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娱乐圈搞大事系列,这次主角是冯小刚
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野兽派娱乐”,微信号:yeshoupaiyule
昨天,半个娱乐圈搞大事系列迎来新的一集,这次主角是冯小刚(毕竟是执导过春晚的人,调动起群星没有一点问题)
娱乐圈的朋友同行都来捧场冯小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电影主创范爷自不必说,一袭粉嫩长裙
范冰冰和冯小刚早在2003年就合作过《手机》
电影《手机》让范冰冰如愿以偿地赢得了“百花影后”。范冰冰说他最感激的人是冯小刚:“冯导特别纯粹,他能让演员发挥到最纯粹,最极致的状态。”
范冰冰来了,李晨还会远吗?当然也是一起出来撒狗粮
李晨不仅是陪女朋友来,他自己是跟冯小刚合作过几次,在《集结号》里李晨扮演解放军医院的某个不明职务的军官
李晨还在冯小刚面前绕口令炫技,所以他是用绕口令拿下角色的吗?
在《唐山大地震》里也有戏份
李晨在冯小刚新片里也有参演,据说和范冰冰还有对手戏
然而在首映礼上,范冰冰却和郭德纲组CP,将电影以相声形式进行二度创作
来捧场的还有冯小刚的亲密战友张国立,张国立现场透露了冯小刚的一个梦想:小刚希望他老的时候是这样的:“农夫、山泉、女护士,约上三五好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然而张国立和那群朋友却希望冯小刚能一直拍下去,不要歇下来~
张国立和冯小刚合作过《一声叹息》、《手机》、《一九四二》等电影,两人是当之无愧的好基友
张国立拍电影《第601个》电话中途生病,就让冯小刚来代导
2014年冯小刚执导春晚,就请来了好基友当主持
两人还一起上综艺节目,然后因为女学员吵起来
冯小刚的另一位好基友管虎和黄渤一起出现在红毯上,管虎和冯导的关系就不用小编多说了,冯导就是演了管虎拍的《老炮儿》拿的金马影帝
黄渤还没演过冯小刚的戏,所以趁着这次机会,他就当着大家的面向冯小刚喊话了,“冯导二十年唯一遗憾的是这些精彩片段没有我,所以我今天来参与一下!”
为表诚意,黄渤现场献唱了一首《小丑》,和当晚的喜剧主题还挺吻合。
还有孙红雷、蔡国庆、张涵予等等……
张涵予拍过冯小刚的《集结号》,在冯小刚不少电影里还是重要的画外音
冯小刚在电影《老炮儿》中的“儿子”李易峰也来了
两人在《老炮儿》里结下深厚情谊
《老炮儿》上映后,李易峰写了一封家书,把老炮儿看哭了
昨天李易峰又给冯小刚写了三行情书
冯小刚曾经给“儿子”忠告:不要做小鲜肉
李易峰在现场唱了一首《爱的代价》为“六爷”的新片助阵,并发表感言:“好好做电影,好好做演员,好好做人”
昨晚李易峰称呼冯小刚为“冯圆圆”,并不是说冯小刚胖了~而是说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因为电影的画面是这样的
你没有看错——圆形画幅,是不是很少见?
