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厚植党建沃土 引领乡村振兴
2019-05-30来源:
高州市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好力量、资源、工作“三个统筹”,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全力争当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夯实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该市坚持乡村振兴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投入2500万用于镇村两级党建考核,市考核镇街,镇街考核村社区,重点考核乡村振兴工作,以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抓好头雁工程。组织镇委书记、示范村书记以及相关部门一把手110人,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分两批到浙江学习乡村振兴经验,并邀请浙江大学教授来授课。同时,开展村级书记“述评比学”活动,发挥先进示范和倒逼后进作用,对考核不合格“四不书记”进行撤换调整。二是抓好先锋工程。开展28个驻外党支部和28个行政村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筹集帮扶资金343.13万元,开展结对帮扶项目63个。此外,还发动了12个商会结对帮扶12个镇街乡村振兴,筹集资金1250多万元,启动建设项目61个。三是抓基层党建创新。在镇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根子国家级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探索“联村党建”模式,推动项目联建、区域联治。其中,根子镇“联村党建+项目群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党员“八带头”争当八先锋,带动乡贤群众、社会资本参与包含有6个国家级、省级农林项目的项目群建设,有效推动该镇农村人居环境、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
聚焦乡村产业,促产业融合发展。该市正在大力推进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及农村“三变”改革,力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大唐荔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着力打造世界荔枝小镇,加快推进分界镇鳄鱼小镇、长坡冼夫人文化小镇和马贵高山草甸运动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挑选4个镇7条村进行试点,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南塘镇平乐塘村古郡水城项目作为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项目之一,去年以来,685名村民两次收益分红合计超13万元。目前,该市正在稳步铺开该项工作,今年各镇街至少打造1个以上的“三变”改革试点。结合乡村产业振兴,该市大力实施“党建+精准扶贫”,推动“第一书记”、党员领导挂钩贫困户,一户一策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在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较集中的区域,建起了特色产业基地共257个,基地面积由2016年的4000多亩扩大到3万多亩,辐射带动农户23889户94628人增收,其中贫困户6888户23093人,实现持续“造血”脱贫。
夯实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该市坚持乡村振兴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投入2500万用于镇村两级党建考核,市考核镇街,镇街考核村社区,重点考核乡村振兴工作,以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抓好头雁工程。组织镇委书记、示范村书记以及相关部门一把手110人,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分两批到浙江学习乡村振兴经验,并邀请浙江大学教授来授课。同时,开展村级书记“述评比学”活动,发挥先进示范和倒逼后进作用,对考核不合格“四不书记”进行撤换调整。二是抓好先锋工程。开展28个驻外党支部和28个行政村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筹集帮扶资金343.13万元,开展结对帮扶项目63个。此外,还发动了12个商会结对帮扶12个镇街乡村振兴,筹集资金1250多万元,启动建设项目61个。三是抓基层党建创新。在镇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根子国家级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探索“联村党建”模式,推动项目联建、区域联治。其中,根子镇“联村党建+项目群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党员“八带头”争当八先锋,带动乡贤群众、社会资本参与包含有6个国家级、省级农林项目的项目群建设,有效推动该镇农村人居环境、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
聚焦乡村产业,促产业融合发展。该市正在大力推进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及农村“三变”改革,力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大唐荔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着力打造世界荔枝小镇,加快推进分界镇鳄鱼小镇、长坡冼夫人文化小镇和马贵高山草甸运动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挑选4个镇7条村进行试点,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南塘镇平乐塘村古郡水城项目作为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项目之一,去年以来,685名村民两次收益分红合计超13万元。目前,该市正在稳步铺开该项工作,今年各镇街至少打造1个以上的“三变”改革试点。结合乡村产业振兴,该市大力实施“党建+精准扶贫”,推动“第一书记”、党员领导挂钩贫困户,一户一策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在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较集中的区域,建起了特色产业基地共257个,基地面积由2016年的4000多亩扩大到3万多亩,辐射带动农户23889户94628人增收,其中贫困户6888户23093人,实现持续“造血”脱贫。
[1] [2] 下一页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