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纯粹,精美如诗,这也许是今年最美的动画片
明天有部爱尔兰动画电影,要在国内上映——
海洋之歌
Song of the Sea
豆瓣评分8.8。
好于93%动画片
罗罔极很久以前就跟Sir安利过这部片。
Sir已经被他成功说服,买好电影票了。
-------------------------------------
这部动画,2014年国外就已经上映,所以网上很早就有了资源。
但除非你像我一样,有一套家庭影院,否则我还是建议,去电影院看一下。
没收钱,真心的。
因为真的值。
这部动画的每一帧,都精美如诗。
鉴于这部动画的主要成分,并非情节,而是意境。
所以我不妨剧透一下。
《海洋之歌》是一部神话公路片。
电影一开始,一家三口,一条狗,在一座海中小岛上,过着与世隔绝的温馨生活。
妈妈每天给儿子本讲述各种神话传说。
有一天,妈妈诞下一女,从此以后消失无踪。
原来,妈妈给本讲的故事,全都是真实的。
妈妈是神话中的精灵一族,海豹女。
生下女儿西尔莎之后,她必须回到大海。
妈妈冲破禁锢,来到人间和人类共同生活。
和我们“七仙女”的故事颇为相似。
这种隔物种相爱的设定,在我们看来,实际上并不新鲜。
除了七仙女,还有宫崎骏的《悬崖上的金鱼姬》。
也是海里的生物化为人形,和人类相爱。
包括胡歌主演的《仙剑奇侠传》,周星驰的《美人鱼》,都有类似设定。
但亚里士多德说过,世上情节只有两种,很难避免雷同。
在情节设定之外,《海洋之歌》和我们之前熟悉的作品,有本质上的不同。
比如它的画风,恕我阅片量低,以前很少见过。
《海洋之歌》不同于我们熟知的日本、美国动画。
它是纯正的欧洲风格,观影时你会感受到古典欧洲的气氛。
比如,奶奶喝咖啡,听歌剧。
奶奶固执地认为,小岛的环境,不适合两兄妹生活。
的确,没有娱乐、医疗设施,只有极美的风景。
作为一个城里人,奶奶搞不懂,他们为何要生活在“如此糟糕“的地方。
到这里,电影表达的主题就出来了——
成年人对小孩子的心灵压迫。
奶奶给西尔莎带上头饰,不顾西尔莎是否喜欢。
只要符合奶奶自己的审美,就是好看的。
听话,不许动。
我不太了解当代的欧洲,但我知道,国内有一种孩子,叫“不听话的孩子”。
我特别反感这个称呼。
“不听话”对立的是“听话”,而“听话“意味着服从,它往往抑制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
本和西尔莎,都属于“不听话”的孩子。
而还有一种家长,强行把自己的三观套在孩子身上,抑制任何她无法理解的创新。
固执地认为,自己想要什么,孩子也想要什么。
电影里的奶奶,就是这一类法西斯式家长。
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听我的,以后你就会感激我。
这两句话,的确挽救了一些失足儿童。
但更毁掉了大量的,新一代最珍贵的创造力。
充满条条框框的城市生活,并不适合所有人。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没写错)
太自以为是了。
本和西尔莎,痛苦极了。
于是他们开始逃亡。
从这里直到结束,都是他们的回家之路。
这一路上,他们历经了光怪陆离的探险旅程。
其中的许多画面情节,不输《千与千寻》。
看这部动画,你会有一种感觉,重新回到了童真年代。
做了一场古典欧洲,神秘的,异域的梦。
现实中的一切规矩都不存在,爱丽丝在梦中尽情探险。
最后一首空灵的爱尔兰民谣,把这场梦幻推到极致。
我曾经说过,一部动画作品要想做到极致,最好给它融入文明特有的文化色彩。
最近三年,在我的认知里,有三部动画做到了。
他们分别代表美、亚、欧,三种不同的文化。
代表北美的,是《疯狂动物城》。
融入了教父、嬉皮士、种族歧视等等大量的美国文化。
代表东亚的,是《辉夜姬物语》。
融入了神话传说、佛教偈语、日本古典物语文学等等大量的东亚文化。
而代表欧洲的,就是这部《海洋之歌》。
融入了凯尔特神话,以及很多欧洲人的乌托邦式生活追求。
《辉夜姬物语》和《海洋之歌》里,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态度,和我们庄子的理念很像。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这座小岛,叫麦克·利尔。
他原本是人,因为极度的悲伤,就变成了石头。
麦克·利尔,同时也暗指电影中失去妻子的,西尔莎的爸爸。
这种魔幻现实之间的影射,为电影增色不少。
而电影最后的大Boss玛查,则暗指控制欲极强的奶奶。
我知道怎么样对你最好。
能够看出来,导演应该也和我一样,非常反感这些话。
不要让那些感觉控制你,我讨厌那汨汨涌现的种种感觉。
你瞧她现在多平静,我带走了她心中的各种顾虑和牵挂,现在她就是一个单纯的孩子,没有烦恼,没有忧愁。
麻木的成年人,总是以为麻木就是最好的。
《海洋之歌》是一部适合全年龄段观众看的动画。
它表达的主题并不复杂,甚至有些单一。
而正是这种单一,使它作为一个绝美的童话故事,表现得更为纯粹。
小孩子看它,能从中体会到的快乐自然无穷。
而我希望,更多的家长也能看看这部电影。
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法西斯性质。
但话说回来,我并不认为《海洋之歌》值8.8的高分。
虽然我在里面看到爱丽丝般的想象力、绝美的异域画风、空灵的爱尔兰民谣。
但是,可能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我并没能从中看到《安徒生童话》般深刻的寓言性。
所以,我在豆瓣给出的评分是四颗星。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已经不再那么年轻,那么纯粹。
我渐渐长大,不再对这世界满怀好奇,失去了成为哲学家的能力。
犹记得小时候看《数码宝贝》,被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幻想自己是“被选召的孩子”,被很多集感动的稀里哗啦。
《数码宝贝》在我心中,简直是神作。
多年后的一个夜晚,我戴上耳机,听宫崎步的《Brave Heart》。
依然热泪盈眶。
循环听完《Brave Heart》,我又开始循环和田光司的《Butter-Fly》。
循环了一个晚上。
我恨不得跳楼穿越,重燃热血。
而当我再次打开《数码宝贝》看时,感动虽然还在。
但,我已经无法坚持看完每一集。
显然,这一定不是《数码宝贝》的错。
只能是我变了,变得不再那么纯粹。
随着年龄增长,岁月带给我的一个思考,就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大多都在童年。
因为那个时候,你还不会对这世界产生习惯性的麻木。
树上苹果砸中了头,除了感到疼痛,你还会好奇,地心为何会有引力。
后来时间流逝,你渐渐熟悉一切,却丢失了宝贵的好奇心,甚至丢失了对世界的敬畏之心。
你忘了过去,变成另一个“成熟”的人。
如果生命倒退十年,我想我可能会给《海洋之歌》打出真诚的五颗星。
多年以后,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西尔莎奶奶那样的,迂腐的人。
只希望像这样纯粹的动画,能越来越多,并时刻给人四字以警醒——
不忘初心。
本文系“毒舌电影”(公众号:dsmovie)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毒舌电影”获取授权,严禁私自进行二次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