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们那么喜欢《请回答1988》?
前几天,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了一首歌《你不要担心》,引来一大拨人在下面抒情:“嗯,中毒了!”“正单曲循环。”“每次都听出一身鸡皮疙瘩!”“另一首更好听!”
于是那天晚上,我们这些看客在他们的激情澎湃中跟着听了一首又一首《请回答1988》里的歌,被教育了一次又一次“这是迄今最好看的韩剧,没有之一”。才发现,和《老友记》一样,有“1988情结”的人也是一大拨啊。
点进豆瓣一看,我的个妈呀,9.4分!
一部去年的韩剧,为什么会惹得这么多人念念不忘?说!为什么?
编剧你出来!你是咋晓得我们院坝里的故事的?
当《请回答1988》第17集快要结束的时候,德善爸爸撕掉日历的最后一页,“新年到了,陌生的1990年来了。我们,20岁了。”德善独白的画面里,她正和父母、弟弟一起坐在炕头,身上盖着被子,收看每年最后一天电视直播的“十大歌手歌谣祭”。
时间跳过了1990年,翻越了1991年,跨过了1992年……物换星移,不变的是一家四口,固定地猜着“最高人气选手”;变换的服装造型,德善的头发长了,爸爸的头发白了……
如果你留心,你会在这部剧里看到大量的细节。《樱桃小丸子》里有一集说,“不知道小丸子什么时候会怀念这个全家人坐在一起什么都没做的无聊的下午。”时间经年,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生离死别的场景,一个个无聊的下午过去,就这样陪着德善、正焕、崔泽、善宇和东龙5个小伙伴怀念过去的无聊日子。
很羡慕有这么一起长大的“毛根儿”朋友。每次看着屏幕,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小时候的画面。那些漫山遍野的疯跑,那些蹲在院子里玩石子儿的午后,可是记忆中陪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如今他们在哪里呀?想着想着,泪水就悄悄滑下了脸颊。
但这部剧最令我感动的,还是这里面浓浓的邻里感情。
第一集,正焕家的米饭不够了,他妈一边叫他去德善家借碗饭,一边端出一碗沙拉让正焕送去;德善妈妈装好米饭,又把家里的萝卜泡菜装了一盘让正焕带回去;正焕妈妈又让正焕送一盘牛肉过去,礼尚往来嘛,谁知道善宇端着他妈妈准备的咖喱也来了……崔泽没有妈妈,爸爸也不是很会照顾人,两父子的晚饭本来只有一锅泡菜豆腐,结果等到开饭时,餐桌却堆满了邻居们送来的菜。
大人们全是一副“好东西要大家分享”的表情,被家长使唤来使唤去的孩子们却是满脸的不耐烦——妈,我饿了,我要吃饭!
我小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啊!一院子都是熟人,尤其是夏天,晚上家家户户都在门口院坝搭张小桌椅吃饭,有什么好吃的都不会少了邻居的。小孩子就更幸福了,叔叔阿姨总会招呼你,这家尝点儿那家吃点儿,不用等自己家开饭就吃饱了。
既然说到了吃,有句话想劝各位:在深夜看韩剧等于自寻死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看刚刚那几个来回的送菜、收菜!辣泡菜、咖喱、烤肉……都有了!而且韩国人吃饭有一种狠劲,一口气可以吃一大勺——整个勺子被塞进嘴里,然后鼓鼓囊囊地大嚼特嚼!泡菜脆蹦蹦的声响,就是最好的伴奏。
更要命的是拉面!韩国人的拉面一定要煮,一个人吃的话,用一口黄铜小锅,吃的时候用锅盖接着,哧溜哧溜忍着烫,使劲往嘴里吸,光是看这一幕,嘴巴里都要分泌一大堆清口水!要是一群人吃,就用汤锅煮,鸡蛋、火腿肠、蔬菜统统加进去……搞得之丰盛,害得我每每追完剧都饿得无法入眠。(李小姐)
从来没有哪一部剧,
能让我如此明白妈妈
