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数字路名含义你又知几多?本地人都未必知道!
广州数字地名我想各位晨友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了,其中有:一德路、二沙头、三元里、四牌楼、五山路、六榕路、七株榕、八旗二、九曜坊、十甫路。但是当中名字的含义你又知道多少?就算是很多本地的广州人也不是很清楚,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解释解释。
一德路
一德路上曾有两广总督的府邸,作为清廷封疆大臣的驻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英法联军的炮击,之后法国人在原址修建了圣心大教堂,今人习惯称之为石室,它是中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据说仿巴黎圣母院设计。在随后拆城墙新辟的一德路上,诞生了广州最具规模的专业街。直到今天,一德路的玩具、干果、海鲜以及工艺品年销售25亿元,销售量占广州的七成。
二沙头
在今天的广州市地图上,已经很难找到“二沙头”这个名称。问了许多人,都说只知道大沙头、二沙岛,没听说过什么二沙头的。荔湾区编制办的一位老专家告诉我,过去的二沙头就是今天的二沙岛。此后,只有一位40多岁的广州人也说出了同样的信息,“二沙头”可能在二沙岛中,位于广东省体育馆附近。现在的二沙岛,已经找不到当年水上机场的痕迹。它成了广州市最具现代风情的河心岛,成了广州市最高贵的小岛,洋溢着一种优雅闲适的氛围,景色秀丽、风貌宜人。
三元里
三元里街成立于1987年。地处广州市北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庙前誓师抗英,写下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自发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第一页。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馆址位于广州市三元古庙。该庙原是一座两进一庑廊供奉北帝的道教神庙。
四牌楼
四牌楼起源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最早是指现解放中路口与朝天路口之间中山六路段周边的四座木质牌坊:惠爱坊、忠贤坊、孝友坊、贞烈坊。惠爱坊纪念的是历代自中原入粤的67位名宦;忠贤坊纪念的是广东的49位乡贤;孝友坊纪念的是广东的54位仁者;贞烈坊纪念的是广东的55位节妇。清朝时,四牌楼与广东巡抚署彼此映衬,圈出一个大型商业街区,全称是四牌楼市。其中每年正月初一至上元节期间,各店肆、民居悬挂各种的花灯“灯市”为著。
五山路
五山,原五山镇,现为五山街办,在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中段,北与沙河镇长湴村(现天河区长兴街)相邻,南至广九铁路。该地区为五个山头环绕,分别是嵩山、茶山、黑山、象岗山、凤凰山,故名五山。其中,嵩山、茶山、黑山、象岗山在华南农业大学,凤凰山在华南理工大学。
六榕路
广州市的六榕路出自于著名的六榕寺,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六榕寺因苏东坡当年为寺庙题字而得名。它与光孝、华林、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素有“光孝以树传,净慧(六榕寺的别称)以塔显”之称。
七株榕
七株榕,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诗书路,七株榕是一个非常风雅的地名。街内原有七株古榕而得名,现不存。现于七株榕小学内,剩余一棵,小学门外,越秀区中医院侧门亦剩一棵。学宫街里的“番禺学宫”就是古代的“官学”,“省试”就在此举行,其建筑很有南方典型风格。
八旗二
天字码头附近有一条“八旗二马路”,之所以在这里出现“八旗”之名,原因是作为清朝官吏从水路到广州时都在天字码头上岸,然后走这条马路去“八旗会馆”(遗迹已无处寻觅)休息,然后由八旗子弟及有关人员到“接官亭”欢迎,名曰:“接官”。经过一定的欢迎仪式后,才进城上任。
九曜坊
在广州教育路的南段,它的得名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南汉御园。五代十国时,建都广州的南汉皇帝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在今广州吉祥路南段和教育路一线的两侧,营建了一个皇家园林。园景的布局以西湖为中心,湖心有“药洲”(小岛),环湖有奇花异卉怪石点缀,绿树丛中则亭台楼阁、离宫别殿隐现。西湖北部有黄鹂港、宝石桥、紫云阁、玉液池诸胜;西湖南部则以南宫和石景为主要景点。
十甫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第十甫路与上九路、下九路共同形成了沿线上特色的西关风情,并构筑了这处独特的、绚丽多姿的旅游风景线。在第十甫路的步行街路段,陶陶居、莲香楼等百年老店以及众多大小食肆可不少,当中的湛露直街至今仍有岭南画派大师昔日开办的“岭南艺苑”故屋,陶陶居历史上是粤剧艺人的聚所,颇有名气,沿途上的美景美食,留住了多少属于羊城的宝贵记忆,同时也感动着每一代土生土长的广州人。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