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种植转基因作物入刑,真的有必要吗? 抗美援朝电影《我的战争》的宣传片,为何如此让人恶心? 短史记

处罚造谣的房产中介,治标难治本

第3646期

导语

大家还记得吗?8月下旬上海传言9月起将实行购房信贷新政,“假离婚”买房成风,当局怎么澄清谣言都不起作用。近日,上海市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先是关闭、暂停了一批公众号,然后刑拘了几个造谣的房产中介,昨天又宣布暂停相关企业涉事部门(或门店)、人员的网签资格。这种做法,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上海市的处罚这次比较狠,像是被“惹到了”

每当重要城市宣布房产调控政策时,往往都会出现一些“传言”,这些传言自然是有真有假。对于那些被证实为假的谣言,一般也就被当作市场“噪音”过去就算了,这次上海对造谣者进行严厉处罚,可以说是非常少见——先是关闭或暂停18个微信公众号,接下来刑拘造谣的房地产中介并详细描述谣言的来龙去脉,最后又剥夺涉事机构、人员的行业资格,动作不可谓不大。

上海警方刑拘了几个造谣的中介,并披露了造谣的经过

出现这种情况,有点像是上海当局被“惹到了”一样:8月25日,上海市住建委对谣言进行了澄清,但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大量媒体依然在转发相关消息。澄清不仅少人信,而且传播速度、传播范围远远不如谣言,排队离婚、迅速赶去买房的人依然有很多,连续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谣言威力如此之大,也相当罕见,上海市“被刺激了”似地进行处罚,是比较好理解的。传播假消息的媒体和房产中介,自然是大部分网友所厌恶的,上海市的这次处理受到不少网友的欢迎,而且往往认为应该更狠些,更快些。

然而下重手难免会过火,质疑处罚至少有四条理由

不过,表示欢呼的网友只是一部分,相当多的人对处罚表示了质疑,理由至少有四条:

其二,媒体、中介造谣要遭到严肃处理,那官方机构和人员乱辟谣又该如何?前年天津房产传闻限购松绑,结果随后三个月整个天津都在传谣甚至猜测,开发商、业内、房管局说辞不一,甚至在全市各区均已承认限购放开的情况下,天津当局依然直斥其为谣言。而杭州、深圳限购小汽车时官方先是不断辟谣,随后又坐实政策的荒唐景象,全国人民可能都还记忆犹新。

其三,这次真的就是假消息吗?这次上海处理造谣中介,有个细节引发人们关注——这次谣言有3个独立信源,发生在8月22、24两日。怎么就会这么凑巧,这个8月下旬3家房产中介都同时为了促销进行造谣?另外,前面提到的彭博社消息,来源匿名,可能的确是假的。但彭博社毫无疑问是一个靠谱的国际媒体,按理说不会无中生有。何况今年3月25日上海开始实行房产新政的时候,正是彭博社在此前4天就给出了精确的预报。这次到底是真误引了假消息,还是住建委临时改变了想法,还是只是推迟了公布决定?谁能确信?

其四,正确的消息是否就允许提前泄漏?正如前面所说,今年“3.25”上海房地产新政前,彭博社提前4天准确地进行了预报——媒体报道理所当然是正当的,但拿到如此准确的消息,源头是哪里?是不是只要消息正确就不去管那些向媒体泄露的内部人士?那么,信了这些提前泄露的正确信息而在几天窗口期去行动的,可能会大赚一笔;老实巴交听政府官方消息的,可能再也没机会买得起房,一念之差,可能就少奋斗或多奋斗十年,这个责任谁担得起?等下次“谣言”来临的时候,谁又能冒着风险不信?难怪怎么辟谣都拦不住人们。

消息满天乱飞的年代,政府要维持公信力不能应用商业逻辑

正如个人身份信息严重泄露一样,这个消息无孔不入的年代,重大政策信息、商业信息也往往会提前爆出来,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例如前不久恒大购买万科股票时,消息爆出来恒大立刻否认,结果当天休市后又反转承认了购买;滴滴、Uber合并前后,人们见到了一大堆这两个公司公关部门否定合并的说法,结果这两家公司愉快地牵上了手。

恒大先否认再承认,滴滴、Uber合并成功前反复辟谣,固然令信了他们最初说法的人感到不爽。但他们这么做有正当的商业逻辑,恒大买万科股票走漏消息,要是承认属实那么股价立刻就会飙升,恒大购买成本增大,这是切实的真金白银损失;滴滴、Uber合并,有很多外界不可控因素,在合并谈妥之前不去否定乃至保持沉默,都可能会让市场产生不利的反应。所以“假辟谣”的做法固然有争议,但并不是不能理解的。

然而政府不同,每一次说法反复,都会损害公信力,而政府并没有什么商业利益,不存在撒谎来维护自身利益的理由。所以,一旦重要政策走漏消息,就只能做出相应调整,要么提前承认消息属实,要么就改变政策,或往后推迟足够长的时间。不能因为消息是正确的,就不去采取任何措施,或者因为没到时机就乱辟谣。对于每一次重要的谣言或消息泄漏,政府都应该尽力去调查,给出一个结果。不能只在出现不利结果时才去惩罚造谣者。

人们易在重大政策上听信谣言,根子在于政策出得太多,且朝令夕改

政府在重要政策上缺乏信用,保密机制不健全,还只是人们易在重大政策上听信谣言的部分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关于房子、汽车、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出的实在太多,而且往往给人朝令夕改之感。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的很多市场如房地产市场成了典型的信息不完全市场,投资者在不 了解房地产市场真实供求、房地产真实开发成本的情况下, 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无法正确预期,因此只能依据市场噪声产生预期从而进行交易。投资者的这种行为造成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度波动,形成非理性泡沫。然后继续调控,又形成恶性循环。

上海市民离婚买房

十几年来,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反复多变,常常发生180度的大转弯——比如一时逼购房者赶紧结婚,一时逼购房者赶紧离婚——使得市场交易者无所适从,容易产生困惑和盲目。政府应根据市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调,确保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有序地发展。少出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

结语

购房者对政府辟谣不信任,绝非抓住几个造谣的中介就能解决的。

本期责编

丁阳洋洋得义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