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到底有什么好玩的? 吉首大学第二届手机微刊新媒体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有你熟人吗?

追踪聂鲁达,漫步在诗意辽阔的智利 | 我们的专访系列来了!

去年7月起,中国公民入境智利时,


若持有6个月及以上有效美国或加拿大签证,


可免签进入智利,单次停留可长达90天。


这样的签证政策让太多旅行者们激动:


遥远的智利,以及更大范围的南美洲之风


终于,向我们扑面而来……


旅行家杂志采访组乘风而行,亲自前往智利,


为读者们带来了初探的专题报道


1月刊,诗意智利,近期将在陆续推送!









这是旅行家杂志专访组在智利,诗一般的旅程


旅行家出品 感谢剪辑师张雨石




追踪聂鲁达


漫步在诗意辽阔的智利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文 / 程婉 陈桢刘晗 万戴 等


图 / 程婉 陈桢 王基德 卡兹 等


鸣谢 / 智利旅游局












对于文艺青年来说,世界旅行地图是由无数的大师组成的,博尔赫斯之于阿根廷,海明威之于美国,叶芝之于爱尔兰,毕加索之于西班牙……以及聂鲁达之于智利。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捧着聂鲁达诗集而开始了智利之旅,那些诸如“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的诗句在漫长的旅途中又唤回了多少少年之心?好像智利海岬的空气与水都有了魔力,风拂岚,波光层叠,呼吸那么一下,从此,人就被大师开了光。


旅行家杂志组在去年10月专访智利,我们也是在这样的诗意微漾中飞抵了这个天涯之国。整个采访旅程,我们始终处在一种初春的新鲜与兴奋之中。即便已是“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无处不在”的旅游大爆发年代,我们对于这个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度,其实仍然知之甚少。狭长如利剑般的地形,神秘的复活节岛,有世界级的葡萄美酒,还有全世界最好吃的樱桃和蓝莓……旅游攻略书上罗列的这些特点还是太单调,但有趣的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似乎能归到聂鲁达的诗里。他早早地用尽了人间词汇写遍了智利,那些诗就成为了全世界最美的导览词——毫无疑问,这位一生游历世界、又经历过上世纪最魔幻大时代的诗人,是智利旅游的最佳代言。


1971年,聂鲁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颁奖词写道:“他的诗歌以大自然的伟力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而他一生对于智利的讴赞与挚爱,从樱桃树到葡萄酒,从北部沙漠到南方大森林,为我们提供了太多太多风景与线索可去追踪。


他说“不了解智利大森林的人,也不会了解我们这个星球”,又说“智利的雨很有耐性,会绵绵不断地从灰暗的天空落下来”,他说“智利葡萄酒是世界上最红最红的,是优雅而智慧的”,又说“智利人有着与广袤空间相称的博大爱心”……书本和姑娘,酒瓶和航船,动物园和大森林,旅行路线和整个世界,他样样熟悉。他说自己是杂食动物,吞食感情、生物、书籍、事件和抗争。


即便你不是文艺青年,也没读过聂鲁达的诗,旅行智利时,也该去他的居所转转。——虽然大多数名人故居只是一些老家具的陈列、复原,旧时的生活痕迹早已被覆盖,游客顶多从讲解员聊的主人八卦中获得一些趣味,但聂鲁达在智利的三处故居是绝对不同的!


就单说那些个经他苛刻选址、又费心营造的居所——无论是坐拥海岬白浪的黑岛船型石屋,还是能俯瞰到整个瓦尔帕莱索旧城与港湾的小阁楼,再或是隐于圣地亚哥市郊、正对着山涧瀑布、与动物园为邻的丛林秘屋——毋宁说,聂鲁达已用他自己的方式存住了智利最美的风景与最妙趣的日常。非得躬身步入过那些狭窄楼廊,再端坐于他曾眺望过大海的木楞窗前,你才能明白何为“当黄昏靠港,码头格外悲伤”,才能体会何为“我要的天长地久,大地上的幸福。”




旅行家出品


诗意智利 · 专题




大诗人的三次中国之旅


聂鲁达一生曾三次到访中国,分别是1928年,1951年和1957年。如今回溯那些旅程,他对当时中国风物人情的记录碎片,成为了我们今时旅行的有趣对照。他写夜上海,写昆明石林,写重庆的各种怪异小吃,写诗意弥漫的长江三峡,还写了令人心醉的艾青。有意思的是,他当年来中国是经西伯利亚大铁路,再到贝加尔湖,还去了如月球般荒凉的蒙古……这不都是今天文艺青年自我追寻之旅的必选路线吗!




玩具房子,欢迎来闹


马尔克斯在回忆录里提到老友聂鲁达,说:内心深处,他是个孩子——热衷于买电动火车玩,会和朋友撒娇恳求他们来做客,甚至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当晚,最关注的却是一只玩具狮子!如今,聂鲁达在智利的三处故居正向世人发出最俏皮的邀请:玩具房子,欢迎来闹!我们帮你整理了超详实的八卦。




圣地亚哥,无意义的美好诗篇


就像所有大城市对于遥远乡村里孩子的呼唤,圣地亚哥同样也是诗人聂鲁达年轻时的梦想,他离开南方家乡的大森林,在这里完成了第一本书,从这里走向大千世界,并最终回到这里,为心中的理想而战。聂鲁达将对圣地亚哥的所有爱恨全部倾注于他的诗句中,而我们也得以从那些隐约的诗篇里,领略到一个更加感性与丰沛的圣地亚哥。




瓦尔帕莱索,我享用了它的辽阔


聂鲁达晚年曾写过一篇《瓦尔帕莱索的流浪汉》,从此,瓦尔帕莱索就再不需要其他任何的旅游书和导览词了,从黑夜中璀璨的港口身世到那些无人问津的小天地,所有奇异、光怪的词组并列在一起,眼前的港口又回溯到了那个最辉煌的年代。我们将带你一步步重走诗人曾漫步过的阶梯,你也一定会发出无尽的感叹——那些阶梯哟!




复活节岛,分离的玫瑰


复活节岛,智利的标记。对于聂鲁达而言,位于他家乡深海中的这个孤单小岛对他同样构成了巨大的诗之隐喻。1960年代,聂鲁达与爱人玛蒂尔德曾在复活节岛上旅行了10天。诗人从那些摩艾石像中获取了灵感,并于1971~1972年期间付诸笔尖,最终成诗25首,诗人希望以人与岛之间的对话形式表达对超越时间的自然力之伟大的崇拜,以及人类相对于自然的脆弱与迷茫。1973年诗人去世后,这部遗作最终发表,诗集取名为《分离的玫瑰》。




彼时,你在哪里呢?


那里还有些什么人?


说些什么?


为什么当我哀伤且感觉到你远离时,


全部的爱会突如其然的来临呢?


暮色中如常发生的,


书本掉落了下来,


我的披肩像受伤的小狗,躺在脚边。


总是如此,


朝暮色抹去雕像的方向


你总是借黄昏隐没。


—— 聂鲁达《我们甚至失去了黄昏》


一次诗意的排版与创作,欢迎阅读




还有大量与聂鲁达有关的音乐,敬请关注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