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座秀甲南滇美誉的山脉,朱德元帅曾两次登顶游览

秀山位于通海县城南隅,海拔2060米。春暖乍寒的一月,我们在当地友人的陪同下从山顶往下游览,免除了爬山的艰辛,却别具风味。






通海县城临水依山,秀山紧靠其南,俯临城镇,点缀成一幅秀丽的山水图卷:前有杞麓湖波光澄碧,中有城镇屋舍俨然,后有秀山群峰列翠,颇具江南景色。






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钱南园在其《雨宿通海》中云:"孤城临水背依山,记在江南烟雨间",道出了此山水城郭的特点。






秀山,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点苍山同列云南四大名山。相传汉之句町王毋波站在此辟山林,建古刹,立亭园。经千百年来历代的扩建修缮,逐渐成为名闻远近的游览胜地。






植被茂密的秀山,像一把碧绿的茶壶镶嵌在滇南,难怪1962年朱德元帅重登他20年代驻军清凉台时游过的秀山,留诗一首:“秀山雄城后,林茂似玉壶。此地文物盛,花桩百样殊。”






穿行在蜿蜒曲折的林间小道,心旷神怡。该小道既不是精制的水泥路、木制观景路,也不是粗糙的泥土路,而是用鹅卵石铺就的一米多宽的石头路。






两旁苍松古劲,掩映天日,分外幽深,多处见得到树缠藤、藤缠树的景致。从普光寺到文庙的路上有一棵元江栲,被人称为兄弟树,一个根上长出两个对称的粗大树干。






三元宫内种植的两棵高大的宋柏历经千年风雨依旧挺拔,每一棵柏树两个人才能合围。正如邑人张恩浩写的回文诗“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这说明了秀山浓妆淡抹总相宜,积翠凝绿使人怡的风貌。悠悠哉涤尽一身浮尘垢。






秀山的古建筑群独具匠心。现存的古建筑群有:唐建土主庙;宋建涌金寺;元建清凉台、普光寺、文庙、明建三元宫、白龙寺;清建万寿宫、斗天阁等。各代建筑独具匠心,错落有致。






几千年来,秀山的风光与建筑激起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之情,留下了两百多副匾联碑刻,堪称“匾海楹联”,仅对联就有130多副,可算中国对联最多的公园,让人浮想联翩。这些对联,使秀山显得典雅高洁,文采风流,名传四海。






春雨润无声,似乎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雨中秀山的秀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使秀山春色更显韵味,游人陶醉其中。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