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丘成桐为200亿美元论战,吃瓜群众好兴奋
最近物理学界有大新闻
第一天丘成桐教授发文直指杨振宁
过了两天杨振宁教授竟然回复了
再然后新的科学家又加入
大家争来争去场面十分火爆
虽然跟蛋蛋姐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是我一直有在关注!
什么,你也一直在关注?
你也是和我一样
为物理学界操碎了心
当然这些事
如果你没听说也是正常的
毕竟正常人都看不懂他们在吵什么
这很让人纠结
看不懂吵什么,都没办法喷!
至于蛋蛋姐呢
我也看不懂啊!
但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
从你看不懂的东西中学习
要不然人生怎么进步对不对?
他们主要在辩论的问题是:
中国今天要不要开始建造超大对撞机?
好了,现在吃瓜群众要提问了
这个超大对撞机是个什么鬼呢?
相信我,不要去百度
不会影响你继续欣赏本文
而且,反正百度了也看不懂
总之,这是一个需要200亿美元的大项目
下面我们就用人话
来梳理一下整个惊心动魄的论战经过
首先,有一个叫王孟源的
发了一篇文章,叫做
《高能物理的绝唱》
还写了不止一篇,是一个系列
大致上是认为没必要建超大对撞机
杨振宁等人认为不要建超大对撞机,中国还在初级社会主义阶段,有很多国计民生的紧要问题要先解决,而且,能出大成果的概率很低。而且,建了也是外国科学家主导,中国人分不到诺贝尔奖
竟然敢取《高能物理的绝唱》
这种题目。。
吃瓜群众看着也知道要出事
你想想要是有人写个
《酷玩实验室的绝唱》
那蛋蛋姐肯定要干丫的
那么这个取题目很敢的王孟源是谁呢?
他的文中署名头衔是:
哈佛高能物理博士
哇哦,博士,高能物理,哈佛的
屌不屌,你就说屌不屌
其实这篇文章发了之后
原本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什么
特别大的反响
顶多只是在高能物理圈内
各种媒体报道一番大家高潮一下
大家都在等着看高能物理所的回应
结果,让王孟源同志自己也始料未及的是
他本来也许只是想钓鱼
万万没想到钓到一个大boss
丘成桐回复了
丘成桐等人认为要建超大对撞机,虽然要花200亿美元,但是中国花得起,而且可以为中国吸引至少5000个高端人才,能带来超越物理学研究的价值
丘成桐是谁呢?
不了解的小朋友先不要急
我们先看看他说了什么
8月29日,丘成桐教授发表了一篇文章
探讨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问题
但是在探讨问题之前
丘教授首先批评了新闻工作者
“《财新周刊》在我拒绝他们的采访后,就制造了一个类似采访我的稿子,凭想象和网上看到的传言制造了一些新闻,并基于此而对我做人身攻击。”
他的这些批评当然都是有道理的
毕竟我们大家都知道
记者要提高自身的姿势水平
不要看见风就是雨
然后他就开始讲王孟源
他实际上提了一个跟蛋蛋姐一样的问题
王孟源是(TM)谁?
原文:最近又有记者不断来问我一些可笑的问题,他们要我跟某个我从来没有听过的叫做王孟源的先生对话...
翻译:记者要提高自身的姿势水平
原文:对我来说,这事实在有点意外。因为我兼任哈佛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的教授,却从来没有听过王先生的名字(在哈佛大学这么多年来,我是唯一由校长正式聘任并在两个系内都可以投票的教授)。
翻译: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原文:经过多次访寻后,终于有人找到他的导师名字,是一个没有在系中升职的助理教授...据说王先生在他的博士论文后没有再做任何有意思的文章,做生意已经廿多年了。
翻译:王先生(我就不叫他王博士!你来打我呀)其实是个做生意的,顺便混了个文凭
原文: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不觉惊讶于中国媒体访问科技专业的能力,实在有限得很!
翻译:记者要提高自身的姿势水平
原文:但是记者坚持要我扯上杨振宁教授,一下子从地下升到天上了,我想应该说几句话吧。
翻译:记者竟然要我扯上杨振宁教授,你咋不上天呢?
