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童话王国,旅游合作为中丹交往增色添彩!
当地时间8月30日上午,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和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今年3月会见时达成的有关中丹旅游合作共识,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哥本哈根与丹麦国家旅游局首席执行官杨·奥尔森、丹麦国家旅游局局长弗莱明·布鲁恩等举行工作会谈。中国驻丹麦大使刘碧伟共同出席。
李金早在会谈中表示,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和拉斯穆森首相达成的有关中丹旅游合作共识,对中丹两国友好关系和旅游交流合作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深化两国旅游交流与合作,扩大双向旅游规模,李金早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希望丹方推出更多适合中国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促进签证便利,增加中文标识和中文导游,改善金融支付环境,扩大中国电视在丹麦酒店的落地。
二是采取切实措施,保障中国游客在丹人身财产安全。
三是支持中方在丹举办系列旅游推广活动,欢迎更多丹麦游客访问中国。
四是加强两国旅游统计合作,定期交换旅游统计数据。李金早表示,中方愿协助丹方在华扩大旅游宣传,同时邀请丹方组团参加11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奥尔森完全赞同李金早的建议。他说,为方便中国游客申请赴丹麦签证,丹已在华建立5个签证中心,并计划新增5个。丹方将积极采取更多措施,提升中国游客服务水平,让中国游客访丹更加便利、安全。奥尔森同时再次祝贺中国今年5月19日成功举办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
中国驻丹麦使馆文化参赞刘东、中国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司司长张利忠及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丹麦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建交60多年来,中丹两国旅游合作交流不断深化,旅游正成为服务两国外交大局的重要领域之一。
近年来,中丹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并在多个场合谈及旅游合作。2014年,在习近平主席和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见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和丹麦王国商业与经济增长部关于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备忘录就加强两国间友好关系、支持和开发旅游领域合作等达成共识。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华盛顿会见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时指出,目前,中丹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推进人文交流互鉴,密切人员往来。
中国驻丹麦前大使甄建国认为,“当前,中国与丹麦双边友好关系处于最好的时期,各个领域务实合作富有成果,双方在旅游领域开展合作基础良好,空间广阔。”
中丹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两国实现互惠互利、务实开展旅游领域的长期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两年来,为推动备忘录中重点领域的合作,使互利合作取得更多成果,中丹旅游业界开展了一系列积极高效的交流合作。今年5月18日,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京会见来华参加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的丹麦商业与经济增长大臣图尔斯·隆德保尔森,就深化旅游交流合作等进行了交流。
旅游合作是国家关系中共识最多、分歧最少、见效最快的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具有天然优势。“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充分显示了两国元首对旅游交流的高度重视。”甄建国说,两国旅游部门的高效落实,不仅推动旅游合作向更深更广方向进军,为两国交往搭建了广阔的合作舞台,还为推动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逐步深化做出了贡献。
旅游交流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丹关系”不断注入活力。甄建国与记者分享了一个案例。
“2010年世博会期间,丹麦把本国旅游业的国宝——小美人鱼铜像搬进了会场,供中国游客参观。”甄建国介绍,这看似小事,实则是中丹两国外交的一件大事,是两国友好关系特殊地位的重要体现。“要知道,这可是小美人鱼自诞生以来首次出国远行。为了将原汁原味的丹麦风情展示给中国游客,丹麦不仅把小美人鱼铜像搬运到中国,还将铜像的石座一并运了过来。数以百万的中国游客得以近距离亲近美人鱼,激发赴丹麦旅游热情。”
丹麦驻上海前总领事曹伯义同样认为,丹麦把小美人鱼铜像送到中国参展世博会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有助于拓宽两国间的合作。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旅游业逆势增长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正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丹麦则是全球旅游服务业强国,旅游业是其服务行业中的重要产业。甄建国认为,中国和丹麦虽然相距遥远,却为彼此优秀文化、优美风景所吸引。2016年,中国访问丹麦游客增幅达13.1%,丹麦访华游客数量也在稳步增长,表明两国旅游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上海京剧团的京剧版《哈姆雷特》在哥本哈根演出时,一票难求。依据安徒生童话故事改编的中文电影十分叫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国游客交流互访的浓烈意愿和巨大需求。”
对于中国与丹麦旅游合作的远景,甄建国借用了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话语来表达,“19世纪安徒生曾预言,‘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将汇集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洪流,震撼世界。’相信伴随旅游交流的不断深化,安徒生的故乡丹麦,必将与中国一道书写新的友好篇章,让‘美丽童话’成为两国关系现实。”
(综合办公室、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