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一柱 塞外小泰山 河北张家口鸡鸣山景区
文/羽轩
鸡鸣山,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东侧2公里处,国家AAAA级景区。鸡鸣山巍峨峥嵘,郁郁葱葱。它既是一座雄伟的山,神奇的山,也更是一座富有灵性的山。鸡鸣山是十多亿年前的一次大地震中推挫而成。山峰草木繁茂,山势突兀,孤峰插云,秀丽壮观,因此有“参天一柱”之称。由于它气势壮观,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因此也被誉为“塞外小泰山”。
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历代帝王都先后登临鸡鸣山,观赏北国风光。鸡鸣山顶存有清乾隆四十六年的一通古碑,碑文中有:“唐太宗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即是说鸡鸣山为唐太宗所命名。清圣祖玄烨自康熙三十五至四十五年的十年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临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仍静“卧”小道旁,让游人遐想无限。
鸡鸣山是塞外最高的孤山,有“飞来峰“之美称。相传,天地鸿蒙之时,盘古挥舞两把大斧,开天辟地,其中一柄斧头冲天而降,坠落人间,从此,便有了这“飞来峰”。元朝诗人郝经曾用“一峰奇秀高插云“的诗句来形容鸡鸣山的高峻。
鸡鸣山景观峻秀,伟岸挺拔,如巨人参天,似天然屏障。每当夏秋之际,白云环腰,景色宜人,如大海波浪,逶迤而动,令人叹为观止。春夏时节,到鸡鸣山踏青,既可锻炼身体,还可欣赏桃花。每年4、5月份是桃花盛开的时节,站在山腰向四周望去,桃花如碧波般绵延不绝,让人不忍离去!
鸡鸣山,蜿蜒七十二道弯,道道是景,弯弯是谜。赏不尽春夏秋冬的烂漫芳菲,阅不尽四季变幻的风景秀丽。春天,桃李花开,清香馥郁;夏天,涧源潺流,翠绿苔润;秋天,峥嵘霞染,条红雾绕;冬天,嵯峨险峻,银装素裹。真可谓“源泉响溜清,幽鸟啼声近,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掩映在绿色丛中的红墙碧瓦寺院里,不时传来阵阵钟鸣磬响经声佛号,好似脱离凡尘,如入仙境一般。
鸡鸣山,雄伟秀丽,奇景独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远远望去,鸡鸣山拔地而起,似燃烧的烈焰。虽然没有起伏的余脉,也没有峦绵的群峰,却仍是那样的凌然而霸气,那样的危耸而壮观! 引颈高歌的雄鸡巨雕昂首挺立,惟妙惟肖。挺拔而立的万丈碑如同利剑,直指苍穹。神龟岩、骆驼峰、身形兼备,活灵活现。万佛石、雄狮岩神秘莫测,若隐若现,引起人们无限遐想。
鸡鸣山承受日月爱抚雨露滋润,挺秀在塞外这片热土,壮美成北疆独特奇景。走进山中,到处郁郁葱葱,花木摇曳,吸口清凉的甘甜的空气,身心顿觉清爽舒适。沿着“之”字型小路往上攀登,好似脱离凡尘,情绪异常兴奋和快乐。
灿烂的阳光使人兴奋盛情奔放。远眺,可看到官厅水库像一棵珍贵的宝珠镶嵌在青山绿树之中。往南看,三祖圣地涿鹿在落雾中忽隐忽现。往下看,有一个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古驿站—鸡鸣山驿,简称鸡鸣驿,他因鸡鸣山而得名。那个四四方方的城廓坐落在蔼蔼的晴岚里,似乎看到古驿站里膘肥体壮的群群驿马在嘶鸣。在东西宽敞的大道上飞奔着传递书信的骏马和仰鞭驰骋的驿卒。
从山门沿碎石铺成的“之”字形小路盘旋而上,依次可观赏到三楼四柱牌坊、山神庙、萧太后亭、鸣鸡、观音院、龙骨岩、永宁寺、五指峰、骆驼岩、寿龟峰、朱砂洞、锁路门、避风桥、南天门、玉皇阁、西顶碧霞元君殿(俗称奶奶庙)、东顶观日台等几十个景点。
