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网 > 新闻 > 时评 > 正文

别让“讨薪”成年终“标配” 从自费的3D眼镜里能看到什么

用简“证”放权终结人在“证”途

    今年以来,各类“奇葩证明”层出不穷,外出旅游、买卖房子、找工作、生孩子等,都需要出具证明,社区居委会沦为“万能”的开证机构……针对频遭吐槽的“证明多”、“证明难”,公安部、外交部、民政部等纷纷发布相关政策措施,要求解决此类荒唐证明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办证难、办证繁的问题有望进一步解决。(12月29日中国新闻网)

    “奇葩证明”是2015 年度一个关键词,并对政府机关作风与办事效率衍生鞭策。人在“证”途,谁都难以独善其身。“用一个谎言去验证另一个谎言,得到的往往还是个谎言。”然而,用一个证明来证明另一个证明,我们将得不到一个“奇葩证明”。曾有文章指出,证明过多过滥,除了审批事项太多外,还因为原本应由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核实,但同级职能部门之间却互相推诿。说白了,就是要审批的事项很多,可谁也不愿担责。

    “奇葩证明”并非无厘头,它是“奇葩要求”的产物,既是权力的衍生品,又是推卸责任的附庸品。客观上讲,长期以来的行政模式下,形成“唯证明”的行动思维;主观上讲,一些人对权力留念与依依不舍的情结根深蒂固,不愿意舍弃自己的“权力范围”。之所以出现“证明多”、“证明繁”等问题,本质上都是政府服务的存在体制性弊端。核心在于,政府服务主要维系于“面对面”,而改进服务也是基于这一平台。

    政府服务,既要“面对面”,更要“键对键”。不能否认,政府服务也在与时俱进,现已进入利用互联网时代,诸如官网、官博、官微等,但是,真正的办事还只能到实体的“大厅”,很多时候跑一次还办不好。一旦遇到复杂的事,就有得折腾,“你懂的”。这其实是“面对面”服务带来的“衍生麻烦”,一定程度上是自身难以克服的。“键对键”服务,不仅是将服务功能与办事程序转移到网上,更是让“互联网+服务”实至名归。

    大道至简,简“证”放权,是实现“有权不可任性”的路径。“奇葩要求”与其说是“负责”,倒不如讲是“卸责”。在简政放权的征程中,存在着部门利益的“显性阻碍”,而以“负责”为名的刁难,以证明为由的苛刻,也将成为简政放权的“隐性障碍”。从简“证”起步,铲除“奇葩证明”存在的土壤,才能见证简政放权的魄力与魅力。在此基础之上,让“面对面”与“键对键”有机结合,将有利于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与品质。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