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还没出,天下霸唱新作电影改编权就卖了4000万
影视游戏市场的爆发,让小说IP成了抢手货。
在2016中国杭州第二届版权合作与交易大会上举行了 IP 版权拍卖会,拍出了 9 个当下热门的 IP 作品,总成交额高达 1.29 亿。其中,天下霸唱的最新作品《摸金玦》书还没出版,电影改编权就拍出了昨天拍卖会的最高价 4000 万元。
据版权方新华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介绍,目前《摸金玦》的网剧和游戏改编权已经卖出。《摸金玦》是天下霸唱的全新盗墓系列,说的是一行三人被分配到黑龙江的一个农场,后来误打误撞进了一个古墓,书里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尖果,角色设定类似于《寻龙诀》里的
Shirley 杨。
买下《摸金玦》电影改编权的是中南影业,这家已购入《太平洋大逃杀》网络电影版权的公司,正是看中了现象级 IP 的号召力。
2015 年,由天下霸唱小说《鬼吹灯》改编的电影《寻龙诀》与《九层妖塔》凭借 16.7 亿、6.8 亿票房分别斩获 2015 年国产片票房第二名与第十名,让天下霸唱成了各大影视公司争抢的“超级 IP ”作家。
据统计,天下霸唱本人的小说作品,基本上已经售出网剧、电影或游戏的改编权。
这可能是十年前写下《鬼吹灯》的天下霸唱未曾想到的。
资本的投入,影视市场的变化让不少作家成了热门 IP 的生产方,甚至有些作家本身也成了IP,让不少投资方产生“买他的书就对了”的感觉。
2014 年,114 部网络小说卖出了影视版权,平均价格在 100 万左右;时隔两年,开价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已经不算是稀奇事了。
而听上去有些荒唐的未写完便被高价买走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了网络文学作家耳根身上。他的新作《一念永恒》才刚刚开了个头,影视版权便被一响天开影业以 1000 万的价格买下。
而这,还称不太上是一部“热门 IP ”。
影视公司对这些 IP 寄予了厚望。 2016 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诛仙》、《示铃录》、《法医秦明》等近百个小说改编的网剧项目纷纷启动。投资在 2000 万以上的网络剧近 20 部,部分投资成本高达 5000 万元甚至上亿元。
整个行业似乎陷进了买买买的热潮中,即使是不那么出色的作品,也被捧出了高价。
但不可否认的是,天价 IP 的背后,的确有着不少 IP 变现的成功例子支撑。《花千骨》衍生出的电视剧、网剧、游戏等版权产值,已经超过 20 亿元;《盗墓笔记》 VIP 剧集上线五分钟内,播放请求已达 1.6 亿次,总流量突破了 10 亿。
对于影视公司来说,买 IP 算是一笔降低投资风险的买卖。
好莱坞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哈利波特》、《超人》、《蜘蛛侠》等改编电影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文学 IP
的改编是个成功率相对较高的影视开发模式。粉丝的积累,不错的口碑,加上作家的号召力,比起原创剧本,其对受众的吸引力在制作前期便肉眼可见。到了宣发阶段,本身有着宣传噱头与影响力的
IP ,在操作层面也显得简单得多。
但小说 IP 改编成影视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IP 改编,还要看 IP 本身跟影视的契合度有多高,影视制剧宁愿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 IP 购买、演员、制作与宣发上,但仅仅靠着“热门 IP+高投入+大明星”,也很难赢得好口碑。
被鬼吹灯迷诟病的《九层妖塔》就因“改编时与原著相差甚远,超出了法律允许的必要的改动范围,社会评价极低”被作者天下霸唱告上法庭。谈及对影视化改编的期待,天下霸唱的调侃道:“别拍成《九层妖塔》那样就行!”
把一个好 IP 拿来粗制滥造便端上了桌,打着感情牌想着大捞特捞,IP 原有的号召力只会被不断透支。
而且,对于各家影视机构疯狂抢购的小说版权,目前的影视转化率也相当低,囤积版权已经成为业内普遍现象,这同样也在损耗作者与作品本身的影响力。
小说 IP 影视化的道路上,并不缺乏市场与资本,而是现在的 IP
开发往往陷入“购买—改编—制作—宣发”皆大欢喜的简单套路中,但实际上,是要以 IP
为核心,在保障好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延伸到娱乐、文化产品等方面,构建起完善的产业链条,去吸引内容消费者,保持与发挥 IP 的生命力与持久吸引力。
否则,抛开本身的影响,买下的高价 IP 只不过是个比原创剧本来得更便捷的内容来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