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里碰到,到底怎么眼神交流才能不尴尬
有一种社交恐惧的小分支叫做“走廊眼神交流恐惧”(horrordor,horror+corridor),即,一种在走廊里碰到半生不熟的朋友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造成的精神紧张。
此前我们报道过的一份人际交往风险手册中,第一条就描述了“走廊眼神交流恐惧”——当你和一个点头之交在路上迎面相遇,从认出彼此到最终走到对方身边一般会有30秒的时间,这不是普通的30秒,而是“啊他已经看到我了别过头好像不太礼貌”“万一我冲 ta 点头而 ta 没认出我怎么办”“啊走过来了只能直视对方并保持僵硬微笑直到擦身而过了”的漫长煎熬。

图片来自:wait but why
眼神交流是其中最难以把控的部分,基本的社交礼仪说当我们注意到别人时应该和对方保持眼神接触。但基本社交礼仪还说了,不打算开口交谈的话,盯着别人看可能会让对方心里发毛,而你在走廊里遇到的很可能只是公司开大会的时候打过照面的同事,就连“今天天气不错”这种寒暄都显得很硬聊。

所以到底看还是不看,看多久才不会尴尬?
New York Magazine 的患有“走廊眼神交流恐惧”的记者 Jesse Singal 就此采访了两位心理学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 Jeremy Nicholson 的建议是提前做好准备,在进入走廊或者小路前深吸一口气,集中注意力谨慎应战。不过听起来整件事好像因此变得更可怕了。
此外,他还说人们在办公室里一直死盯着电脑容易显得苦大仇深,出现在公众场合时应该注意把眼神放柔和一点并面带微笑,能让眼神交流更舒畅一点。
另一位受访者是克莱尔蒙特麦克纳学院的 Ronald Riggio 教授,他认为文化因素会加剧 horrordor 的 horror 程度,纽约人相对来说更容易觉得这是一个难捱的社交困境,而加州人更倾向于自然地直视对方打个招呼什么的。

他认为最怂的处理方式是回避眼神交流假装没认出对方来,至少也应该给出一点小信号。简短的对视,加上轻轻微笑点头,或者微微抬一下眉毛也行(前提是表情管理过关,不然一个突如其来的含笑挑眉容易吓着人),表示你认出对方来了并尽量显得比较友善。
Riggio 教授甚至还给出了一套精确的公式。相距不到十米时可以简短对视,到你们相距三米时再次对视并通过微表情交流,之后就可以自然地从对方身边走过。
这种两段式眼神交流法可以避免一直盯着对方的尴尬,但问题是,第一次对视如果结束的太快,而对方又碰巧也是一个容易想太多的 horrordor 患者,ta 可能会误以为你想假装不认识,于是配合你演出在本该第二次对视时看天看大地对你视而不见。
结论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如何解决“看或不看”和“看多久合适”的难题。所以你有什么好法子吗?