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网 > 娱乐 > 正文

遍地人精的娱乐圈,情商低的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催泪神作!只有7岁智力的爸爸拼了命的去爱女儿

当年曾轶可被全网黑时 有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对别人施暴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ddd;">

(文/歌)

01.

6月17日,曾轶可在社交平台上谴责机场工作人员,称边检处工作人员对她态度恶劣,滥用职权不听她解释,将她强行带离边检口并进行录像教育。

除了发文,曾轶可还同时发布配有该边检处工作人员九张照片的微博,将工作人员没有打码的证件照进行了曝光,并配以吃瓜的表情。

意在希望通过网络舆论这件事,引导大众人肉搜索该工作人员进行谴责。

虽然之后曾轶可很快删除了照片,但是这件事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有人开始人肉该工作人员,将其单位、住址、姓名一一曝光,也有人开始污言秽语起来:宣称有些边检人员就是一副大爷做派,态度十分恶劣且动不动就用带离边检口对旅客进行“恐吓”,支持曾轶可保护自己的权益。

正当舆论一边倒的时候,一则旁观者的微博改变了大家的看法,该微博详细描述了整件事的经过↓

巧合的是,曾轶可未编辑前的微博也有这样的说辞:“还说我骂你,在你有严重错误的情况下,我骂你全家又怎样。”

该网友的文章内容不仅和曾轶可未编辑前的内容吻合,也和曾轶可当天机场被拍到的穿着打扮吻合。

而根据机场安检相关条例,进入自主检查通道后,应该主动摘下可能影响安检的墨镜、口罩、帽子等。

可以说,曾轶可不配合安检已经违规了。

至此,整件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

北京边检公布了整件事的经过:6月17日下午,曾某某在边检入境现场办理入境手续时,在进入自助查验通道后,民警提示其脱帽进行面相对比曾某某不配合,民警依法对其进行人工复核却遭其爆粗口,遂将其带离通道并指出错误。期间,曾某某不服从检查并两次近距离对民警拍照,干扰执法。

证实了整件事其实工作人员并没有错,反而是曾轶可无理取闹,并让民警遭受了网络暴力。

继北京边检之后,很多官媒都对曾轶可进行了“点名批评”。

“喜提”多家官媒的批评后,曾轶可很快就把微博删除了,并在下午时发文进行了道歉。

然而即使道歉,刚刚翻红的曾轶可也“凉凉”。

随后,经纪公司表示她的工作行程将被暂停,其音乐节的演出也被取消。

02.

网络暴力别人毫不手软的曾轶可,是不是忘了自己曾经也是一位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她刚出道的时候,凭借独特的绵羊音收获粉丝无数。

但同时,她从参加比赛开始,就遭受了“唱功不好”等非议。

即使后来得奖,也并没有阻止网络暴力的继续。

有网友曾恶搞她的形象,把她和史泰龙放到一起,配文“曾哥纯爷们,铁血史泰龙”。

还有网友编的段子“信曾哥,不挂科”,也曾广泛流传。

今年,她还作词作曲《流言》,表达自己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和态度。

“那些你看似不轻易的流言,一句话,一个举动,往往却会成为最伤害人的武器。并且这一切,可能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谎言。”

然而她唱的明白,却做得不明白。

其实,机场事件并不是曾轶可第一次在网上挂别人的信息,发起网络暴力。

此前,因为快递公司的过错造成了她快件的破损,她将快递员电话在网上进行了公布,让快递员备受各种骚扰,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不经意间,曾轶可自己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一方面,是由于连锁反应中的一种“踢猫效应”

当一个人被强大的人欺负,长时间潜移默化之下,就会把这种潜在情绪施暴给比自己弱小的人,寻求情感上的宣泄和安慰。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曾轶可仗着自己的公众人物,寻找一种特权

其实像曾轶可这样因为自己不被优待,而发起网络暴力的艺人并不少见。

去年,演员毛俊杰在微博上控诉深圳海关安检工作人员蛮横不讲理,不仅对自己态度恶劣,而且自己带着宝宝却被故意刁难一个多小时,并把工作人员正面照一并发出。

尽管毛俊杰本人知名度没有很高,但这件事还是慢慢被发酵热议。

只是事情的真相却并不是毛俊杰描述的样子,在海关安检公布的视频中,整个查验过程只有9分钟,加上排队总时间都不超过40分钟。

全程并没有争执,安检人员十分耐心细致检查,反而是毛俊杰在禁止拍照的地方拍照,还不删除照片。

最后,被打了脸的毛俊杰,发表了道歉声明。

张歆艺曾在微博上吐槽医生看病不问病因不检查,直接就打针↓

之后院方做出了回应:医生有给病人问诊、写病历、做检查、开医嘱,而张歆艺对医护人员态度差。

真相面前,张歆艺不得不承认错误。事后,希望用一句“开玩笑”糊弄过去,反而被大家吐槽了很久。

03.

真正的网络暴力,并不好笑。

很多人甚至因为这把无形的利刃,付出生命的代价。

对于这些明星而言,发起网暴,是为了显示作为公众人物的优越性,企图获得特权,享受被人优待的快感。

然而,那些被网络暴力伤害的人,却度日如年。

电影《搜索》中的女主,就是被网络暴力伤害的典型。

高圆圆饰演女主叶蓝秋,本来是有着光明前途的美女秘书,可是却不幸患上了淋巴癌。

突如其来的疾病,令她失魂落魄,在公交车上也无暇顾及给老人让座。

面对众人的道德绑架,情急之下她脱口而出“我就是不让座,要坐,坐我腿上。”

没有想到,她的这句话,被有心人拍下,放在了网上,成了全城热议的对象。

后来,一则匿名电话又让她背负了“小三”的骂名。

她一面遭受病痛的折磨,一面又要承担各种不实的指控,更悲催的是,她无力辩解。

在错误的舆论导向下,她还没被病魔打垮,反而因为各种流言蜚语,走向了绝望的深渊,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过电影的人,没有人能忘记她最后那绝望的眼神,和一声声无力的召唤。

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也数不胜数。

他们的悲剧,令人心痛。

他们的伤害,无人能弥补。

因为网络言语不担责,并且基于群体效应,每个网络暴力的施暴者,都认为自己是在伸张正义。

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用打恶的名义行恶。

“你不是以为自己正义么?你看,你他妈地给我睁大眼睛看看,你救了谁?你救了谁?你他妈地一个都没救!相反,你正在毁灭别人的一切……”

乔恩·罗森在《千夫所指》中,说出了每一个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心声。

“雪崩之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我们不希望变成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同时也拒绝成为施暴者。

真相没有来临前,缄默是最好的方式。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