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掏出2亿,说要帮助独立音乐人
音乐流媒体的战争并未随着夏天QQ音乐与海洋音乐的合并而结束,反而开始转入另一个战场。随后,百度音乐高调返场,而网易云音乐也在11月22日召开发布会,宣布要投资 2 亿,扶持独立音乐人。
独立音乐人指的是没有和任何唱片公司签约的音乐人,自己录歌,自己宣传。与华语音乐盛行的成人抒情风格不同,独立音乐人风格比较独特,也能体现音乐人的自我追求,因此,也有人把“独立”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指音乐人的独立身份。
随着摇滚、民谣、Hiphop等各种类型音乐的流行,独立音乐人也逐步从地下走到了台面上,但独立音乐人的生存现状却并不乐观。网易云音乐CEO 朱一闻在发布会上介绍,根据网易云音乐之前的调查,68% 的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不足 1000
元,单纯依靠音乐,他们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网易云音乐推出的名为“石头计划”的扶持计划,总共分为七部分,包括推广计划、专辑投资计划、演出计划、赞赏计划、音乐培训计划、音乐人周边计划、音乐人指数成长体系等。现在,在一些独立音乐人的页面上,已经开放了“打赏”这一功能,用户可以像赞赏微信文章一样,支持喜欢的歌曲。
独立音乐人因为没有经纪团队帮忙推广,他们最常使用的推广方式是互动比较多的社交媒体,而社交属性正是网易云音乐的特色之一。2016 年 10 月
24 日,独立音乐人赵雷的新歌《成都》在网易云音乐首发,五小时里便有一万条评论,而很多评论,都在讲述自己的一段故事。
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属性不仅体现在评论上,也体现在丰富的歌单中。网易云音乐在最初便弱化“专辑”这一概念,让用户能够方便地将歌曲整理成自己的歌单,也就是让每个用户都能够利用歌曲,来表达不同的心情,每个用户也因此掌握了以前只有音乐编辑才有的权利。高度个性化的歌单,成了社交媒介,用户能借此发现趣味相投的人。
“石头计划”的意图很明显。网易云音乐希望借助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交优势,吸引独立音乐人入驻。一方面,如今的音乐行业越来越难以产生当年周杰伦一样的大众流行偶像,以往被认为是“小众”的音乐人,却慢慢为更广泛的人群接受。如民谣歌手李志最新的数字专辑《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11
月 20 日在网易云音乐上发售,截至目前销量超过五万,销售额超过一百万。这显示了曾经被认为穷酸矫情的文艺青年,也拥有着不俗的付费能力。
另一方面,因为独立音乐人没有签约唱片公司,网易云音乐也正好可以借此绕开版权壁垒。去年的版权争夺大战大大推高了版权的价格。先前,各个平台的版权预算不过是几千万的级别,如今已经涨到
3 到 5
亿。对于资本相对薄弱的网易云音乐来说,陷入版权的争斗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扶植独立音乐人,本质上是加强自己的内容生产能力,希望以较低的成本,来构筑自己独特的优势。
苹果 iTunes 开始颠覆传统唱片市场,但 iTunes 扮演的依然是“零售商”的角色,只是销售的不再是实体唱片而已。腾讯沿用苹果的思路,扩充库存,铺设渠道,以此来吸引顾客。
网易云音乐如今避开了正面竞争,而是采用了“由下而上”的模式,用产品吸引用户,用用户吸引音乐人,以此维持增长。采用这一策略,或许永远无法超越资本汇集的大公司,但足以让网易云音乐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不过,音乐平台面临的问题,不仅是不同模式孰优孰劣,而是无论国内国外,流媒体平台都在亏钱。行业的高速发展必然伴随着大量资金投入,无论购买版权,还是扶植音乐人,或者布局未来可能赚钱的现场音乐,这些都会烧掉不少的钱。网易云音乐必须跨过资金这道壁垒,才能真的讲好自己与众不同的那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