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网 > 娱乐 > 正文

就不告诉你!林更新王丽坤的恋情像雾像雨又像风 101女孩出道 10个女孩的努力拼搏还是抵不过“话题C位”的杨超越

彭于晏占李冰冰座位是为新片造势?"站着挣钱"的姜文杀回来了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ddd;">

(文/救火少年)

今天,李冰冰重新关注彭于晏一直在热搜第一条,在某活动中,彭于晏坐了李冰冰座位事件引发热议。

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李冰冰当晚得知自己位置被换了之后,一直没到座位上面去,而是待在后场直到登台!随后双方粉丝也在微博上陷入骂战,还有部分网友说这波操作就是为主演的新片《邪不压正》造势呢,人家男主演,坐个好位置又何妨。

不过今天不说彭于晏,说说姜文。

八年前,悍匪张麻子在鹅城开了一枪,这颗子弹不仅击碎了黄四郎的碉堡,还穿过了声色犬马的上海都市,最后射入了北平的老城墙上。

“站着把钱挣了”的姜文,通过一部《让子弹飞》,让观众领略到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电影魅力,而《邪不压正》,则是继《让子弹飞》《一步之遥》“民国三部曲”的最终章。

黑黝黝的枪管撩开北平的幕布

影片将由何冀平和姜文共同担任编剧,前者曾经打造过《龙门飞甲》《投名状》等一系列优秀武侠作品。

演员阵容方面,彭于晏、廖凡、许晴、周韵等人演技与颜值双双在线,铁血硬汉与妩媚熟女的搭配迸发出许多火花,而姜文也亲身上阵,担任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

主角李天然由彭于晏饰演

许晴饰演“北平之花”唐凤仪

姜文的妻子周韵饰演裁缝关巧红,李天然的恋人

前段时间的微博电影之夜,姜文携剧组现身红毯,周韵的造型十分吸睛,简单利落,一抹红唇。

她是个低调的实力派,在《十月围城》、《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里都有不俗的表现。

从流出的预告片来看,干脆的拔枪与子弹上膛一气呵成、武士刀下喷溅的热腾腾的鲜血、大尺度的情欲戏,在迷宫一样的老北平飞驰的侠客,各种冲突鲜活的元素通过快速凌厉的剪辑在预告片中酐畅淋漓地爆发,同时也符合姜文电影中一贯的主题:性与暴力。

大尺度情欲戏,《老炮》里熟悉的场景......

枪与武士刀对应的是无处不在的雄性荷尔蒙,而旗袍下的白大腿,则展现成熟女性的风情。

当然,性与暴力的视觉语言下,姜文最终探讨的是人性的冲突与角色的命运,这也是姜文的电影能将迷人的商业元素与艺术内涵融汇的关键所在。

再来看看电影故事本身,《邪不压正》的剧本改编自一本民国年间的武侠“奇书”张北海的《侠隐》,此书被誉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

张北海《侠隐》

《侠隐》通过描写青年侠士李天然为师门复仇,带出了各路人马如前朝武人、日本特务、交际花、黑帮,外国记者等共同组织了一个混乱的北平战局,

而作者却将这个混乱的战局与老百姓生活中充满烟火气的北平融为一炉,更被阿城先生盛赞道“贴骨到肉的质感”。

张北海笔下的故事,是一个传统的克制坚韧的江湖侠士梦,对于大部分导演来说,将这个原著这个精彩的江湖实在地搬上银幕,足矣。

但导演是姜文。

几乎每一个和姜文合作过的编剧,都惊叹他情节上的天马行空。

甚至有编剧这样说:

“90%的情节在写剧本前,姜文就已经完成了。实际上姜文需要的是一个语言功底比较好的场记。”

姜文更直言:

“原著虽是《侠隐》,可他对“侠”的世界陌生,所以干脆去掉,换上自己更熟悉的东西——武器。”

从拔刀到拔枪的改变

原著中背负血海深仇,一直隐忍心事重重的主角李天然,变成一个喜欢在瓦顶飞越,在夕阳下狂奔,带着男孩的纯真同时充满豪气的侠士,相当符合彭于晏的气质,李天然就是“卡萨布兰卡的李小龙”。

姜文自己饰演的蓝青峰,更像是另一个张麻子。

原著中的蓝青峰是戏份不多的神秘高人,势力庞大的民族企业家,而电影中则成为了BOSS级存在,在老北平地图上指点江山,出谋划策,放白鸽,飙车枪战,充满了张麻子式的霸气与谋略。

而对于女性角色,敢爱敢恨与妩媚妖冶往往是姜文电影中女性的主要特质。

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关巧红与唐凤仪,分别由周韵与许晴饰演。

一个是守寡的女裁缝,为了李天然持枪上阵,柔中有刚;

一个则是撩动人心的“北平之花”,傍着京城阔少,做着珠宝生意,让外国记者神魂颠倒,举手投足都是性感。

总的来说,鸟枪换大炮,姜文向原著小说扎进了几针荷尔蒙,不管是雄性荷尔蒙,还是雌性荷尔蒙,都涌动出蓬勃的生命力,将长篇的小说转换成一个多小时的电影,需要一种浓缩的能量。

既然改动的尺度如此大,有什么是不变的呢?