1988年,我一岁。不知道那一年爸妈的生活怎么样,又或者说,我之前根本没想过要去了解。万万没想到,28年之后,韩剧《请回答1988》却让我走进了父母当年的世界。
在影视作品热衷于强调戏剧冲突的当下,《请回答1988》是荧屏的一股清流,它是回忆的窗口,也是生活的史诗。戏里戏外,明白了爸妈的平凡和伟大,见识了绝大多数妈妈都是超人也是财富的真理。她们总是默默地自我牺牲,自己省省省,给孩子和丈夫买买买,她们太强调自己是妻子、是妈妈,却时常忘了曾经她们也是如花的少女和被呵护着的女儿。
全剧最有爱的片段就是三个妈妈总喜欢围坐一起聊着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她们很普通很普通,但只要为了孩子,却是拥有着连自尊心和坚强都可以抛下的强大。成妈为了不让大女儿宝拉被警察抓走,崩溃地哭诉女儿有多么优秀。正峰动手术之前金妈担心得睡不着,手术成功之后扑在儿子身边哭成泪人儿,“对不起,妈妈没能给你一个健康的身体。”令我印象最深的则是金妈罗美兰,当她从娘家回来,看到家里一尘不染、井井有条的样子,心底更加失落——原来没有自己,丈夫和孩子们也能生活得很好。当狗焕从朋友东龙的口中了解到为什么妈妈会这样后,开始表现出自己时时刻刻需要妈妈,罗美兰女士又重现笑容。是的,妈妈们首先想到的永远都是家人,自己是否被这个家需要。她们向来闭口不提自我,也看不到自己,却总把孩子和丈夫挂在嘴边,她们任劳任怨得满心欢喜。
真的,从来没有一部剧集,能像《请回答1988》这样让我开始懂得妈妈。母性之所以光辉,是因为其跨越了国界,也超越了时代。沧海桑田,妈妈们的爱永远坚如磐石。(花莲小鱼)
每个细节都做得如此之好
我们怎能不欲罢不能?
“请回答”系列应该是男女主角颜值加起来最低的一部韩剧,所以真的很难想象男主丑出新高度的《请回答1988》怎么会被那么多人热烈地喜爱。仿佛不是在看一部韩剧,而是在看一段生活,并且这段生活不在异国他乡,就发生在隔壁,仿佛就是自己的一段记忆。这大约是因为这部戏无比强大的细节造就的艺术真实吧,毕竟生活本身就是细节的洪流。
比如剧情上的细节。女主德善的设定是被父母忽视的二女儿,于是这样的情节就不断出现:爸爸只给弟弟买冰淇淋不给她买,没有单独过过生日每次都蹭姐姐的,家里煤气泄漏大家都忘记救她,最后她自己爬了出来……依靠一个一个小细节去塑造一个人物,而不是空洞的画外音宣称她是一个什么人,然后演员就只顾着扮美。
比如说情感处理上的细节。丧夫的善宇妈妈一个人抚养着两个孩子,日子很清贫,婆婆就只会抱怨孙子孙女跟着受苦,善宇妈的母亲就会因为女儿假装过好日子感到心酸,没有去戳破女儿的良苦用心,只是默默地留下钱让她买衣服。
比如演员演技的细节。观众在后面的情节中被告知东龙得了痔疮,但其实你回过头去仔细看,就会发现演员一早就通过表演,比如挠屁股,在铺垫这个梗了。
再比如道具上的细节。崔泽的原型是韩国著名围棋手李昌镐,据说崔泽和德善的约会,送的礼物,包括很感人的电影院那个桥段,都是取材自李昌镐和他夫人的真实故事。剧组处女座到哪种程度呢,崔泽取得11连胜时的棋局都是按照李昌镐11连胜追平聂卫平的那一局棋复刻的,一子不差。
另一部男主人公是电影音效师的韩剧更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在细节上的极致追求。有一个剧情是为一个女孩拉开窗帘,阳光洒进来,女孩很沉醉的画面制作音效,男主人公就说必须要配出阳光的声音。我的天哪,阳光是什么声音?男主就让加上小孩子嬉闹以及汽车绝尘而去的声音,让我有一种不得不服的感觉。还有一个情节是为一个打斗场面配音,男主对配音不满意,因为画面显示这应该是粉碎性骨折,但配成了一次性折断的声音。
正因为人家总是在我们察觉不到的细枝末节之处也花费巨大心力,所以才能让我们如此欲罢不能。(羽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