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网 > 新闻 > 时评 > 正文

党员干部参赌必须严肃处理 公厕站在互联网+的风口

“免费午餐”传递出什么信号

    3个月前,一家提供免费午餐的餐馆悄然现身厦门:食客不需花一分钱,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唯一要求是吃光盘中餐。“服务员”有老有少,而且清一色是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志愿者 …… (11月19日的《海峡导报》)

    推出“免费午餐”,到底想传递出什么信号呢?“免费午餐”虽向所有人开放,并非没有要求,所有进餐者必须是能吃多少就得点多少,要吃得干干净净,不能浪费,见到“光盘”后再走人。那么推出“免费午餐”,是否是为了宣传节约粮食,让人们都能够懂得“粒粒皆辛苦”?

    时下,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惊人。除了大小餐厅外,连在课堂上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学生们也在浪费粮食。难怪有高校管理者统计,每天有差不多1/10的食物被倒进泔水桶,一年下来几万公斤粮食被浪费。究其根源,关键是一些学生缺乏节约粮食的意识,认为米饭和馒头是自己买的不算浪费;甚至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总是教育孩子“吃不完就倒掉,别委屈自己”,导致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难止。而今,推出“免费午餐”,宣传节约粮食,引导人们节约粮食,显得十分必要。

    推出“免费午餐”虽没有限人就餐,但我认为多半还是向弱势群体提供。这就要考验一个诚信度,不能因有“免费午餐”都去吃。不过,从就餐的人员来看,多半是一些老人、学生、保安、建筑工人、拾荒者等弱势群体。这说明一些“富人”还是很讲诚信的,没有占小便宜的心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诚信比金钱更重要;背离了诚信,等于是将自己送进了人生信用“黑名单”。因而,每个公民都应该讲诚信,提高心灵诚信度,让诚信的观念入心入脑,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气。

    一个文明法治社会的建设,虽离不开法律制度,但发挥人性道德的润滑作用也同样重要。因而,合理引领主流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张扬优良道德传统,在德行善举之中弘扬社会正气,构筑社会和谐,需要善良和美德来支撑。推出“免费午餐”具有现实的示范意义,值得点赞。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