那就是一个逝去的老北京。

张北海与姜文有着隔着岁月的京城梦。

张北海笔下是一个通过美食,胡同,小报,吆喝等大量细节组成的充满烟火气的老北京的,主角喜欢逛胡同,逛遍了烟袋胡同、王驸马胡同、东单、喜欢北平的小吃,吃遍煎饼果子配咖啡、猪油葱饼、鸡子儿、羊汤面;

而姜文,则在访谈中夸下海口,电影一定会把“梁思成哭着喊着”要保护的老北京风貌还原出来。

姜文的老北京是预告片中通过李天然跳上屋檐极目远眺,呈现出壮观威严的城楼,连绵不绝的瓦顶,街道上沙尘滚滚,各色人马混杂的景象,也是作战地图中迷宫一样的皇城建筑布局,这是一个身处风暴之中蔚为壮观的京城。

无论壮观的的城楼还是低矮的胡同,在今天大兴建设的新北京的背景下都逐渐逝去,而他们,为这个古老而新潮的城市造就了一个梦。

说了这么多,我不禁想一下,姜文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导演,我们为什么喜欢姜文?

纵观近几年来的电影圈,产业在膨胀,烂片也在膨胀,各种烂俗的的喜剧片和粉丝经济带动下的流量电影充斥于屏幕,这些电影既不尊重观众的智商,也不尊重电影工业,甚至连一些一线导演也失身到这股资本浪潮之中,可谓是“邪气当道”。

当我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着这种快速流水线生产的产品,除了满屏的尴尬外或者已经麻木。

作为中国电影的招牌之一的姜文,二十年来慢工打磨出五部作品,这确实是难得的清流。

姜文也曾直言自己确实拍得很慢:

“一听说开研讨会,我就想五部片子一下子看完了,说来有些惭愧”。

不过除了奖项、票房,有专业上的研讨是很必要也是很幸运的:

“我愿意作为活体解剖的例子让大家谈谈电影,这是很开心的事”。

95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被评为十大电影之首。

那时姜文32岁,第一次写剧本,第一次当导演,几乎没人觉得他能拍好电影,最后五千万的年度最高票房和《时代周刊》中世界十佳电影之首的成绩震惊四座,片中将时代悲剧与青春欲望相互交织,组成了一首属于文革年代的朦胧诗。

有人说他借鉴莱昂内的《美国往事》,有人说他的风格像黑泽明,大家试图在他身上找到大师的影子,来解释他的天纵奇才。

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

而到了饱受争议的《一步之遥》,票房和口碑都遭遇滑铁卢,他仍然不顾旁人眼光,独立独行。

可以说,很少人能真正读懂这个出身于部队大院博学而鬼才的导演。

在导演方面,姜文和很多同辈的一线导演相比,他身上同时存在着一种浪漫幽默的天才气和深刻隐喻表达,这让他在中国的主流电影圈中鹤立鸡群。

冯小刚艺术化的分镜草图

张艺谋工整的分镜草图

姜文的...

姜文所塑造的角色往往有着超脱于主流意识和时代背景的灵魂个性。

在《鬼子来了》中,他用凌厉的黑白语言塑造了用既愚蠢又有血性的抗日时期的农民马大三。

从一开始的惧怕,到服从最后奋起一搏,姜文既让我们看到中国旧社会农民的愚昧无知也看到流淌在骨子里的热血,有别于当时背景下电影中大多数农民的抗战刻板形象。

在最后时刻,在马大三头颅落地后,黑白的影像慢慢随着旋转九圈的头颅转为彩色直至眼睛闭上彻底黑暗,这是一段冲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镜头。

《让子弹飞》中,想站着把钱挣了的“悍匪”张麻子最后虽然革命成功,但最后张麻子的理想依然成为泡影,女人跟兄弟的离去,他已成为了孤家寡人,这场“土豪”对“悍匪”的战斗中并没有真正的赢家。

而镜头一转,从北洋时期的鹅城小镇到灯红酒绿的上海,姜文又在《一步之遥》中展现极具魔幻现实主义的花花世界。

姜文透过马走日的视觉,透视了污浊,声色犬马的上流社会,马走日最后脱离了这个泥潭,却死于私奔的爱情。

姜文电影里这些鲜活的角色灵魂,或暴力情欲的镜头,或带着讽刺的幽默对白,或热闹而魔幻的城市众生悲剧,展现了其天才的电影直觉。

而埋藏在这些天才气息背后的如《鬼子来了》中对于民族的反思,亦如《太阳照常升起》荒诞的政治隐喻,则展现其深度洞察社会和民族的能力。

然而这些深刻的作品最终都悲观地指向一个命题:个人命运的毁灭或是生存。

姜文的电影里出现了无数的选择题,这也是许多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所探讨的内容,如欧洲的古典悲剧、莎士比亚的《哈雷姆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姜文沿袭了这些传统叙事命题,同时也用自己的电影做出回答。

从鹅城、到上海、到北平,作为“民国三部曲”的终章,姜文、彭于晏、廖凡、周韵、许晴等角色如何在风雨飘摇中的北平抉择呢?他们是选择生存还是毁灭?

在乱世中逆境中,在邪气当道时,人们是否有勇气面对命运,拔出刀枪?





转载或投稿请联系邮箱: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