鸡鸣山的最高点为顶峰玉皇阁旁的平石台,登临其上,宇净天澄,如置仙境。举目四望,四周绚丽景色尽收眼底。山上的奇峰怪石淹没于云雾之中,如同大海上的礁石在波涛中时隐时现,百态千姿,别致有趣。置身于顶峰与断崖之间的避风桥上,凭栏四顾,脚下云雾缭绕,身似悬空,仿佛来到了蓬莱仙境。桥面上有块巨石,俗称避风石,人立其上,即使山风劲吹也不觉察。鸡鸣山的灵气、鸡鸣山的独特风情,凡曾到此游览的人无不对其由衷地赞美。
永宁寺:永宁寺位于鸡鸣山半山腰,也叫“中寺”,始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永宁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三教殿组成。天王殿供奉着弥勒佛和四大天王,殿长10米、宽6米、高3米。成东西走向,坐南向北。后面的大雄宝殿,是鸡鸣山的代表性建筑,一层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二层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再往后是三教殿;接引殿、老君殿、孔圣殿。依次成东西走向,坐南向北。接引殿属佛教,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啊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老君殿属道教文化,供奉的是教主太上老君。孔圣殿属儒家文化,供奉的是儒教尊师孔子。主体庙宇为四合院,大雄宝殿位于正中,所有寺庙雕粱画柱,勘称宏伟。
避风桥:又名孔石桥,始建于元朝世宗至元二年,位于鸡鸣山顶。由东向西连接西顶和东顶的桥梁,为单孔拱桥, 全由石头砌成,坚固美观。条石铺就的桥面高3米宽2米,12,5米长,两侧是汉白玉护栏,各有十个望柱,柱头上雕刻着大大小小的石狮子。拦墙上雕刻着人物花卉,鸟兽鱼虫,造型十分美观。奇特之处在于即使狂风大作,只要登上避风桥,一下子就没了一点风声,万簌俱静,风都汇入桥洞钻出,一丝一屡没有越上桥面。
临济光明塔:鸡鸣山的标志性建筑,塔高33米,共七层,寓意七级浮屠。塔顶为钛合金属,可谓镇山之宝。二至六层,各镶嵌汉白玉释迦摩尼佛像22尊,神态迥异,栩栩如生。一至七层之间,6个桃檐下各挂着6个风铃。每有风儿吹来,铃声响起,煞是悦耳。游人前来,拱手合十,传诵着菩提之音,济世灵光,虔诚备至。
财神庙:位于鸡鸣山半山腰“中寺”下方150米处,建于2006年。财神庙依地势而建,两进四合院,主殿成南北走向,坐西向东,共五间,长20米,宽6米,高4米。财神庙黄色琉璃瓦盖顶,前有南北各有两灰瓦盖顶配殿。殿内供奉关羽,比干,赵公明。财神庙内居住道士3人,每年庙会时,香火最旺。
太后亭:造型美观,古朴典雅,颇具辽代风格的萧太后亭是别具风味的一道美景。萧太后惧暑,在鸡鸣山修建了一个凉亭。在炎热的夏季常到凉亭消暑。人们把它称为萧太后亭。历经风雨,上、中、下三个花园在兰砍乱伐、兵匪浩劫中逐渐变成荒芜。萧太后亭早已不复存在。为了怀念一代豪杰萧太后,又修筑了现在的萧太后亭。人们可坐在萧太后亭里,一边歇凉一边观景。
鸡鸣山日出:人们都说在泰山看日出最富神韵,其实在鸡鸣山看日出同样让人惊喜。凌晨,站在东顶的观日台上,天气初曙,疏星晓月,渐渐地万道曙光从地平线那边向四外辐射,好像万把金剑脱鞘而出,红红的太阳戴着金冠慢慢露出头来,脸盘越来越大,冉冉升起,灿烂的阳光把山川田野照耀得绚丽多彩,大地呈现一片勃勃生机,好一幅鸡鸣山日出图。鸡鸣山观日出和泰山观日出,同样是那么热烈那么壮观。这里虽然没有泰山日出那种“跳”出或“拔”出的景象,但太阳冉冉升起,喷薄而出的景象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果说泰山日出是跳跃美,那么鸡鸣山日出就显出轻柔美,真可谓各有千秋。
度假,从选择景典开始!了解更多,请关注景典游公众号(ID:jdcmjdy),或下载景典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