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总统大选的战场挪到网络直播间,更有意思了
虽然收视率比首场辩论下降了两成,但10月9日刚刚结束的第二场美国总统大选辩论,创造了另一纪录:人们这一年中发送推特最多的一天。
它完全不缺少话题。
就在辩论开始前两天,一段特朗普用粗俗不堪的字眼谈论女性的视频被《华盛顿邮报》曝出。不少共和党大佬公开斥责,一些人还收回了对他的支持,希望他该早一点退出竞选。
这被认为特朗普竞选以来的最大危机,此前那些争议并未能对他造成太多不利影响。
至于这段私下场合进行的谈话,究竟是否适合放在公众面前审视,并没有人太多追究。只有长期支持共和党的福克斯电视网在节目中提及了这种观点。这可能是总统辩论中出现的最激烈的私人言论。
事情不仅没有很快化解,反而不断发酵。特朗普表示“不会退出竞选”,但就在辩论开始前不到两小时,抵达主办地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特朗普特意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找来了三个控告比尔·克林顿性侵的女性,这些人还就坐在观众席中。
他还特意使用了Facebook的直播工具Facebook Live播出这场发布会。很多人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一幕。
他在辩论中再次提出这个话题,“如果我只是动动口,那他就是付诸行动。”
尽管早在“占领华尔街”的时候,Facebook 就发挥出了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但它并不像如今在政治生活中的使用如此日常化。Facebook
第一次成为了两场总统辩论独家社交媒体合作方。它在现场设置了专门的直播间,还有一个触摸式的大屏幕展现了按照各州、各个议题和时间先后制作的数据图表。
首页上可以看出,自上周五特朗普的丑闻曝出之后,人们在 Facebook 上对此谈论的热情显然超过了维基解密同期公布的希拉里跟华尔街的有偿演讲的内容。
Facebook 的角色不仅仅如此。如果你有机会留意第二场总统辩论直播,就会发现主持人不止一次地提到了 Facebook,很多问题其实都是从 Facebook 上搜集到的。丑闻发生之后,他们在 Facebook 上收到了难以计数的问题。
当晚也是辩论中第一次拥有两个主持人——来自 CNN 的 Anderson Cooper 以及 ABC 的 Martha
Raddatz。他们此前为此准备了数周,也花了很多时间在社交网络之上,但最后一刻的戏剧也令他们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计划。Google 和
Facebook 此前把它们搜集到的数据也发给了主持人。
按照 Janet Brown 的说法,这些问题涉及得话题越广,覆盖的人群越丰富,就越理想。
我们来看看 Facebook 上可能有些什么问题。
“特朗普先生,你怎么让美国人相信你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如果你从来不理睬我 tag 你的种族主义者的表情包?”
“特朗普先生,你什么时候才把合约上答应要支付的款项给我?”
下面是给希拉里的。
“你为什么不自己去解决班加西的袭击事件?”
“你能讲讲关于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的故事吗?”
它们当然最终都没有入选。最终选出的问题显得理性得多,比如,来自俄亥俄州的 Jeff
提问说,“特朗普说竞选改变了他,这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以及一些涉及具体政策的问题,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 Diane
问道,“如果你们当选总统的话,到底要拿班加西的人权危机怎么办?这像是美国人迟迟坐视不管的大屠杀吗?”
辩论中所采用的“民意大会”(Town Hall)形式,倒是自 1992
年开始就已经采用。简单来说,除了主持人搜集的上述问题之外,现场还有不到 40
名“尚未决定”(uncommitted)的圣路易斯当地选民来提问,所占时间大约占到整场辩论的一半。这些人是竞选委员会和盖洛普调查机构共同寻找和选出的。
“我们总得做点新的尝试,制造一些话题。这早就是社交网络的时代了。”负责整个辩论组织的委员会执行总监 Janet Brown 对我说。她为整场辩论做了开场白。“两个主持人会像团队一样协作,他们会知道怎么处理好现场情况。”
我们无法准确得出辩论是否以及有多大程度影响民意的结论,但至少可以从下面这张图看出哪些话题容易引起共鸣。人们在辩论的 90 分钟内,不间断就此表达着自己的支持或愤怒。
辩论当晚,Facebook 上讨论的高峰时刻来自特朗普对希拉里的一句反驳——当希拉里说,“像特朗普这样的人没有掌管法律,实在是大幸”,特朗普回应说,“因为你就会入狱”。
不难想象,因为曝光的谈话,性别在这一晚社交媒体的讨论中也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因素。
Facebook 公布的数据显示,女性当晚关心的话题依次是:特朗普 2005 年的录音、ISIS、政府道德、教育和种族。男性关注点则不太一样,依次是:最近的维基解密的事情、枪支管理、俄国和乌克兰、经济、政府道德。
根据用户的来源地,还能看出当晚大部分希拉里的支持者来自加州、纽约和宾夕法尼亚州,而特朗普的粉丝来自德州、纽约和佛罗里达。
整晚的辩论中,超过 1980 万的用户发布了超过 9240 万的点赞、文章、评论和分享,让这个所谓的“市政厅式辩论”成为社交网络上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这显然超过了第一次辩论时,Facebook 上有 1860 万人参与,发布 7380 万各类信息的记录。
尽管 Twitter 并非官方合作方,但它显然也是这样大事件发生时候的赢家。Twitter 表示,当晚发送的推特多达 1700 万,是数量最多的一次辩论,当天全天发送推特的数量也是大选以来最多的一天,达到 3000 万。
Twitter 上的话题和 Facebook 有点不太一样。头三个话题分别是,“特朗普认为他和搭档在叙利亚问题上观点不同”、“特朗普觉得他是个绅士”、“特朗普认为自己一上台希拉里就要入狱”。
不过无论在 Facebook 还是 Twitter 上,特朗普依然是社交媒体的主导者,64%
和辩论有关的推特都提到了特朗普,差不多是希拉里的两倍。而在 Facebook 上,对他的谈论达到
76%。另一个变化也可能说明当晚辩论对民意产生了微妙影响。希拉里增加了 25000 个粉丝,特朗普吸引到 16000 个新关注者。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为这场辩论支付了 500 万美元,作为一所在美国颇有有影响力的私立大学,它每年接受的私人捐款多达 50-60 亿美元。它也是大选历史上举办辩论经验最丰富的学校之一,此前举办过四场大选辩论。
根据华盛顿大学内部刊物 Political Review
做出的统计,这所大学里有 92% 的学生支持希拉里,可谓是民主党的大本营。这次辩论开始前,有学生还倡议游行抗议特朗普,他们计划 Facebook
上发起邀请,最终被学校建议叫停,认为“作为辩论主办地,应该提供一个平衡的讨论环境”。
接近 200 个学生成为了志愿者。最终入场的人则来自从注册的 1 万名学生中抽签的 500 名,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够完全入场。出于安全考虑,只有到最后一刻他们才能得知结果。但他们总归都会得到一个小卡片,上面写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时的关键词。
辩论通常被认为更有助于影响“尚未决定”的选民。但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这些“尚未决定”的选民预计仅仅占到 4%。这些接连上演的戏码,对扭转选情或许影响有限。
辩论结束后几分钟,CNN 的民意调查显示 57% 的受访者认为希拉里赢下了第二场辩论,34% 的受访者觉得特朗普是赢家。因为特朗普没有因为丑闻事件的压力像一些人想象中表现夸张,67% 的受访者认为他的辩论表现超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