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来临,如何警惕脑梗塞发生!
秋季来临,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脑梗塞疾病,特别是血管狭窄病变的老年患者,易出现脑供血不足,严重的会引发脑梗的发生。
此外,秋季易发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也与脑梗塞的发病有一定联系。所以,秋季时脑梗塞患者应该注意气候的变化。在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应注意增加衣物,防止受凉。
不要忽视轻微症状
不良生活习惯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脑梗塞这类老年人疾病。脑梗塞的轻微症状有肢体麻木、头晕、恶心、口角歪斜等。
此病不仅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还会给患者家属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患者应及早治疗。
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出现口眼歪斜、说话不清、半身不遂、流口水等现象,应及到医院就诊,不要忽视这些轻微症状。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上了年纪的人要有充足的睡眠,要根据自身情况,定时做各种保健运动。
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更要适当进行合适的活动,促进血流,降低血管动脉硬化,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患者运动要坚持以慢跑、散步、气功为主,配合其他综合治疗方法,会取得良好效果。
定期检查是关键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一些人会在单位的组织下或者自己去医院做体检,但是这些体检常常比较粗略,起不到好的效果。
一些特定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做脑血管方面的检查,做到及时、有效防控。在临床显示:患脑梗塞的中老年人居多。一般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即使没有症状,也要每年做定期的体检,发现不适,应及时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