接下来的部分,
首先邱教授有理有据地
夸奖了杨振宁一番
夸得十分恰到好处
展示出了扎实的文字功底
和令人仰慕的情商
然后,终于出现了一个
大家期待已久的
“但是”
原文:记者说杨教授反对在这个科学界最基本的学问领域上継续做硏究,我不敢肯定这句话的真实性。毕竟我和杨教授多有过从,却还没有亲耳听到过他反对建立对撞机的事实。所以此话只能作为存疑。
翻译:你这样的大科学家,如果这样讲话,将来出了问题,你是要负责任的
接下来邱教授探讨了一番
中国为什么应该建设高能对撞机
内容有点高深
我们在最后统一解释
大致上是在讲
这是一件有利于全人类的大事情
现在先来看邱教授最后的升华部分
原文:今日的中国,已非吴下阿蒙,难道不需要为这个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做点贡献?难道我们只是在游戏机,在房地产,在互联网上赚点好处,就心满意足?在我记忆所及,中外古今都还没有过这样的大国!
蛋蛋姐:我只想说,我们做游戏机和互联网的不服。。另外,“吴下阿蒙”是什么意思。。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
科学家“撕逼”
而且是诺奖级的科学家“撕逼”
看到之后才知道
这水平,宝强跟他差了100个郭德纲
说了这么多
这个丘成桐到底是谁呢?
很多同学想必都认识
我们就不展开了
有机会蛋蛋姐单独写一写邱教授
这里先放一放他的履历
主要是为了吓吓你们
197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师从陈省身);
1993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成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证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对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982年度荣获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是第一位获得这项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还囊括了克拉福德奖(1994)、沃尔夫奖(2010)等奖项。
目前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我注意到了皮卡丘流形。。
我是不是一个人。。
好了,大概明白了
丘成桐教授是著名的美籍华人
曾经得过数学诺贝尔奖
简直是享誉全球的大boss
唯一有那么一丢丢瑕疵的
就是他的大部分成就是在数学领域
而不是在物理学领域。。
邱教授这个级别的科学家发文
瞬间整个社会就开始关注这个事情了
只不过,高潮才刚刚开始
差不多一周之后
杨振宁教授竟然上线了
杨振宁教授是谁呢?
这个大家是知道的
心系祖国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尤其是老当益壮特别为人称道
杨教授就是不同凡响
人家上来根本就没有自我介绍
而是引用了一段丘成桐夸他的话:
原文:(丘成桐的文章)其中一段说:这些实验背后的基础理论都用到杨先生的学说。每一次突破后,我们对杨先生的学问更加佩服!
翻译:这是他说的,不是我说的。我只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原文:(丘成桐的文章其中一段说:)所以说杨先生反对高能物理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使人费解!
丘教授的理解有误!我绝不反对高能物理继续发展。我反对的是中国今天开始建造超大对撞机!
翻译:小样,不要以为拍我马屁就行了,那个“但是”我看到了!!
然后杨教授就开始写
他旗帜鲜明地反对
建造超大对撞机的原因了
言简意赅,有理有据
写了七条
我已经看过了
大家就不用看了
因为看不懂
其中第七条,给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
原文:(七)不建超大对撞机,高能物理就完全没有前途了吗?不然。我认为至少有两个方向值得探索:A. 寻找新加速器原理。B.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如弦理论所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研究都不那么费钱,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翻译:你们这些败家孩子,干嘛非要买肾7呢?我认为华为就很好啊!
这几句一放出来,明眼人就看得出来
杨教授对于目前的
高能物理的研究方向
是不大满意的
他还提出了不费钱的研究方向
事情发展到这里
感觉有点兜不住了
吃瓜群众却异常兴奋
纷纷进场
下一个推进故事的人
叫做王贻芳
这个人又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换句话说,要不要建超大对撞机
他是第一责任人
王贻芳:
曾师承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专业研究高能粒子。
2012年3月8日,王贻芳团队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实验曾入选2012年年末美国《科学》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 。
2015年11月9日,王贻芳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科学突破奖”单项奖金高达300万美元,远超诺贝尔奖,堪称科学界“第一巨奖” 。
2015年12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文章标题叫
如果你看过杨振宁那篇文章的话
他的标题叫做
这剧情,看得人热血沸腾有没有
王贻芳教授写文章也很有一套
他的开头是这样的
原文:作为正在高能物理一线从事实验工作的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我不能同意他(指杨振宁)的观点。
翻译:我不知道谁是垃圾,反正我不是垃圾
原文:杨先生是我尊敬的前辈科学家,我更尊重科学和理性。如果以下言语有冒犯之处,还请原谅。
翻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下面我要开始冒犯了!看好了!
