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补不如食补!冬季养身琅琊榜
中医上讲究,药补不如食补,所以如果想要冬季进行养生的话,最好在饮食上多下工夫。接下来就来看看冬季养身琅琊榜吧。
健胃之最—山楂
火锅是很多人冬季必不可少的大餐,但是这种饮食往往浓油多肉,属于肥甘厚腻的食品,吃多了很容易不消化,而此时山楂就有很大的作用了。
山楂是这个季节最具健胃消食功效的药食两用水果。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山楂中的枸橼酸能明显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消化肉食等蛋白质的功能。需要提醒 的是,山楂有活血化瘀、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不宜过多食用山楂,以免诱发流产。
补脾之最—山药
饮食过度,在加上压力大、精神紧张很容易导致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受损。而在进补的冻鸡,脾胃不好使没有办法吸收的,所以冬季进补一定要先调整好自己的脾胃,否则进补也是徒劳的,反而加重脾胃负担。
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补气而不壅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为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历来为众医家所赞誉,堪称补脾第一良药。《本草纲目》记载其 “健脾胃、止泄痢”。《景岳全书》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现代药理学揭示,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增强消化吸收 功能,不论脾阳亏虚还是胃阴虚的人,皆可食用。
补肾之最—板栗
在人们的五脏之中,肾主水,属阴脏,寒气同于肾气,而冻鸡为肾气主令,此时人体的气血开始收敛,精气需要养藏,所以冬季养生尤其强调养肾,此时食用栗子进补 尤为适宜。有“药王”之称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栗治肾虚,腰腿 无力,能通肾益气。”
【推荐食疗方】板栗烧白菜。生板栗10枚左右,大白菜200克,白糖、湿淀粉、花生油适量。板栗煮至半熟,捞出,剥去外壳,对半切开;大白菜洗净, 切长条块。锅内留少许底油烧热,下板栗略炸后,捞出沥油。下白菜翻炒,将熟时放入板栗,略烧后勾芡调味即成。白菜也是冬季的时令蔬菜,营养丰富,且具有润 肠通便的功效。板栗虽长于补肾,但吃多了不易消化,搭配白菜食用则可弥补这个不足。
养肺之最——百合
中医认为,秋冬寒凉之气均易伤肺。百合味甘、微苦,有润肺之功,对肺燥咳嗽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本草述》中记载“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养正而更能去邪”,因此,百合尤其适宜中老年朋友常食。
【推荐食疗方】百合雪梨汤。选用百合3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干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将百合连同清水一起倒入砂锅内,再加半碗清水,煮一 个半小时,待百合熟烂,加入去皮去核的雪梨块,以及适量冰糖,再煮30分钟即成。雪梨熟吃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与百合一起食用效果倍增。
润燥之最——黑芝麻
进入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变得干燥,加上人们为了驱寒,多喜食辛辣食物,运动减少,补水不及时,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肠燥,诱发便秘。黑芝麻富含油 脂与食物纤维素,促进肠蠕动,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中国药典》记载,黑芝麻能“益精血,润肠燥”,因此它不但润燥,还兼具补肾阴的功效。
【推荐食疗方】复合黑芝麻糊。与一般的黑芝麻糊不同,除了单纯的黑芝麻,这里还加入了大米和桑葚。制作方法是:桑葚40克、黑芝麻60克,洗净后一 起放入榨汁机里打碎。大米洗净,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然后加入磨好的黑芝麻碎,搅拌均匀,再稍煮片刻,最后加白糖调味。桑葚与黑芝麻都具有润肠祛燥、温 补肝肾、乌发益精的功效,同食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