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发明引发一战,制成化学武器毒害千万人
有句俗话叫
做物理研究费钱
搞化学实验伤身
真的是所言不虚
化学家里出过不少大胆狂徒
训练有素的高智商罪犯
比我们这种二逼青年
可是可怕多了。。
比如有一位科学家
他制造了造福全人类的合成氨
让庄稼终于不用再靠天生长
人类终于摆脱了饥饿
他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但万万没想到
也是因此,一战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在那之后,他变本加厉
在一战中首先研制了战争毒气
开启了军事战争中大规模使用毒气的先例
让上万人死于他手
打开了化学武器的潘罗拉魔盒
使得不少人认为他是战争魔鬼
他就是弗里茨·哈伯
这长相就颇有几分战争狂魔风采啊。。
但是他小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哈伯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
优渥的环境让他可以自由地求学
于是哈伯从小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先后于柏林、海德堡、苏黎世求学
做过著名化学家霍夫曼和本生的学生
图: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威廉霍夫曼
当时正值19世纪末,
社会发展很快,人口也快速增长
于是就遇到了一个问题:
粮食不够吃了
为了让庄稼快速成长
当时已经发明了含氮化肥
而制氮原料却比较有限
唯一的原料只有硝石
还有一个重要背景知识
就是炸药的原料也是氮
也要靠硝石。。
我仿佛感受到了竖起来的flag。。
在那时,作为氮唯一原料的硝石
在世界上的分布很不均匀
只能解决部分地区的需求
这时候化学不错的你可能会问
空气中不就有78%的氮气吗?
而且空气每个国家都有啊
学习不错啊亲。。
其实,空气的氮气非常顽固
在雷雨天气才会悄悄与氧气发生反应
形成一氧化氮
再经过一系列反应变成氮肥
工业上称为“人工固氮”
而人类一直没有掌握
人工固氮的方法
对当时的化学家们来说
这是一个千古难题
但是聪明的脑袋们也都知道
谁解决了这个问题
谁就将改变世界
于是大家也都拼命在实验室里
想破了脑袋要利用空气的氮
这是当时的研究热点
就如同今天的人工智能一样。。
这里面也包括我们的哈伯
1905年,哈伯采用了
在高压下放电进行固氮的研究
模拟闪电时氮气与氧气的反应
但效果不很理想。
虽然很失望
不过他又振作精神
在参考了其他科学家的失败经验后
哈伯毅然决定转到非主流路线
研究氢气和氮气的反应
氢气与氮气反应能生成氨
氨是含有氮的一种重要化合物
但是在当时,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速度极其缓慢
就好像严重堵塞的水龙头,
滴了一天的水还不够一个人喝的。
图:啊,我都放了些什么配图啊。。
于是,哈伯想到
可以寻找一种“催化剂”
来提高氢气和氮气合成氨的效率
终于,通过将近5年的研究
哈伯在实验室采用600 、200个大气压
和用金属锇作催化剂的条件下
大大提高了合成氨反应的速度
在那之后,哈伯又经过数千次试验
最后锁定了效率更高的铁催化剂
至此,利用空气合成氨的问题
得到彻底的解决
1911年,德国建成
世界上第一座日产30吨合成氨的工厂,
正如大家所预想的
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图:我国近年位于新疆的合成氨工厂
然而,并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新时代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而我们前面提过
氮也是制成炸药的主要原料
这还不是最蛋疼的
最蛋疼的是,哈伯是德国人
第一个大规模合成氨的工厂
也是在德国。。
更可怕的是
其他国家都还浑然不知此事。。
于是,就出现了德国人
在胸有成竹地备战一战
而其他国家都不以为然
因为大家认为
德国本身不产硝石
只要切断对德国的硝石出口
这场战争就会很快结束!
你们毕竟too young..
结果事情的发展恰恰相反。。
虽然引发一战的原因
非常的复杂
但是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方法
却是一战能打起来的一个
必不可少的原因
这个时候,哈伯本人也意识到了
尼玛我堂堂一个科学家
我被军国主义分子利用了啊。。
他开始良心发现
希望能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然后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图:弗里茨·哈伯
坦白说,如果不是因为他
后面做的这件事
我们还不至于对他有那么大的意见
毕竟技术本身是无罪的
然鹅,哈伯为了让战争尽快结束
他想出了一个
只有他自己能理解的方案:
他认为,毒气进攻强大而有效
是一种结束战争
缩短战争时间的好办法。。
你说的结束战争
和我说的结束战争
原来不是同一个意思啊我的哥。。
于是,抱着这样念头的哈伯
所领导的实验室
成了为战争服务的重要军事机构:
哈伯承担了战争所需的
材料的供应和研制工作
特别在研制战争毒气方面
他担任了大战中
德国施行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
根据哈伯的建议
在1915年4月22日发动的伊普雷战役中
德军第一次使用了毒气
在6公里宽的前沿阵地上,在5分钟内德军施放了180吨氯气,约一人高的黄绿色毒气借着凤势沿地面冲向英法阵地。这股毒浪使英法军队感到鼻腔、咽喉的痛,随后有些人窒息而死。据估计,英法军队约有15000人中毒。
图:弗里茨·哈伯
这是军事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
杀伤性毒剂的现代化学战
在那以后,毒气开始有了如火如荼的发展
几乎成为此后交战的标配
而且毒气的品种有了新的发展
毒气所造成的伤亡
连德国当局都没有估计到
到许多年后,在东北、在南京
我国的许多平民
也都饱受毒气攻击之苦
始作俑者都是哈伯。。
哈伯的所作所为
在当时就受到了
英、法国家的强烈谴责
然而,我们不走寻常路的诺贝尔奖组委会
做事有时候真的是敢
诺奖曾经因为一战而暂停颁发两年
1918年,战后的第一次颁奖
他们就把诺贝尔化学奖
颁给了哈伯。。
虽然,主要是为了表彰
他发明合成氨的方法这一贡献
然而这个消息一出
还是立马引起轩然大波
各国纷纷声讨和质疑这个决定
更不要提许多受到毒气攻击的
战士家属和平民
更是难掩愤慨的心情
甚至,哈伯的妻子在一腔愤懑中
竟然用自杀的方式
表达了自己的反对
图:哈伯的妻子
原子弹的制造者奥本海默说过:
“无论是指责、讽刺或赞扬,都不能使物理学家摆脱本能的内疚,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这种知识本来不应当拿出来使用。”
那么,我们的哈伯
有没有摆脱愧疚呢?
蛋蛋姐只能说,在爱国方面
他也算是一把好手
就在颁发诺贝尔奖的第二年
德国宣告在一战中战败
并需要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
于是,战后的哈伯一直在研究
从海水中提取黄金的办法
希望以此支付祖国的战争赔款。。
。。。。。
我只能说。。
可惜,海水中的含金量
远比人们想象的少
哈伯最后还是失败了
他在余生中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缓和
他在战争中留下的不光彩印象
然而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1933年,希特勒夺取德国政权
开始疯狂迫害犹太人
而哈伯也是犹太科学家
而且是一个以“爱国”出名的犹太科学家
而且是一个给德国立过赫赫战功的
爱国犹太科学家
但是他也难逃被迫害的命运
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沦落他乡
1934年1月29日
哈伯逝世于瑞典
图:哈伯之墓
他也算是为德国(战争)
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最后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上。。
蛋蛋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只能说
你从一开始就错了
你的梦想不应该只是做一个科学家
你的梦想更应该是
世!
界!
和!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