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霖“量化性临创”行草书法高州线下班招生
以科学量化临到位,
用哲学音律创味道!
唐人比喻:“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从古至今,多少书法爱好者沉醉于行草书的奔放自如、自由挥洒的笔墨之趣。
行草书如何临摹到创作,临摹临得像只是学习书法最基础的方法。书法的临摹最终是为了创作,有一定的临摹基础后,带有创作的意图,有目的、有取舍去临帖。才能真正学习到书法技法和规律。
深入临摹中研究细致,进行科学分析,深入记忆。在创作中对笔画结构章法的理解,自然能达到书法创作的较高层次:“因动生势,因势生形,因形生韵”。


学习时间:从6月6日开始,一般为每周一节课。特殊情况另行安排。
教学范围:用量化性临摹的方法,主要教学小行草,大行草,以行草书教学为主,小字教学为辅。该方法对篆、隶、楷等书体的临创也有较大帮助。
量化性临创书法班(第一阶段教学纲要):
第一个月:线条量化性临摹练习
第二个月:结构量化性临创练习
第三个月:字组量化性变化练习
(附加学员作品章法点评、展览参赛铺导)
本次课程结束后,将继续开展第二阶段的章法及个别行书、草书的训练课程。
详情请留意群内信息。

何明霖作品《宋代书论一则》
(此作品曾获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获奖提名)
向右滑动查看》

←请向右滑动查看 意临王羲之小园帖局部
意临怀素千字文四条屏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何明霖在近年广东乃至全国书坛引人瞩目,其作品颇堪品味。
在各种书体中,行草书表现力最强,感染力最深,因而也最难窥其堂奥,需要书家在技术高度、审美高度、精神高度上持之以恒锤炼。笔冢墨池之功固然不可或缺,书家更需有道法自然,广取生活哲学之素养,才能写出高古雅逸等独特味道。明霖选择了行草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深知自身必须在传统的技巧和境界造就方面下大功夫。
诚如邱振中先生所言,习草书者须在其他书体上汲取养分。明霖深谙于此,精临历代行草书旷世作品之余,亦遍临其他书体。用力既多,其作品渐见篆书的通达与绞转,隶书的宽博与绵厚,楷书的精健与合度。当然,他用心最多的,乃是二王的雄与秀,怀素的畅与达,更兼有杨凝式的"雨夹雪"、董其昌的简与雅。
习书之暇,明霖对古琴及绘均有涉猎,能把琴韵及画意融于书法之中,而其书艺亦隐约有脱尘之意。
为寻找行草书的本真,检验自己的所学,明霖先后拜访当今书坛大家如陈永正、张旭光、李远东、王厚祥等,从他们身上找到学习行草书的妙法与方向。
“苦”终于换来了甜,而今他的行草书:大气中藏着深厚,雅致中蕴含着俊逸,心手相忘,假以时日,将更现一派大家的气象.....
梁炳伦先生简介:
字澄一、玄钰,号逸庐主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先生访问学者,沈鹏先生精英班学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书法院书法家,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三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