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金环球日记 | “两学一做”:在西宁开始新规则的磨合
9月2日上午从化隆县城出发,中间在大名鼎鼎的群科镇晃了一小时(会另有专文记述),之后就走高速公路经平安县上G6京藏高速到西宁。先直接开到了塔尔寺,但是下起了雨,不利于游玩,小金就建议明天再来,今天先到西宁市内住下。我见他不抗拒游塔尔寺,就答应了。
提前在携程上订了西宁宾馆,标间202每晚。宾馆就在青海省委隔壁,原来应该是省委的小招,但是由于已是60年的老建筑,跟不上形势了,只有三星级,让我等这种无业游民,也可以一住。好的是院子很大,很有安全感,停车也极方便,不好的是房间太小。一路上除了省会城市,我们极少住200元以上的酒店,大部分是在100-150上下,在省会200元能住上三星级,也不错啦。
早在陇南时我就跟他沟通过啦,除了之前的三条规则(1,每天玩电子游戏时间2小时,不能累积到次日,用不远可以由老爹以每小时10元的价格回购;2,每天看视频时间2小时,最多可以将1个小时累积到次日;看电视只能看科教与记录片频道),另外再新加两条规则:4,每天必须背1首古诗词(不能是之前背过的);5,每天必须看书1小时,倘若看不够,欠缺的部分扣第二天等量的游戏时间。我开玩笑说新增加的两条可以攀附上“两学一做”的新常态:学习点古诗词,学习点书本知识;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9月1日,后两条规则生效,他虽然接受了规则,但不情不愿,总是将看书和背诗词的优先性排在游戏和视频时间之后,磨合得极为辛苦。9月1日当天,由于他妈妈带来的《明朝那些事儿》还没看完,所以看书时间完成得还可以;9月2日,《明朝那些事儿》第9部看完了,关于接下来看什么书的问题,爷俩就爆发了一次激烈冲突。
本来我们的规则是:由他挑选书目,但须经我认可。他否定了所有我推荐的书——主要是我带给他的几本书,《左宗棠传》、《文化苦旅》、《三国志》等;在大理时许晖老师送他的书,他看一一篇,觉得看不懂,就再也不看了;更不要说南宁黄加章兄、贵阳于民雄老师送我的哲学专著,他就更不会看啦!我带的那些书他也不会有兴趣。
剩下来只有一个办法:在IPAD上或KINDLE上面找书看。他找了半天,告诉我说:他准备把原来看过的《三体》再看一遍。我问他:看完一遍需要多久?答:三周至一个月。我说:我不同意,要用那么长时间重看这套书,请另换书目。他立时情绪就激烈发作了,眼泪嗒嗒地控诉我总是否定他。我说,该肯定的我就肯定,该否定的我就否定。
我说,我希望他能看些历史类的、文学类的、人物传记类的、自然科学类的书。他说:你希望我看的我不想看。我说,你的鬼主意我很清楚,用《三体》一下子就消解掉或应付了我一个月的读书时间。初中生不能只读那些书了,中学生必须拓宽自己的视野。他说,你想得美。
就这样僵持了一晚上,谁也不妥协。但我还是妥协了一点,当天没有完成的读书时间,没有扣第二天的游戏时间。第二天早上,他也作了一定妥协,在没有找到合适的书之前,他先看我带来提供给他背诗用的《唐宋词鉴赏辞典》(这本书还是1994年我离开周口时,老领导叶楠买来赠别的,上面还有他的亲笔题赠,小金一看这时间,哗,22年了,比他的年龄大多了)。到了9月4日,他说他准备在IPAD上下载《三国演义》,再看一遍。我想,不能再强硬否定了,就同意了。
但是9月3日,他又没完成读书时间,只读了半小时书。我仍没有减扣他的游戏时间,但就要他次日补上这半小时。他也答应了。磨合期,必要的让步似乎是需要的。
我基本上洞悉他的打算:在坐车时,除了睡觉和听音乐之外,用来看书,每天一小时不是问题;到了酒店房间,则以玩游戏和看美剧为主,以看电视为辅。在开车时看书虽然不太好,但我也没法不让他看书,只能尽可能把车开得平稳一点,其实我也有在坐火车或大巴时看书的习惯,问题不是很大吧。
这5条规则,是我提出来的,不管他内心是否情愿,但他接受了规则,就得遵守。这些规则其实已是我的底线。不过问题在于规则的执行:他虽然表现出遵守规则的高风亮节,但常常会有搞一些小动作来突破规则。比如上次在开车时被我从倒后镜上看到他的两只手在IPAD上面忙活,当即扣除了他次日一小时的游戏时间,他只能无语接受;再比如9月3日晚上,由于我不到10点就睡了,无法监督他,就为所欲为,当我1点多偶然醒来时,却发现他躲在被窝里玩手机。他没想到我会中途醒来,我的睡眠,一向是一晚上只睡一觉的,常常是一觉到6点钟。被我抓了现行,他很尴尬,我当时也没有说他,不想太伤他面子。
