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华语电影界,就数他最「旺导演运」
如果有朝一日,鱼叔也能成为一个导演。
那么,最想合作的男演员。
应该是他——
张震。
华语电影导演里最有影响力的导演,几乎都与他合作过。
李安、王家卫、吴宇森、陈凯歌、杨德昌、侯孝贤、田壮壮、徐克……
这是巧合吗?
当然不是。
张震对演戏有一份过分的苛求。
他在打磨角色过程中,是一个完美主义的人。
他说自己为了人物而生。
只有经过反复雕琢,才能赋予角色真正的灵魂。
而他自带的学霸属性,更是在坊间成为传说:
拍《赤壁》,为演孙权他熟读三国;
拍《建党伟业》,又把民国史熟记于心。
拍《深海寻人》,他考到了PADI潜水执照;
拍《吴清源》,他的围棋已能压制专业三段;
杀青《一代宗师》,他拿了全国八极拳冠军;
《聂隐娘》拍完,他学会了近身剑术。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张震了。
当然,上面这些评价是带有夸张成分的,张震自己也对此有过「辟谣」。
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对每一个角色的认真,对自己的苛求。
促使他成为大导们的「心头之爱」。
不过,鱼叔还是有点小私心的。
之所以成为导演最想与之合作,因为张震是一个特别旺导演的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国际上历史最悠久的两大电影——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
至今获得过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一共是5位。
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
《春光乍泄》 王家卫
《一一》 杨德昌
《刺客聂隐娘》 侯孝贤
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
《太阳有耳》 严浩
《爱你爱我》 林正盛
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
1997 《春光乍泄》 王家卫 (张震合作)
2000 《一一》 杨德昌 (与张震合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2015 《刺客聂隐娘》 侯孝贤 (张震合作)
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
1996 《太阳有耳》 严浩
2001 《爱你爱我》 林正盛 (张震合作)
获奖的总共5位华人导演,其中3人都是和张震合作的。
这一纪录,再无第二个华人演员可以超越。
除了国际大奖之外,很多导演人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和张震合作的。
杨德昌早期代表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张震主演的第一部电影。
年仅15岁的他,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金马奖最佳男主入围者。
杨德昌唯一一次柏林金熊奖提名《麻将》,也是与张震合作的。
李安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卧虎藏龙》,有张震。
侯孝贤上一次获得戛纳金棕榈提名的《最好的时光》,也有张震。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王家卫。
和王家卫合作过的演员都知道他的「无情」。
被百般折磨后拍出来的戏,可能一不小心就被剪个精光。
张震在《春光乍泄》里的戏份被删到少得可怜;
《一代宗师》里的戏份也是少得让观众都忍不住抱不平。
然而张震被虐了千百遍,都依然待王家卫死心塌地如初恋。
私以为,张震和王家卫的互相吸引,正是由于双方对完美的那种极致追求。
一旦进了戏场,入了角色,「张震」二字就已经被抛在脑后了。
不管「张震」在外面名气有多高粉丝有多狂热,在戏里,他就是一个想呈现最完美状态的演员。
所以也并不在乎成片中自己戏份的多少,那是导演的事;
演员,只要保证把角色演绎好就够了。
哪怕只有一个镜头,也要让观众惊艳。
所以他才会说:
忘了你是张震。
专注去演,让观众忘不了的角色。
或者正是这种苛求的气质,才吸引了韩国导演金基德(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双料最佳导演)慕名前来。
为他量身定制了影片《呼吸》。
当然,「旺导演」不只是运气。
颜自不必提,气质绝佳。
「雕塑感」的分明棱角,清冽又捉摸不透的眼神,内敛又带着股邪劲。
就是一张注定让观众和导演都着迷的脸。
不止是脸,还有他的眼神。
他是一个用眼神抓戏的演员。
继张国荣,梁朝伟,金城武之后,华语影坛最具杀伤力的第四双眼。
回头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各个版本的海报,都是用了少年张震的眼神特写。
这双染过书香的眼睛,深邃而迷离。
真·眼神里都是戏。
香港著名编剧魏绍恩在《牯岭街》中第一次看到张震的时候就说:
张震活脱脱就是一个小梁朝伟啊——跟相貌无关,而是一种透剔的精致。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
长得比你帅,还比你更努力。
陈凯歌曾这样评价张震:
他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在片场等戏时捧着一本书的演员。
在声色犬马的娱乐圈,张震就是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