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丑闻发酵,社交媒体“居功至伟”
刚刚当上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坦称是社交媒体帮了他一个大忙,给了他一个反击负面新闻的方式。而在今年6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利用社交媒体,挫败了一起青年军官所发动的政变。
而在青瓦台遭到上百万民众抗议的朴槿惠也断然想不到,自己竟然在两个月内遭遇民众广泛的质疑,支持率竟然跌倒5%以下。这与社交媒体的发酵有很大关系。
互联网确实是在改变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态,如果善于利用则成为凝聚民族的合力,如果放任自流,面对一些流言如果不及时加以澄清,那就会导致舆情发酵,进而导致政治危机。
源于电视,传在网络
11月12日, 在韩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这是本世纪韩国爆发的最大规模的抗议运动,远超过2008年对疯牛病的抵制,可见让韩国民众感到愤怒的新闻都来源于社交媒体。
从郑宥拉在社交媒体上面炫耀她价值十亿韩元的赛马开始,就点燃了第一波愤怒的舆情。而韩国JTBC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公布了朴槿惠与崔顺实之间的关系,并暗示可能存在黑箱交易,这个则点燃了第二波愤怒的抗议声浪。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闻是由电视台播出,但却在社交网络上面引发了重要的讨论,多个意见领袖在网络上对新闻进行分析、评论、二次整合,加深了网民对朴槿惠政府的理解与认识。社会公正受到了损害,朴槿惠个人的品德遭遇到怀疑,加上此前的一些积怨,例如大学生就业困难、经济滑坡、岁月号事件、萨德导弹问题等。这些事件成为了导火索。
可是面对着巨大的抗议声浪,朴槿惠的应对措施相当不成熟,她仅仅是简单地进行了道歉,而且对在野党妥协、示好。但这并不能够挽回颓势,就算朴槿惠同意再选择一个总理,但是三大在野党同事表示不领情,意思是准备一起“做掉”朴槿惠。
据韩国消息,目前除了军方几个大佬还在支持朴槿惠,青瓦台以及各个财团,还有媒体和老百姓基本上没有多少人站在朴槿惠这一边。因为互联网已经做足了电子动员,人们都把反对朴槿惠作为一次社会运动。
而在这个抗议浪潮当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景观是“难道我是为了…..”的造句运动,因为很多韩国的名人都以此句式完成了富有创意的反抗接力,同时表达了对韩国及朴槿惠政权的失望。
朴槿惠在第二次国民谈话的时候说 “难道我是为了这样才当总统的吗,我很愧疚很难过。”喜剧演员金美花在自己的推特里写道“政治还能搞笑到这个程度,难道我是为了这样才当笑星的吗,我很愧疚很难过。”
而媒体人金济动在Facebook上马上就模仿了这句式说“难道我是为了这样来做朋友的吗,我很愧疚很难过。”小说家金英夏在Facebook上面谈论崔顺实门的时候写“难道我是因为这样才当作家的吗,我很愧疚很难过。”
民众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朴槿惠政府的不满,这样的句式看似调侃,实际上却是动员令,“愧疚和难过”成为了这些国民的共同心里。有报道称,朴槿惠在19岁到39岁人群中的支持率不到1%,而这个年龄段恰恰又是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人群。
如果是经历了电子动员的年轻人就不会再成为朴槿惠的支持者,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
真实的社交媒体
特朗普说过“社交媒体的能量比金钱要大得多”,言下之意,互联网的传播模式确实给了当下执政者很大的挑战与思考。互联网其实是为执政者和民众提供了一个桥梁,需要及时进行沟通,才能达到互相谅解和良性互动。
而且在互联网时代,民众更加欣赏的是一个有真实情感的领导人,哪怕他浑身上上下下都是缺点,比如说特朗普。而那些看不透的、城府深的、不诚恳的领导人就会失去民众的支持。
由于社交媒体是双向的,因此执政者本人的性格,某种意义上面比起来执政能力更加重要。
其实,朴槿惠在位的3年,成绩不算太差,但是落得如此四面楚歌的局面,还是必须想明白是哪一点惹怒的民众
关注更多国际资讯,请继续关注我,这里是作者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