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不断滋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是要蛮干、硬干,而是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要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更好地回答时代、人民和实践提出的历史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依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启蒙,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是依靠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一向主张,历史是人民群众的事业,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只有通过坚强的阶级斗争才能改变自己受奴役、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命运。当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以十月革命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毛泽东思想的直接领导下,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起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说明,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978年以来,在对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遵循中,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冲破“两个凡是”,以改革开放为抓手,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改革开放的不断探索,破除了种种教条主义的束缚,破除了计划与市场、姓资与姓社的二元主义争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锐意进取、攻艰克难,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思想的引领下,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成就的取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所强调:“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