但是今天上午从西宁开出来时,我就又跟他说了这件事:昨晚没有责备你,是给你留面子了;现在回过劲来,我得跟你强调一下:如果爷俩之间没有任何信任,那我们的旅途就会很麻烦,所以我绝对会做到我向你承诺的一切,让你可以充分信任老爹,但也希望你能做到让老爹绝对信任你。倘若连父子之间都无法互相信任,那么以后你走上社会,还怎样跟别人交往?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任,因而每个人都必须爱护自己的信用。
他没有说什么。但我知道凭过去几年内的经验,他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放纵自己的小聪明,以便突破规则。我也不可能像监管犯人一样监督儿子,但是我会想办法逐步让他明白,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有多重要。
当然我很欣慰的是他逐步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比如9月3日下午,在逛塔尔寺时,他就跟我说起玩游戏的事情:老爸,跟你商量一下,从1号到20号,游戏上搞一个大活动,我必须每天上线玩一次,有机会赢得一个奖励(具体是什么他说得我也不太明白,好像是一个什么称号)。我说,嗯,老爸支持你,接下来十几天咱们尽量住有WIFI的旅馆。他说,不止是有WIFI啊,还必须信号比较好,否则就惨了。我说,没问题,只要是在规则范围内的,我都会支持你。
儿子其实是一个比较讲信用的人,比如他答应了我去塔尔寺,在3日中午因为吃饭问题跟我激烈冲突之后(我答应了在西宁请他吃必胜客,但快走到时他又不想吃了,我坚持要去,主要是想,他前天在郎木寺就一直想吃披萨,我一定得满足他的愿望;他对我的坚持很不高兴,对我发脾气,我也发了脾气,爷俩在西宁大十字的闹市区闹得不愉快。),在满脸不开心的情况下,仍坚持跟我一起去塔尔寺。我说:我们可以不去塔尔寺,他说:不行,一定得去。
塔尔寺内
尽管他只跟我一起逛了3个殿,但是塔尔寺的精华也算看过了。我对儿子说: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寺院之一,它既是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也是十世班禅的主要修行地,如果到了西宁,我不带你来这里感受一下,我会很后悔;你现在也许什么都看不懂,但等你长大后,你一定还会来这里,到那时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我要带你来。
帅气的老金在塔尔寺前
从郎木寺到塔尔寺再到青海湖,小金不再像之前那样拒绝一切我的建议,而是愿意陪我一起逛一逛,我觉得这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当然,在他那里,可能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想逛,而只是一种“配合”的态度,但是这至少表明他也想建立一个良性运作的父子关系,而不是事事都冲突、对抗。这就是好的进展。而且我相信,慢慢地,他也会对旅行产生一些兴趣,尽管是以他自己的角度或利基。
最后再罗嗦几句。虽然9月3日早上9点我把车送到西宁东郊的4S店做保养,上午11:30就开回来了,但我却不告诉他车已取回了,而是按原计划的,爷俩坐公交车到新宁路客运站,从那里坐到湟中县的公交快巴(每人5.5元)去塔尔寺。这也是回应一下有朋友批评我没有带小金“苦行”,而是自驾车“豪华”旅游,这样不可能改变孩子。
机智的老金和酣睡的小金
我想说的是:小金并不是一个习惯了生活优裕享受的孩子,所以让他吃点苦就可以改变他的精神状态;他其实并不CARE物质享受,多差的旅馆或多好的酒店都无所谓,一顿吃5块钱和一顿吃150元或500元对他来说也不具有落差的意义。相反,他竭力想替我省钱,因为他知道在这一年时间里,老爹不能挣钱而只能花钱。包括9月3日中午突然不想吃必胜客,也是觉得必胜客太贵了,没必要花一百多块钱吃一顿饭,12块钱吃碗面条结果也是一样填饱肚子嘛。
唉,儿子,这哪里是深圳人的消费观念啊?莫非在西部走了两个月,连消费观念也西部化了?
人物介绍
老金——金心异,大叔级,一位事业上成功,教子却失意的政经老司机。当过深圳市人大代表,前海金控前副总裁,玩转《21世纪经济报道》的编委。燃鹅,他的孩纸却觉得他与孩纸沟通的很“失败”并且抗拒他的一切。
小金——不想上学不想上学不想上学,不想听话不想听话不想听话的初一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