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完这张片单,一整年的装逼资本都有了(快收藏)
毋庸置疑。
奥斯卡仍然是全世界最受关注的颁奖典礼。
仅美国,就有将近4000万人收看它的电视直播。
全球范围内,收视人数可能达到1亿。
在奥斯卡所有奖项中,最佳外语片无疑是含金量最高的奖项。
前两天,奥斯卡公布了最佳外语片角逐的9强名单。
鱼叔今天就来介绍这张今年「逼格最高」的片单。
《禁忌之恋》
导演:马丁·巴特勒 / 宾利·迪恩
地区:澳大利亚
该片的编剧之一约翰克·科里,曾凭借《快乐的大脚》获得第34届动画安妮奖最佳编剧提名。
《禁忌之恋》的英文片名「Tanna」,指的是某个太平洋的小岛。
故事也正是发生于此。
岛上住着的都是土著居民。
他们常年为了部落,为了文化而互相争斗。
故事的男女主角属于对立的两个部落,本该水火不容,但他们却意外的相爱了。
所以这部《禁忌之恋》,也可以被看作是「土著部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尽管这有点老套,但融合了原始文明的本真。
关于土著文化,关于集体和个人的对立,关于爱。
同时,这部电影的摄影也很有亮点,将原生态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烂番茄新鲜度81%
《洛杉矶时报》评价这部电影:
你会惊讶于这部电影,两个年轻人之间展开了一段禁忌之恋,但它却那么具有说服力,在封闭的文化中迸发了无穷的力量。
《只是世界尽头》
导演:泽维尔·多兰
主演:加斯帕德·尤利尔 / 蕾雅·赛杜 / 文森特·卡索 / 玛丽昂·歌迪亚
地区:加拿大
美少年导演多兰的作品。
聚齐了玛丽昂·歌迪亚、蕾雅·赛杜、加斯帕德·尤利尔、文森特·卡索、纳塔莉·贝伊……高颜值阵容。
此前鱼叔介绍过这部电影。
在戛纳上映时,场刊评分只有1.4(满分5分);
最终却斩获了评审团大奖。
以致于媒体不买账,将炮火对准了多兰。
《Time Out》称:
这部电影浪费了它绝佳的卡司。
本片改编自让·吕克·拉戛尔斯的同名戏剧作品。
讲述加斯帕德·尤利尔饰演的作家,时隔12年后回到家中。
他向家人宣告,自己即将离世。
与家人重逢后,争吵不断。
但他内心的隔阂,却一点点被化解。
虽然不少人认为,这是多兰目前为止最失败的一部作品;
但他本人却十分喜欢。
并毫不掩饰的称《只是世界尽头》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一部。
《地雷区》
导演:马丁·赞里维特
主演:罗兰·默勒 / 米克尔·福尔斯加德
地区:澳大利亚
这部电影被誉为去年最好看的丹麦电影。
并获得了丹麦电影最高奖项——
罗伯特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豆瓣上的评分,随着标记人数的增加,已经达到了8.5。
IMDB的评分同样不错。
《地雷战》避开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聚焦于二战结束后的丹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军大部队撤离。
但在丹麦西海岸,留下了150多万颗地雷。
丹麦当局迫使德国战俘,排除埋在海滩的地雷。
这其中大多数战俘,都是乳臭未干的孩子。
他们只靠双手,冒着随时粉身碎骨的危险,来挖掘数以百万计的残余地雷。
去掉战俘的标签,他们只是不到20岁的孩子。
这比一般战争片,更加拨动鱼叔的心。
许多史学家认为,使用德国孩童为战区排雷,是有史以来丹麦所有战争中的最坏情况。
这无疑是丹麦的「黑历史」。
但他们却能直视错误,将它拍了出来。
勇气可嘉。
饰演男主的路易斯·霍夫曼,凭借此片获得了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
他还曾参演了被称为「德国版《熔炉》」的《感化院》。
此前鱼叔也推荐过这部电影。
《托尼·厄德曼》
导演:玛伦·阿德
主演:彼得·西蒙尼舍克 / 桑德拉·慧勒
地区:德国
奥斯卡外语片的「头号种子」,也是鱼叔最期待的一部。
今年在戛纳上映时口碑爆棚,拿下了有史以来的场刊最高分。
并获得了戛纳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随后的欧洲电影奖上,《托尼·厄德曼》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五项大奖,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前不久,英国《视与听》公布的2016年最佳影片榜单中,它位列第一;
美国杂志《电影评论》的榜单中,它还是第一名。
真·全满贯大赢家。
《综艺》杂志评价这部电影:
它不仅仅只讲述了一个关于父女关系的家庭伦理故事,而是在幽默的外表下深刻揭露了社会中人情的淡漠和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
电影围绕着一对父女展开。
彼得·西蒙尼舍克饰演的父亲,是一名钢琴老师。
风趣幽默,喜欢恶作剧,时时刻刻都能用幽默的段子,逗笑别人。
但他却有一个严肃缺乏幽默感的女儿。
女儿是一位干练的工作狂,她精心策划着自己的每一分钟,决不允许有任何人打乱她的生活。
退休后的父亲,不请自来跑到了女儿的公寓。
父女俩性格截然相反,感情淡漠,自然引起了不少矛盾。
为了改变女儿的生活,父亲虚构出了一个人物:托尼·厄德曼。
刚开始,女儿对父亲的到来,感到无比头疼;
但渐渐的才发现,父亲对自己是如此重要。
生活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一成不变,没有惊喜没有失落,也就没有盼头。
全片长达162分钟,接近三个小时。
超长的篇幅却一点也不冗长。
它用足够的时间去刻画父母之间感情的细节,使得这部电影更加细腻动人,却不乏幽默感。
《推销员》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主演:沙哈布·侯塞尼
地区:伊朗
作为伊朗著名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多数将镜头瞄准伊朗的社会问题与宗教环境。
2012年的《一次别离》,让他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不仅获得了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
还拿下了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今年的这部《推销员》,同样成绩不俗。
提名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最终获得最佳编剧奖。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他们所居住的公寓,面临倒塌的危险。
于是,他们只好搬家。
但没料到,刚搬进去没多久,妻子在洗澡的时候,遭到了莫名的袭击。
她因此担心害怕,急切的寻求丈夫的保护和安慰。
但丈夫却认为这件事伤及了他作为男人的面子和自尊心。
这一切,都因为前一位住户是个妓女。
所以丈夫觉得她也像个不守妇道的女人。
何其讽刺。
如果每一个无辜被强奸的人都被认为有罪,该是多大的悲哀!
电影套用了「戏中戏」的结构,指向了另一部由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推销员之死》。
两条主线,双重隐喻。
《好莱坞报道者》评价该片:
伊朗现代社会中的社会阶级问题,再一次成为影片中的重点,并且影响到角色的生活。电影中最重要的矛盾聚焦于主角的心理脆弱和道德缺失。毫无疑问,法哈蒂的新作革新了伊朗电影。
《国王的选择》
导演:埃里克·普派
主演:加斯帕·克斯李滕森
地区:挪威
导演埃里克·普派,是目前为止挪威最著名的导演之一。
除了导演这个身份,他还是一名编剧和摄影师。
他执导的《一千次晚安》,讲述了一个女战地记者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的选择。
由鱼叔家朱丽叶·比诺什主演。
影片获得了第37届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在他的电影中,永远少不了挪威独特的风光。
这部《国王的选择》也是如此。
改编自真实历史。
主人公哈康七世是挪威独立后的第一任国王,深受人民喜爱。
1940年,德国占领挪威,哈康七世坚定反抗,导致流亡国外。
作为一国之主,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国家如何一寸寸被侵略被吞并。
其内心之悲怆无以复加。
同时,这部《国王的选择》还是今年挪威观影人数最多的电影。
《战争天堂》
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主演:茱莉娅·维斯托斯卡亚
地区:俄罗斯
说起俄国导演,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必然是「老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其实俄罗斯远不止有老塔一位大师,还有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他和老塔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也担任了老塔多部电影的编剧。
《安德烈·卢布廖夫》、《伊万的童年》……