在这篇文章之后
第一个发文章的王孟源
又根据王贻芳所提到的观点
写了一篇回应文章
好了,到这个阶段为止
基本上主要的选手都出场了
中国科学院大学吴宝俊老师
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这一系列争论:
对于建对撞机,
王孟源写了反对文章,没有得到王贻芳的回复,却得到了丘成桐的回复,
丘成桐的文章没有得到王孟源的回复,却得到了杨振宁的回复,
杨振宁的文章没有得到丘成桐的回复,却得到了王贻芳的回复。
王贻芳的文章没有得到杨振宁的回复,却得到了王孟源的回复。
我只能说。。
贵圈真乱!??!!
好了,下面我们来捋一捋
他们到底吵了什么
杨振宁派和丘成桐派
对超大对撞机的客观认识
可以说没什么不同
只不过基于相同的事实所产生的意见
两派大有不同:
事实1、成本200亿美元以上。
杨振宁:太贵
丘成桐:目前中国有这个钱
200亿美金是多少钱
找了几个大项目经费供大家找找感觉
上海迪士尼乐园:55亿美金。
珠港澳大桥:1100亿人民币。
武广高铁:1166亿人民币。
200亿美金大约等同
珠港澳大桥和武广高铁的规模,
约为三个半上海迪士尼的投资。
对中国而言,
这笔钱不算伤筋动骨,
但是确实不少钱啊。
事实2、无具体实用化收益。
杨振宁:项目出成果可能不大,就算出了成果,50年内无实际意义。
丘成桐对此看法无异议。
关键的分歧是最后一点:
事实3、建成后将由国外科学家主导
杨振宁:目前中国高等物理学者不足世界1%,项目建成后必然为外国人主导,为他人做嫁衣。
丘成桐对这个事实也完全认可,
但是他的意见恰好也在于此:
丘成桐:预计项目建成后,至少会有五六千名各国一流科学家,为做实验举家迁往中国,且长期居住,这会对中国基础科研产生深远影响。
五六千名一流科学家?
能有这么多吗?
这个数目应该是丘成桐
对照欧洲原子能研究中心
(也就是一个著名的对撞机所在地)
的数目估算的
那里有来自20多个成员国的3000多名工作人员,每年1万多名合作科学家及访问学者,产生1000多篇博士论文
所以,数目上并不夸张。
这里还有一个补充资料
就是在这个欧洲的对撞机中心
有一位研究员一不小心发明了
万维网
也就是我们今天用的互联网
都是从这里开始
这虽然跟对撞机本身没什么关系
但是丘成桐认为,
这是几千个智慧头脑汇聚在一个地方
产生的超越物理领域的效应
丘成桐:“这会引起西方科学阵营的迁徙,远远超过单独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效果”。
言下之意是,
哈佛大学基金会的钱是300亿美元,
年收益约为10%,
是哈佛大学的最主要本钱。
丘成桐所说的大致就是
建一个超大对撞机的效果
远远超过建一个哈佛大学
总结来说
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
杨振宁:不应建设大型对撞机。省下200亿美元足够支撑五六千名中国学者在学术上冲击世界一流学者。
丘成桐:应建设大型对撞机。200亿可以让五六千名世界一流学者迁移到中国内工作和研究,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科研中心。
好了,以蛋蛋姐的姿势水平
差不多只能讲到这里了
我已经尽力了
其实做了这么长的一个整理
那么,中国到底要不要建超大对撞机呢?
蛋蛋姐觉得
无论建或不建
真理越辩越明
而以上科学家
个个都是著作等身、誉满全球
他们大可见好就收、沽名钓誉
然而他们却选择放下身段
认认真真的辩论一番
如果这都不算科学家追求真理
这都不算是爱国敬业
还要怎么样才是追求真理、爱国敬业呢?
在娱乐圈一个出轨新闻
动不动几亿阅读量的时候这些科学家的声音
就像一股清流
我们在这场争论里看到的
恰恰是一片久违的
赤子之心
要是能多几位这样的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系“酷玩实验室”(公众号:coollabs)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酷玩实验室”获取授权,严禁私自进行二次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