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安全座椅可降低70%婴儿死亡

儿童鼻窦炎

鼻窦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伴随其他疾病出现于儿童人群中,可作为全身性疾病在耳鼻咽喉科的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中约有0.5%~5%可并发鼻窦炎,儿童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因而发生急性或慢性复发性鼻窦炎可能性大,儿童鼻窦炎常伴有腺样体病变、变应性疾病、慢性中耳炎、哮喘和胃食道反流。

(1)儿童鼻窦炎与慢性咳嗽的关系:

儿童鼻窦炎缺乏典型症状,又对病情述说不清,多数患儿以呼吸道或消化系统症状就诊,如常常出现慢性刺激性咳嗽,检查多数患儿鼻腔或咽后壁有脓性分泌物,咳嗽主要是由于鼻塞及脓性分泌物由后鼻孔流到咽部慢性刺激所致。另外,儿童(特别是年龄小的儿童)喉头的保护性功能尚不健全,鼻窦内的分泌物可以流入气管、支气管内,引起支气管炎。

(2)儿童鼻窦炎与变应性疾病的关系:

鼻腔和鼻窦病变可以诱发支气管哮喘,当接触变应原的量不多或患者的敏感性较弱时,只发生鼻炎,反之则可伴发哮喘。

(3)儿童鼻窦炎与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被认为是细菌隐藏的聚集场所,也是引起鼻阻塞,鼻分泌物滞留,纤毛活动减低的主要原因。对鼻窦炎治疗疗效不满意,同时伴有睡眠打鼾的患儿,应行鼻咽部CT检查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如果后鼻孔一大半被阻塞,鼻咽部有脓性分泌物积聚,就应切除腺样体,腺样体切除术的目的在于消除细菌隐藏的场所,减轻后鼻孔的阻塞。

(4)儿童鼻窦炎与中耳炎的关系:

儿童鼻窦炎常并发中耳炎,因为儿童咽鼓管的咽部开口位置较低,相当于硬腭后缘平面,管径较短而宽,位置较平,引起咽鼓管黏膜急性肿胀,影响鼓室通气和排液,导致渗出性中耳炎,鼻窦炎的分泌物容易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内,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儿童鼻窦炎还可并发上颌骨骨髓炎,额骨骨髓炎,眶内骨膜炎,眶骨膜下脓肿,眶蜂窝织炎。

(5)治疗:

急性鼻窦炎:全身使用抗生素、抗变态反应药及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血管收缩剂。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策略:

第一阶段:系统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局部类固醇激素。对严重的鼻阻塞,可适当间断使用低浓度鼻黏膜血管收缩剂,对难以治愈的慢性鼻窦炎可能伴有免疫缺陷者,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伴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应给予抗变态反应治疗。

第二阶段:解除鼻阻塞和病原菌隐藏场所。腺样体切除(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目的在于消除细菌隐藏场所,减轻后鼻孔的堵塞。

第三阶段:经鼻内镜功能性鼻腔、鼻窦手术

对于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手术适应症应严格掌握,必须是经过规范系统的药物治疗或前期处理(一般3个月)仍旧无效者。

年龄选择:9岁以下尽量少做鼻腔、鼻窦手术。4岁以下一般不做。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