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八期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开班 市领导督导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攻坚工作

全民参与 标本兼治!我市整治城市“牛皮癣”工作成效显著

  城市“牛皮癣”是城市管理中的顽疾,许多城市都无法根治。前几年,我市也开展了多次的城市“牛皮癣”整治行动,最终也是治标不治本。

  今年,为了扎实推进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我市对标创文测评体系的有关要求,强力推进“六乱”整治,重点加强城市“牛皮癣”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整治城市“牛皮癣”成功做法在“文明广东”官方微信公众号刊发,向外界宣传、展示了高州创文新成果。

  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年初,市委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整治城市“牛皮癣”工作作出部署,成立了整治“牛皮癣”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方案,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一个社区(网格),负责统筹、协调和督导各自包联社区(网格)的“牛皮癣”整治工作,为常态化开展整治提供保证。

  严厉打击,源头治理。以市公安局为牵头单位,发挥公安机关在组织实施、信息研判、打击违法犯罪方面的主力军作用,组织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及街道办、社区的力量,对城市“牛皮癣”顽疾开展全链条的集中治理行动。

  4月份,高州市公安局按照整治方案要求,组织城管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仅在4月17日的联合执法行动,就清查广告公司48家,发现两家广告公司有设计、印制“牛皮癣”广告的行为,市场监管局已对这两家公司依法实施了行政处罚。4月共查获乱张贴“牛皮癣”和非法印刷广告贴纸的嫌疑人34人,查获设计、制作“牛皮癣”的广告公司7家。其中,乱张贴“牛皮癣”的27人已经被城管执法局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责成缴纳清洁费委托清洁公司统一清理;设计、制作“牛皮癣”的7家广告公司由市场监管局依法进行处理,有力地从源头上杜绝城市“牛皮癣”的发生。截至7月5日,高州市公安机关共传唤“牛皮癣”违法张贴人员143人,移交城管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处理62人、刑事拘留8人、行政拘留7人,行政处罚2人。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社区宣传栏、LED屏、微信等平台,积极进行整治“牛皮癣”行动的宣传,营造人人知晓、全民参与治理的社会氛围。市融媒体中心对查处的8个案例及时进行了曝光,市内各大微信公众号和网站等新媒体也同时进行了广泛转发,有效震慑了制作、张贴“牛皮癣”的违章者;组织宣传车在城区巡回宣传,使整治工作深入人心。

  干部带头,全民参与。全市党员、干部带头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主动清理居家门前三包范围的“牛皮癣”。同时,各包联单位全力配合社区开展清理工作,干部职工参与率达90%以上。如5月13日、5月18日和5月22日,全市统一组织了三次清理“牛皮癣”大行动,参与人数达16300多人次。通过多次的整治,市民切身感受到整治成效,激发了市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多市民自发地参与到“牛皮癣”的清理队伍当中来。

  疏堵结合,科学引导。一是以公益广告占领“牛皮癣”阵地,在一些原来张贴“牛皮癣”较集中的墙体,清理之后及时设置创文公益广告,“挤占”“牛皮癣”的生存空间。如市一中组织教师在该校的围墙上手描了25幅有高州历史文化特色的大型墙绘画,并配以公益广告语,以艺术化的方式传播文明;高州中学初中校区、市七中、市一小、高师附一小、市二小、东风小学等学校纷纷行动,结合包联社区周边街道的风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公益广告墙绘。截至7月初,全市新增创文墙绘约1500平方米。

  二是合理规划和建设便民信息栏,引导商户与市民在便民信息栏张贴信息,每个社区建设不少于3个便民信息张贴栏,全市已设置便民信息栏63个,满足了市民的正常信息发布需求,也规范了小广告的发布行为。

  加强监督,严格奖惩。市创文办不定期对各街道整治“牛皮癣”的情况进行巡查监督,联合市纪委监委定期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对不落实清理责任的单位,予以通报、约谈;对失职渎职、履职不力的,从严从快处理。目前,市纪委监委已发督查通报13份。

  健全机制,长效管理。为确保“牛皮癣”彻底治理、不反弹,领导小组推出多项举措。一是建立“牛皮癣”治理目标责任制,形成社区为主体,“社区+包联单位+职能部门”的联合治理模式,压实各方责任,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二是发挥群众力量,发动群众不仅积极清除乱涂贴的小广告,还积极举报擅自张贴、喷涂小广告行为,对抓获现行喷涂、张贴“牛皮癣”行为人的,视实际情况给予奖励,形成“人人参与,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通过上述系列整治措施,现在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楼已经很难再看到“牛皮癣”,创造了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创文办)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