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镇江镇“访”织民情网

高州市镇江镇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进千家听意见,入万户访民情”,使干部真正了解社情民意,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为该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目前,镇江镇干部累计访问农户3500多户,走访老党员、老干部40多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1656条,办理意见173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12个。

访群众 听意见

“进千家听意见,入万户访民情”活动,是镇江镇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自选动作。该镇要求利用两个月时间完成各村农户的上门走访。

活动中,镇江镇采取包片包村包户的办法,先把全体镇干部挂钩到村委会,镇干部再与村干部一起,共同负责各村小组和群众的走访工作,确保走访做到“不漏一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镇村干部走进农户家中,或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讲真心话,倾听群众原汁原味的心声,了解群众想什么、缺什么、要什么,认真填写好《镇江镇“进千家听意见,入万户访民情”登记表》,详细记录好户主的家庭情况、主要困难和意见建议等。对群众反映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能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做好记录,带回镇政府,提交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

镇村干部在走访群众、征求意见过程中,并不仅仅记录情况,还向党员、群众宣讲党的群众路线,让党员、群众深入了解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同时,也要求各村的党员接受教育后,继续向其他党员、群众宣讲。除了宣讲,镇江镇还要求干部带着中心工作任务进村入户,把开展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如在走访群众的同时,要求调查了解实名制结扎工作的开展情况,排查计生对象。

为了确保走访活动的实效,镇江镇成立督查组,对干部走访情况,采用电话或实地走访的方式,实行跟踪回访。目前,已抽查农户并听取意见250多人次。

干部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真正了解群众的所盼、所想、所需,促进了干群的鱼水关系,融洽了感情,也使履职更有底气,今后所采取的工作措施更具针对性、更切实可行。

建台账 织网络

    镇江镇要求每周汇报一次走访情况,目前,该镇已回收登记表300多份。镇实践办将记录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民情日志等,进行汇总归纳。对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交通出行、社会治安、土地征租等群众最关心、受益面最广、影响力大的好事实事,进行认真排查和分类梳理后,制定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到镇班子成员身上,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列出时间表,初步建立了民情台账,织起了“民情网”,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尤其是为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建立了长效机制。

镇江镇根据收集的情况,对已有制度进行梳理,适用的坚持,不适用的废止,需要完善的加紧完善。针对薄弱环节,镇江镇研究出台了《镇村干部工作手册》,内有十项具体制度。这十项分别是干部岗位职责、岗位责任制考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干部民主议事、镇政府内务管理、镇政府财务管理、发展经济协会、和谐镇村促进会、名镇名村创建及“十佳”(十佳热心乡贤、十佳和谐家庭、十佳优美乡村、十佳致富能手、十佳干部职工、十佳文明单位、十佳诚信个体户、十佳纳税大户、十佳村(居)民和十佳勤优学子)评选制度。

镇江镇还把收集的情况,按交办对象,分为三大类。一是建议类,提供镇领导班子决策参考;二是呼声类,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三是矛盾纠纷类,整合信访、综治、司法以及和谐镇村促进会的力量调处。其中矛盾纠纷类,自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该镇“和谐镇村促进会”参与调处大小矛盾纠纷21宗,其中成功调解19宗,调解成功率90%,另外2宗正在调解中。

重解决 求实效

在开展“进千家听意见,入万户访民情”活动中,镇江镇坚持把解决问题和转变作风贯穿始终,对本环节征集的意见和建议,抓住整改落实这个关键,不等不望、边征边改,以问题解决实现转变作风,以作风转变推动问题解决,确保党员受教育、问题得解决、作风大转变。

[1] [2]  下一页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