进中国出口,但在外需不振的情况下,人民币贬值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出口还未可知。

人民币贬值,可能加速资本流出。央行网站的数据显示,9月末外汇储备降至31663.82亿美元,创下2011年12月以来外储余额最低水平。此外,截至10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央行因购买外汇而相应投放的人民币)10月降至22.64万亿元,环比缩水2678.64亿元,为连续第12个月减少,这暗示资本外流压力尤在。资本外流可能导致中国未来几年出现“钱荒”,流动性的紧张会重创中国的房地产业。但就目前来说,对股市、房地产等市场的影响还不够明显。

前段时间,断言中国政府面临“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声音沸沸扬扬。这个命题的内在逻辑是,如果保持货币宽松政策,则人民币必将贬值,同时房价得以获得支撑;反之,如果保持汇率坚挺,则必将收紧货币政策,房价将下降。但中国央行已经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反驳了“以人民币汇率为代价支撑房地产市场”的说法:“弃房价、稳汇率”的一种逻辑是紧缩货币,从而挤出资产泡沫,并以高利率来稳定汇率,这会导致危机式的被动去杠杆,代价很大,过程比较痛苦,汇率实际上也很难稳住;“弃汇率、稳房价”则是放松货币来支持房价,试图以低利率刺激通胀和房价,这同样会加剧结构扭曲和债务积累,导致调整的时间更长、代价更大。所以说,放弃一个以保住另一个的道理说不通。

具体到普通人,该如何抵御风险?无非是不要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主动了解并进行海外资产配置。比如通过购买境外房产、股票、债券、基金、信托等方式来对冲人民币贬值的风险。但这种方式投资周期长,成本、门槛都不低,通常更受高净值人士青睐。10月31日发布的胡润报告就显示,中国富裕精英阶层中有60%计划在未来数年内购买更多海外房产。

近几年来,中国人不断掀起海外投资置业热潮。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提前换汇。每位中国公民有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如果你有计划进行一些海外支出,例如海淘、海外旅游或者孩子将来出国留学等,就可以考虑提前兑换一些美元。但在人民币连续下跌、美元指数早已越过100的情况下,换美元也许已经有点晚了。

真正的问题是经济,央行不该出手干预

某种货币的升值或贬值代表着人们对它的信心,人民币也不例外。一旦资本和居民对人民币形成贬值预期,意味着他们对人民币的未来并不看好。

形成人民币贬值预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持续下行压力。长期看,要想真正扭转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还是有赖于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经济基本面。

在人民连续贬值的压力下,许多学者认为央行应该出手干预汇率,但这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建议。一旦市场形成贬值预期,干预只会加强这种预期。且央行不是没有过干预失败的案例。“811”汇改之后,央行不得不通过消耗外汇储备、“远期结汇缴存20%风险保证金”的举措来稳定外汇市场,但并没有真正消除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当下,人民币汇率的管理体制还是有管理有掌控的浮动汇率制,即为了稳定市场,人民银行还是会有一些干预。但长久来看,人民币汇率应让市场供需决定,随国际市场的需求而自然贬值或升值,这是大势。不干预也不意味着完全放任自流,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应该未雨绸缪,预先进行应对。

结语

人民币成功进入SDR篮子后,要让海外市场认可、接受并使用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人民币汇率就必须服从于经济大局,随国际市场的需求而浮动。这才是能支持中国经济运行的汇率政策。

喜欢本文,欢迎转发。

王月兵

晴耕雨读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