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镇贺村群众庆祝东岸花灯成功“申遗”
近日,石板镇贺村群众载歌载舞,欢庆贺村东岸花灯成功入选《茂名市市级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场文艺晚会由市文化馆和石板镇贺村村委会共同举办。
当日晚上,贺村村委会东岸村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当地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打造了花灯环绕、充满节日气氛的舞台,并以当地传统花灯舞以及广场舞等为东岸花灯成功“申遗”献上祝贺。
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库评委专家吴思志、周泽明也到场,并向当地群众讲解了花灯制作工艺和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据介绍,东岸花灯的传统制作技艺很有地方民俗特色,例如摘花灯,扶花灯和画花灯,且带有贺村吴氏家族家风。东岸花灯在明清时代已经开始,在明清时代的县志、府志都有记载,也是石板镇第一个非遗项目。
东岸花灯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粤西地区最早的花灯。每逢元宵佳节,村里的花灯如潮,每家每户都装上形态各异、设色精巧的花灯,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非常壮观。
东岸花灯具有很高的艺术特色,花灯的图案都是结合传统中国水墨国画技艺绘制而成,带有浓郁的本地特色与吴氏家族的古朴画风,利用通透的画面与灯光配合,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变化丰富,色光柔和的视觉效果,从而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的效果。
更难得的是,贺村东岸花灯制作工艺独特,有四方花灯、六角花灯、八角花灯、圆形花灯、筒形花灯等。花灯经过采料、开料、扎灯、糊灯、贴灯、装灯等十多个工序才能完成,尤其是用竹篾扎花灯和粘贴的工序十分复杂,先固定形状,再添细致的扎工,成形后用胶水糊纸,最后绘上精美图案及对联文字,加以组装便大功告成。
(冯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