这样一部形式独特的电影竟然来自于贺岁片大导冯小刚
虽然冯小刚拍过《集结号》、《一九四二》这样的严肃电影,然而到了《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是不是走得太远了。
作为片中绝对的女主角,范冰冰在里面扮演的是一个认死理、想出一口气的村妇李雪莲,因为与前夫“假”离婚的案子东奔西走……
非常规景别和构图,决定了对演员表演控制度就要特别高,因为全景和远景取代了常规的中近景和特写,所以台词外的肢体动作、走位,这次都变得格外重要。
有评论就说,圆形构图导致的结果是很容易把叙事中心放在人物身上,使观众完全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物,跟着人物入戏,跟着人物的动作走。任性的冯小刚还为了这部电影尝试新的拍摄模式,试拍十分钟花了一百多万。
既然知道观众可能会不习惯,那冯小刚为什么要用这么个性的画幅来拍这部电影?他自己是这么说的,“很多人担心这会冒犯观众的欣赏习惯,但我对冒犯观众特别有兴趣。”
然而不要忘记,这次女主角是范冰冰,冯小刚把表演的重任大部分交给了她,所以冯小刚这次玩得真的很大。范冰冰的表演决定了《我不是潘金莲》的成败关键,这个画面就像一个显微镜,一个心理层面的120帧,主人公的每一个表演的细节都会被观众觉察,这样的难度真的可不小……
在《我不是潘金莲》里,画幅是随剧情变化而变化的,在李雪莲所在的县城里及省市范围,使用的是圆形画幅;在北京的部分,使用1:1方形画幅;而在片尾部分,变为宽银幕画幅。
总体上,视觉最为突出的圆形画幅占了片子的80%,所以大家会觉得这是个圆画幅电影,和平时看的宽画幅很不一样。
圆形的构图在视觉艺术和图像艺术的历史上并不稀奇,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绘画和雕塑就是圆形构图
中国两宋时期的院体小品画也有圆形构图
然而更多的还是方形结构。而在电影领域,基本都是现在大家习惯的电影银幕都是宽画幅,国际上比较普遍的是2.35:1的宽高比,但这并不意味着除了宽画幅,没有其他画幅的电影出现。有些极具个性的导演,就尝试过其它画幅表现人物形象,比如泽维尔多兰的《妈咪》,就大胆启用了方形构图。
冯小刚曾在采访中说过,自己就是受了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的电影《妈咪》启发
于是使用了三种画幅:圆形画幅,1:1方形画幅和宽银幕画幅。
冯小刚谈起部电影镜头切换就说过:所有在婺源拍的都是圆镜头,在北京的都是方镜头,因为北京是一个权力和规则的地方。
近年来冯小刚已经渐渐退出国产电影的战场,然而在此之前,冯小刚的冯氏喜剧一直是国产电影里最重要的票房力量
1997年的《甲方乙方》,冯小刚和葛优两人合作的第一部贺岁影片,当年首次引入“贺岁片”概念,就打开了内地电影贺岁喜剧的大门。
之后的好多年,冯小刚每年都会出一部喜剧片,像《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等等。这几部电影不仅在票房上表现出色,在口碑上也立起了冯氏喜剧的招牌
冯小刚一直紧跟着这个时代的脚步,比如2004年,冯小刚的《手机》就揭示了移动通讯时代特有的社会问题,那句“手机连着你的嘴,嘴连着你的心,谎话张嘴就来……”至今历历在目……
《手机》之后,冯小刚继续在喜剧的圈子里深挖,《天下无贼》、《非常勿扰》系列等等,都继续丰富着冯氏喜剧的外延。
然而冯小刚却并没有在喜剧的道路上一直走到黑,他还是想玩一点别的东东, 于是有了《集结号》、《一九四二》这样一次比一次严肃的题材。
然而《集结号》或者《一九四二》,都依然不能跟《我不是潘金莲》相比,任性和自信的冯小刚这一次更大胆地使用了违背常规的做法来实现
所以这样的转变有着什么样的动机呢?
王中磊曾经说过,表面看去,冯小刚的性格、观念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实际上,他骨子里没有任何变化,“冯小刚有次跟我聊天,说自己年轻时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后来他渐渐以为不是。但经过一圈轮回,到头来发现自己还是一个悲情的人。”
也许冯小刚自己说过的以下这段话更能说明他后期的创作心态——
名和利都得到之后,会是两种东西:一个是你觉得不过如此,然后就懈怠了,就没有动力,动力不足了;还有一种是当名和利都得到之后,如果心里还有个梦,还握着它,你就会在做这种事的时候,想法特别单纯———不是为别的,不需要再去为这些。过去拍了这么多片子,我个人也得到了很多经济回报,养家糊口都不是问题,可以过很好的生活,所以反而在这个时候去做你最愿意做的事的时候,目的特别单纯。
冯小刚如今眼中的电影,就像大银幕上的圆,他已经忽略掉了原形之外的画面——电影固有模式、观众评价、票房考量,他集中了所有的能量对准了这个圆,把他这个单纯的梦安放在这个圆的中心。
冯小刚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系“野兽派娱乐”(公众号:yeshoupaiyule)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野兽派娱乐”获取授权,严禁私自进行二次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