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刷一遍绝对不够的动画,美到让人窒息…
看惯了迪士尼,也看惯了宫崎骏。
鱼叔今天要推荐一部爱尔兰的动画片。
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导演和儿子的一次旅行,当时他的儿子才十岁。
等完成这部动画,已经十九岁了。
这就是倾尽十年心血的——
《海洋之歌》
豆瓣的评分高达8.8分。
好于93%动画片,97%奇幻片。
IMDB上的评分也高达8.2分;
和今年最火的动画《疯狂动物城》平分。
烂番茄的新鲜度更是高达99%。
其实,这部电影早在2014年就在多伦多电影节率先上映了。
直到昨天(8月12日)才引进内地。
虽然鱼叔之前已经刷过,但是上映之后一定还会去电影院二刷。
因为画面实在太美了。
随手一截,就get新壁纸一张。
(真的是随手一抓)
《大鱼海棠》中让人觉得惊艳的画面,在这部电影面前,就没有任何骄傲。
每一帧都超美有木有。
《海洋之歌》和《大鱼海棠》一样,用了很长时间筹备。
前前后后历时十年。
而且用的是逐帧手绘的方式。
画面的每一帧都是手绘的,而不是现在动画常用的关键帧。
极简的手绘画风,让整个画面如梦如幻。
该片获得了第8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
可惜败给了当年风头最盛的大白。
但在去年的上海电影节,拿下了最佳动画片的金爵奖。
导演汤姆·摩尔是爱尔兰人,他之前还拍了一部爱尔兰神话相关的动画电影——
《凯尔经的秘密》。
虽然画风没有《海洋之歌》那样惊艳,但也算清奇。
不过。
《海洋之歌》不是胜在画风惊艳,而是剧情耐人寻味。
故事来源于爱尔兰民间传说。
「海豹女」雪儿是最后一个精灵,她为了让精灵们回家,历经苦难,唱起了海洋之歌,让他们从各种负面情绪里,找到自我,回到原来的地方。——维基百科
导演汤姆·摩尔在和儿子的一次旅行中看到有人捕杀海豹,想到爱尔兰传说中海豹象征逝者的灵魂,构思了这个故事。
《海洋之歌》表面上像是个童话,但背后隐藏的却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
就像《少年派》。
派讲了一个他和动物们在海上漂流的奇幻故事。
实际上,救生艇上根本没有动物。
每一个动物分别对应一个人。
派只是把残酷的海难,用一种类似催眠的方式,让自己接受而已。
《海洋之歌》表面讲的是,作为「海豹女」的雪儿克服万难,唱出海洋之歌,拯救了一群小精灵。
事实上,她拯救的不是精灵,而是有着丧妻之痛的爸爸。
《少年派》中,每个动物分别对应一个人;
《海洋之歌》中,每个神话人物则对应了一个现实中的人物。
神话中的海洋之神麦克利尔,对应的正是雪儿的爸爸。
爱尔兰传说中,麦克利尔因为失去妻子,而悲伤不已,眼泪汇聚成海。
现实中的父亲,始终未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每天意志消沉。
也是因为这样,疏于照看孩子,导致雪儿险些溺毙大海。
最终,奶奶强制性地将雪儿和他的哥哥,带离小岛。
神话中的女巫玛莎,对应的就是奶奶。
女巫玛莎是海洋之神麦克利尔的母亲。
为了不让儿子一直伤心,她只能用魔法,将自己的儿子变成石头。
而现实中的奶奶也一样,因为儿子闷闷不乐而忧心。
神话中的引渡者,帮助雪儿的哥哥找到了她。
这也和现实中船长的形象,不谋而合。
这些角色的配音都是同样的人。
而且从画风上看,长得也都很像。
所以故事的真相是这样的:
雪儿刚出生,母亲就撒手人寰。
当时孩子们都太小,父亲只能说妈妈是神话里的海豹女,回到了精灵世界。
电影里只用了一个看到母亲离开的主观镜头,实际上母亲这一走,不是生离,而是死别。
父亲一直沉浸在伤心中,终日酗酒。
就像麦克利尔一直伤心痛哭一样,只不过眼泪换成了酒精。
奶奶担心父亲这样子,对孩子们不利,只能把他们带走。
神话中女巫玛莎为了人类,只能牺牲自己的儿子,把他变成石头。
两个孩子最终在奶奶和船长等人的帮助下,用爱和勇气,帮助父亲走出困顿,开始新的生活。
就像最后雪儿唱了海洋之歌,让麦克利尔得以复活一样。
最后,妈妈和所有人告别。
表面上只是她作为海豹女离开人类世界;
但其实这是导演刻意安排的一幕,弥补现实中的母亲,没来得及的告别。
爱,让人如此难过。
《海洋之歌》就像鱼叔很喜欢的电影《潘神的迷宫》。
撕掉童话的外衣,它是一个忧伤的悲剧。
用童话包裹悲剧的导演,大多都悲天悯人。
他们懂得用最细腻的手法,去抚慰忧伤的心灵。
就像李安评价周星驰的电影,是小孩子的东西。
《大话西游》的导演刘镇伟也说,周星驰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孩子。
这些都不是骂人幼稚。
在复杂的人性下,只有一颗童心,才能看得透彻。
《海洋之歌》整部电影就像它的片尾曲一样,空灵,干净。
看完之后,让人舍不得起身。
版权声明:本文系“独立鱼电影”(公众号:duliyumovie)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独立鱼电影”获取授权,严禁私自进行二次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