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茶乡访香茗——我市立足生态优势发展茶产
3月份开始,我市新垌镇出瑞龙村、马贵镇周坑村鹿湖顶自然保护区、深镇镇仙人洞自然风景旅游区的春茶陆续进入采摘期。在融融的春光里,记者深入我市新垌、马贵、深镇等种茶乡镇,探访茶产业的现状,展望茶业经济的发展前景。
据位于出瑞龙村的市出水窿茶厂的厂长邓钜锋介绍,“采春茶”一般从3月持续至5月,而茶叶采摘期一直持续至10月。1斤生茶叶能制成约1.2两成品茶,出瑞龙村的春茶供不应求,根本不愁买。该村茶农吕姨说:“一般我家生产春茶300斤至400斤,但现在预订量已500多斤,唯有减少份量给顾客。”
新垌镇以产绿茶为主,茶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1465年,至今已有550多年。2002年,出瑞龙村茶农邓钜锋灵机一动,成立了出水窿茶厂,除扩大自家茶叶种植面积外,还以保底价向茶农收购生茶叶,带动周边村民扩大种植。目前,出瑞龙村绿茶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去年,新垌镇还招引老板在三官山种植数百亩高山茶,使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
新垌绿茶生产还保持着比较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以荔枝树枝为柴火,用铁锅烤烘,使茶叶色香味形独具一格。2014年7月,新垌茶被国家质检总局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去年被评为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新垌春茶的特级茶每斤近500元,一级茶每斤150元。”邓钜锋说:“出瑞龙村家家户户都种植绿茶,熟练手工制茶技术,每户年收入有数万元。”该镇年产绿茶数万斤,数千人从事茶叶生产和经营,茶产业是该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我市曾掀起本地茶种植的热潮,在古丁、平山、顿梭、大坡等地都有一定规模的茶园。近年来,随着喝茶的人越来越多,政府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加大茶产业扶持力度,坚持基地建设和企业培育一起上,招引老板在生态良好的山区镇村建设高山茶基地,成立茶叶公司,形成茶叶种植、生产、销售的产业链,位于马贵镇鹿湖顶自然保护区、深镇镇仙人洞自然风景旅游区、新垌镇三官山的茶园皆在其列。
在鹿湖顶自然保护区有天宇茶业公司、云开茶业公司,茶园面积400多亩,产品有红玉红茶、红玉绿茶、英红九号。而在仙人洞自然风景旅游区内有200多亩茶园,种植铁观音、红袍茶。这些茶园均位于海拔过1000米的高山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没工业污染,茶叶公司采用有机肥(花生麸)种植,绿色环保无污染。去年,天宇茶业出产的茶叶荣获2015年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
在春茶采摘期间,这些茶业公司生产的茶叶价格每斤300至3000元不等,茶叶绿色环保,香醇甘甜,深受广大顾客青睐。茶叶远销全国各地的同时,也给山区的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如天宇茶业向当地村民租用了200多亩山岭田地种植茶叶,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还聘请了50多名村民来采摘茶叶。
厚园村多名村民是该公司采茶工人,她们说:“来这里采茶叶,一年下来有近2万元收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中老人、上学的孩子。”高山茶叶种植使山区人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带给村民财富,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又一特色产业。(龙步云)
漫山葱绿的茶园中,到处是茶农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