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网 > 高州市 > 长坡 > 正文

长坡近代历史名人 冼夫人贤孙——冯盎将军

高州水库往事——关于原高州水库移民

  1958年相继建设了高州良德水库和长坡水库,水库建成后,库区内淹没耕地三万九千三百亩,迁移人口四万三千七百五十九人。水库的移民除了极少数能在原地就地安置外,大部分迁移到远离原乡的地方。除了部分在高州境内安置,还有部分安置到信宜、化州、廉江、遂溪、湛江、雷州、徐闻、阳江、阳春、台山、斗门、海南岛等地。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创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那时候的移民,哪里能象现在的三峡移民那么幸福,国家基本上没有什么赔偿,能迁移的地方是比较偏僻贫瘠的,有些是农垦的农场和胶场,在当时还算是比较好的,因为农垦是国家职工,有工资收入,年轻一代的教育比较好。但到了改革开放后,农垦企业效益十分差,这些移民又没有了土地,境况还惨过不去农垦的移民。水库移民的土地相对比较少,耕地和山地面积人均只有0.198亩和0.85亩,生活比较贫困。
  至于来到外县的移民,例如到海南岛的,境况最为不佳。海南岛地处偏僻,天气酷热,加上那里安置移民的农场处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效益很差,文革后,很多移民纷纷要求回到原籍,他们为此不断到茂名市和中央上访,也有部分人是回到来的。
  至于移民阳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那些去至台山和斗门的,开始当地人对他们有排挤,到改革开放后,那里经济发展比较快,他们的情况才有很大的改变,是高州水库移民中最为幸运的一部分了。
  作为为国家作出牺牲的水库移民,国家现在也拿出许多政策和资金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经济、教育水平。广东省政府决定在2007年之前彻底解决129万水库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包括高州水库移民。始终他们都会得到报答的。
 

 
最新:高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采取直补到人办法

  本报讯 笔者从8月1日召开的高州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该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将采取“直补到人”的办法。
  会议指出,该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和《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结合该市的实际,最后确定该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为直补到人,即是以后上级发放给水库移民的扶持资金将直接划入其个人账户。
  会议要求,有水库移民任务的镇(街道)要认真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将移民的思想统一到直补到人的政策上来。要核准移民人口,及时将扶持资金兑付到移民手中。同时,在选择直补到人扶持方式后,不能忽视移民新村的建设,要不断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杨生)
 
《茂名日报·B版》(2007-08-09  第二版)
 
 
记忆一:关于火星农场兴建水库移民新村

  本报讯(记者 黄楚凡 黎雄)记者昨日获悉,饱受住危房困扰的原高州水库移民,在享受火星农场统一规划、设计、无偿提供建屋土地和国家其它优惠政策后,有130户集中兴建移民新村。近日,首期43户已开始施工。住房困难的原水库移民不久将幸福地住上小楼。
  广东省火星农场位于高州市东郊,离县城约3公里,是广东较大的农场之一。在1958年建高州水库时,该场吸纳了大批水库移民使其变成农场工人,由于受当时的居住条件以及农场的自身实力所决定,长期以来,大批原水库移民都居住在狭窄阴暗的泥瓦房里。昔日的这些泥房现大部分已变成危房,相当多工人生活水平低,无钱建房,一家几口住在仅十几平方米的泥瓦房里。
  近二年来,火星农场经济迅速发展,又恰逢国家出台妥善安置原水库移民的政策,场领导切实为工人办实事,制定免费为工人建房的“三通一平”(即通电、通水、通路和平整建房地)规定,免费提供统一规划的建房用地,免费设计统一样式的建房图纸等优惠措施。首期43户建房用地每户80多平方米至100多平方米不等。据介绍,另外87户将在今、明年陆续兴建。待新村建成后,火星场免费为移民铺硬底水泥路、修花圃,建挡土墙,既美化小区,又使住户少后顾之忧。
《茂名日报·都市版 》(2005-03-04 第一版)
 
 
记忆二:关于阳春新坪村

  阳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少春到我市开展调研活动。他要求我市要加大力度,扎扎实实抓好泥砖房改造工作,为老百姓营造良好的安居环境。
  当天下午,林少春在阳江市政协副主席陈宜昌,我市领导周乐荣、敖广恩、邱明、叶均盛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顶着烈日,深入到挂点的河口镇新坪村,详细了解了这里的泥砖房改造示范点的建设情况。在简单听取了该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后,林少春沿着巷道仔细地察看了正在加紧施工的新村。村长卢培森领着他走访了两户正在兴建楼房主体住户。他看到每户的楼房设计新颖,通风,透光好,综合利用率高,布局合理,连声说:“有这样的建筑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确实不错。”走进村民梁远明刚住进的新居,林少春仔细打量了室内的陈设,望着崭新的家具和洁净的居室,他非常满意,并紧握住梁远明的手说:“有了新楼房,你一家生活条件改善了,今后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走奔康致富之路。”梁远明连声说:“感谢林市长对我们老百姓的关心支持,我一定要带头致富,报答党恩。”
  新坪村是上一届阳江市政府主要领导开展农村泥砖房改造的联系点,林少春接过接力棒,支持这一“民心工程”建设。该村群众是1971年由原高州县石坟公社迁安到这里的水库移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村49户从去年底开始,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办法,每户建房占地面积84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168平方米,人均面积30平方米,户均投入资金5万余元,并采取住户筹资一部分、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一部分等办法筹集资金,使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全村已有28户建好首层,13户建好了第二层,6月底49户基本可以完成二层主体工程。林少春对新坪村的泥砖房改造工作进展非常满意。他说,新村一定要搞好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要把道路、自来水、文化设施、绿化等工程搞好,要做到量力而行,打好基础,抓好质量,讲求实用和耐用,建设一项成功一项,使老百姓通过砖瓦房的改造真真正正得到实惠,进一步改善生活条件,体现我们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林少春向周乐荣、敖广恩等我市领导详细了解了全市泥砖房改造情况。他对我市扎扎实实全面推进农村泥砖房改造工作及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我市继续努力,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抓紧、抓好、抓实这项工作,力争2008年前完成全市泥砖房改造任务。林少春还希望我市按照阳江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大力抓好“工业富市”、创品牌等系列活动,在发展中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认真抓好固本强基工程建设等工作,促进全市“跨越式”发展。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