而他的弟弟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被称为「俄国的斯皮尔伯格」。
去年,康查洛夫斯基凭借《邮差的白夜》,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奖。
今年,他凭借这部《战争天堂》,再次获得银熊奖最佳导演。
电影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
女主角奥尔加是一位移民到俄国的贵族女子。
她因为被纳粹发现藏匿犹太儿童而被捕。
为了活下去,她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
负责奥尔加案子的法国警察局长,好色又胆小。
暗恋奥尔加的德国军官,对自己所追随的纳粹事业坚定不二。
但同时,他也是一个热爱音乐和契科夫的少年。
战争是「地狱」的代名词,是天堂的反面。
片中所有的人物,都活在对天堂的幻想中;
然后被现实的残忍击中,遍体鳞伤。
作为一部黑白片,全程采用胶片拍摄,明暗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但也有外媒认为,导演对花哨的叙事技巧追求过度,让影片的诚意打了折扣。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导演:汉内斯·赫尔姆
主演:罗夫·拉斯加德 / 巴哈·帕斯
地区:瑞典
豆瓣评分8.7,是目前这9部电影里最高的。
鱼叔之前已经推荐过。
改编自瑞典著名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同名小说。
他是「近五年来瑞典最成功」的作家。
而这本《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是他的「处女作」。
被誉为瑞典版《一个的朝圣》。
《人物周刊》评价该书:
读这个故事,你会笑,你会哭,会因此想要搬到北欧去,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更可爱一些。
故事的主人公欧维是个怪老头。
他脾气古怪,尖酸刻薄,仿佛看周围一切都不顺眼。
大家称他为「地狱来的恶邻」。
但回到家中时,他却是很孤独的老头。
童年丧母;青年丧父+流离失所+丧子;中年丧妻。
这让鱼叔想起了《飞屋环游记》中同样丧妻、万年孤独的老人卡尔。
生无可恋的欧维,决定自杀。
可每次自杀,都会被新来的邻居打断。
邻居来自伊朗,像极了欧维的妻子,性格开朗热情。
欧维在她的感染下,渐渐打开了封闭的心。
这时我们才发现,在傲气、暴躁的性情背后,隐藏了一个多善良的老头。
不管生活多遭,你都能被这部电影「治愈」。
《西葫芦的生活》
导演:克劳德·巴拉斯
主演:米歇尔·维耶尔莫
地区:瑞士
这是今年唯一入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动画片。
和前段时间鱼叔介绍过的《魔弦传说》一样,都是「定格动画」。
讲述了一群在孤儿院生活的孩子。
对于许多人来说,童年都是阳光快乐的;
但对于孤儿院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童年充满着阴郁。
男主角西葫芦在母亲去世后,也被送到了孤儿院。
他生性胆小内向,难以适应新环境。
但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善良的同伴。
最终他被好心的警察收养,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
这些孩子过早的接触了社会的残忍,却没有因此变得乖戾。
反而学会了珍惜生活。
这样简单的故事,被导演克劳德·巴拉斯拍得温馨动人。
《西葫芦的生活》是他的处女作。
入围了今年金球奖最佳长片。
还获得了第44届动画安妮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独立动画长片的提名。
希望每一个受伤的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以上,就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名单。
在这九强中,挪威、瑞士的人口不过几百万;
伊朗的审查制作比广电还要严苛。
然而银幕数量跃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已经连续14年没有入围。
并不是这几年我们没有拿得出的电影,很大程度上归结为广电的自暴自弃。
当选择《大唐玄奘》作为申奥片的那刻,结果已经揭晓。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