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致盲?警惕商家的恐吓式营销 较真
较真鉴定:谣言
1、“蓝光致盲”的谣言多见于防蓝光膜、电脑辐射防护眼镜等防护产品的宣传营销中。
2、世卫组织没有爱眼协会,更没有在2009年底发布过蓝光危害人类的橙色预警。
3、蓝光对人眼有一定伤害,但不应夸大这种影响。保护眼睛,最重要的还是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查证者:王月兵
近日,一篇名为《警惕:三五年后眼睛失明会大面积爆发!》(以下简称《警惕》)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文章称:“手机中的高频蓝光将大大增加了眼睛疾病的风险,有专家甚至疾呼,三五年后,眼睛失明会大面积爆发!”
“蓝光致盲”也是“月经谣言”,已经存在了好几年。它之所以能反复传播,与人类离不开电子产品但又惧怕它危害健康的矛盾心理有关。蓝光是一种可见光,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物理学研究表明,波长越短,能量就越高,穿透力越强,所以蓝光的能量比红光和绿光高。而日常生活中,LED光源、电脑、手机、电视机屏幕,以及太阳光发出的可见光中都含有蓝光,所以蓝光就成了谣言的绝佳素材。
文章内容截图
为了增加“可信度”,《警惕》一文中引用了不少看似专业和权威的机构和个人的研究,比如世界卫生组织WHO爱眼协会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临床眼科专家李俊平。但据《较真》栏目查证,世界卫生组织并没有设立“爱眼协会”这一组织,官网上也没有任何与“蓝光致盲”相关的研究报告和预警。至于李俊平教授,也是查无此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眼科主页的职工名单中,并没有他的信息。
通过检索新闻,《较真》发现:有关“蓝光致盲”的信息,几乎都与防蓝光膜、电脑辐射防护眼镜等产品的推广营销有关。不排除这是相关商家使出的“障眼法”——表面上看是好心提醒公众蓝光的危害,实际上是利用网络传播不实信息,宣传相关的防护产品。
许多声称蓝光致盲的信息都来自营销文章
所以,《警惕》一文无论是论证过程还是结论都不可信。那蓝光到底会不会损害人的视力?必须承认的是,蓝光对人眼是有一定伤害的:第一,容易引起视力疲劳,但这不仅仅是蓝光的作用,长时间盯着屏幕本身就容易引起视力疲劳。第二,长期蓝光环境下作业,年老时诱发人眼黄斑变性的可能性会增高,但是目前这仅是根据流行病调查的数据进行的推定,尚没有具体实验依据作为有效佐证。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人眼长时间暴露在高频率、高能量的蓝光中,才会对视网膜产生损伤,所以不要夸大蓝光的危害性。据澎湃新闻报道,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宏伟在《“蓝光”有那么可怕吗?》一文中指出,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机体对光损伤有保护机制。除了角膜、晶状体可吸收部分光以外,瞳孔的变化也有保护作用。当大量光线进入眼内,瞳孔会缩小,当光线较弱时,瞳孔会放大。此外,我们的机体还有抗氧化系统,保护我们免受损伤。只有当进入眼内的光线过多,或光照射时间过长,加上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弱,才会出现眼底的病变。
如果要想保护好眼睛,就避免阳光直射入眼;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不要盯着屏幕太长时间。
参考资料
1、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眼科主页
https://med.virginia.edu/ophthalmology/about-us/uva-ophthalmology-faculty-services/
2、世界卫生组织
http://www.who.int/zh/
3、三五年后眼睛失明将会大爆发?专家:不应过分夸大蓝光危害
腾讯较真丨新闻界的福尔摩斯,探查真相,拨开信息迷雾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