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细”功夫 落到最“实”处
在城市管理中,要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要首先就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聚焦民生福祉,着力改善老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影响老区居民出行安全、生活环境的老、旧、难问题,全面整治城区集雨排污、道路照明盲点等,把城市管理工作落细落实,从“细枝末节”之处下足“细”功夫,促进城市环境和面貌实现大改变。
安荣巷是高州独具历史文化特色的“九街十二巷”之一,也是沿江路片区家长接送学生的重要通道之一。这条狭小的老街经历长期的风雨洗刷,路面变得坑坑洼洼,污水横流,遇上雨天更是内涝黑点,对周围群众生活出行造成严重影响。该局十分重视如安荣巷这样的特色老街的改造升级,既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又体现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成效。改造后的老街巷,路面变得平整通顺,更显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极大地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现在,高州老城区生活环境就这样“悄然”地发生了“大改变”,老区居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城管局的工作做得很到位,多次派了工作人员过来协助我们居民把这条路搞好,我们现在出入也方便了,环境整洁卫生,旧城区也过上了新生活,真是走在路上乐在心里!”安荣巷的居民李叔高兴地说道。
位于茂名大道附近的公积金中心门前道路长约80米,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实现硬底化,附近居民出行很不方便。市政管理所工作人员多次与潘州街道办、以及该路段所在的南湖塘社区干部联系,用了短短一周时间迅速敲定工作方案。日前,该路段已顺利完成升级修缮,全面实现硬底化。附近商铺经营业主张阿姨表示:“路修好了,来往的人多了,我家商铺的生意也比以前兴旺了很多。创文创卫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今年以来,我市双创工作不断提质提速,该局大力推进社区背街小巷改造,对旧城区道路残旧老化,排水能力差,损坏严重的背街小巷、城区一些尚未进行硬底化的道路接驳点等出行“盲点”进行逐一排查整改,分小项改造道路39条,翻新桥梁3座,按计划推进南关路、桂圆路和人行道修复整治工作。
此外,市城管执法局立足为民管城、为民服务,多方筹措、争取资金,修复残旧路灯,持续开展道路排水系统和路灯配套设施的养护工作,定时排查清理不畅通的排水管道,人工清掏沙井的沉积淤泥、垃圾,对全市照明设施按路段划分,逐杆、逐灯进行拉网式检查、登记,切实解决管道堵塞、排污不畅和城市内涝、居民夜间出行难等问题,全力保障市民群众出行安全。
截至目前,该局共组织清理南新三区、沙河四区、光明南路、观山路等路段的污水排水沟、排水管道4580米,更换、维修沙井盖和雨水筛353套,清理雨水井547座,安装防坠网1035个,修复路灯822盏,完成新增加装1421盏路灯。
“有关部门想了好多办法,解决了线路老化等老大难问题,现在我们这些老城区的小街道也成功装上了路灯。我们这区住着不少老人和学生,终于解决了夜晚出行难的问题,大家都十分开心,十分感动。大家都认为一定要尽自己一分力全力支持双创工作!”作为第一批安装上路灯的南兴街居民肖阿姨激动地说。
(邱 茜 黄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